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7)
2023(8998)
2022(7320)
2021(6572)
2020(5113)
2019(11634)
2018(11022)
2017(20819)
2016(10732)
2015(11898)
2014(11960)
2013(11842)
2012(11372)
2011(10538)
2010(11180)
2009(10776)
2008(9833)
2007(8866)
2006(8255)
2005(8020)
作者
(31483)
(25955)
(25768)
(24288)
(16597)
(12393)
(11660)
(10112)
(9941)
(9321)
(8886)
(8696)
(8324)
(8251)
(8149)
(8146)
(7557)
(7488)
(7481)
(7134)
(6738)
(6247)
(6243)
(6016)
(5935)
(5810)
(5746)
(5698)
(5302)
(5140)
学科
(53677)
经济(53625)
(30716)
管理(28154)
(26036)
金融(26036)
中国(24790)
(24174)
企业(24174)
(23583)
银行(23575)
(23059)
地方(20285)
(15092)
业经(14573)
方法(13943)
(12634)
(12252)
中国金融(11087)
农业(10999)
数学(10890)
数学方法(10796)
地方经济(10412)
(10231)
(9553)
理论(9451)
(9247)
贸易(9232)
(8847)
(8107)
机构
学院(157809)
大学(154544)
(70194)
经济(68627)
研究(58935)
管理(55742)
中国(51877)
理学(46060)
理学院(45499)
管理学(44891)
管理学院(44602)
(34105)
(33867)
科学(32924)
(29649)
中心(28014)
研究所(26407)
财经(25937)
(25139)
(23986)
(23396)
(22620)
经济学(22543)
师范(22420)
北京(22303)
(21513)
(20947)
(20494)
经济学院(20126)
银行(19722)
基金
项目(94935)
科学(75031)
研究(74702)
基金(66658)
(56484)
国家(55898)
社会(48366)
科学基金(47964)
社会科(45945)
社会科学(45939)
(38558)
基金项目(34288)
教育(33066)
(31371)
编号(31005)
(27480)
自然(27192)
资助(26883)
自然科(26534)
自然科学(26530)
成果(26113)
自然科学基金(26044)
发展(22922)
课题(22646)
(22517)
重点(21935)
(20656)
(20299)
国家社会(19882)
(19465)
期刊
(87621)
经济(87621)
研究(55590)
中国(38430)
(33693)
金融(33693)
(25289)
(24226)
管理(22724)
教育(20958)
学报(19968)
科学(19856)
大学(15837)
农业(15834)
业经(15058)
学学(14754)
经济研究(14152)
技术(13624)
财经(13450)
(11659)
问题(10989)
(8420)
国际(8133)
商业(8102)
世界(8041)
理论(7832)
(7781)
(7760)
现代(7683)
技术经济(7531)
共检索到266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以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为核心的现代微观金融理论的形成。与此同时,在宏观金融领域,金融发展、汇率形成机制、货币危机等问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在金融发展领域,与二战后获得独立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实践相映照,各种学术流派阐述不同的理论观点,或交锋或补充,形成了从金融发展到金融约束的理论发展脉络。本文作者龚明华副教授毕业于日本樱美林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金融发展理论这一方向有深入的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少军  
新古典框架下的金融理论或有效市场理论假说存在基本缺陷或无法解释的问题 ,行为金融理论在某些方面对其提出的挑战直接针对新古典微观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前提。与新古典金融理论的理性假定不同 ,行为金融理论依赖对各种非理性心理现象的分析 ,其基础是实验心理学近年来发展的一些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 ,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另一方面 ,该理论至今缺乏内部一致性和系统性。未来的发展将是逐步将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整合为较为统一的理论体系 ,并进一步获得实践的检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娟  
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至今已开展了50年。这期间,虽然也曾产生出许多具有重要贡献的观点和经典的文献,但是与几乎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理论相比较,整体的应用性和影响力都不如资本市场理论那样强大。两种理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定位不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不同。探讨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特殊性和拓展空间,将有利于明确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对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作用的认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康霖  虞群娥  
当代,金融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作为一种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阐述金融业的产业特征,分析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明确我国金融业定位,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钱斌  
纵观金融发展史,金融业每次重大变革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驱动。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技术正在给经济社会带来颠覆性变化影响。金融业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紧密对接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加快布局并取得初步成效。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金融业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需加强科技伦理、数据治理和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同时,伴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攻坚期,如何推动思维变革、机制变革、人才变革,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同,成为金融业下一步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志斌  游小列  
21世纪是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时代,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势在必行。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现状和相关环境关系及目前迅速发展的原因,借鉴发展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可急躁冒进,应循序渐进,必须在以国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发展经营阶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并培育交易主体,积累经验之后,才能逐步开放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新经济”是在20世纪末出现的一个新范畴,是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动力,以质量型增长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正确认识新经济,认真研究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新现象、新规律,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军果  
一、当代金融创新的表现 当代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看,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金融组织结构创新,是当代金融创新的基础。包括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结构创新、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等与金融业组织结构相关的创新。目前这种创新突出表现在:(1)新型金融机构的创立。(2)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2、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业务创新,是当代金融创新的核心。该种创新,集中体现在如下四点: (1)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核心的西方新技术革命,为金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世连  肖继辉  
由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在理论上的偏颇和实践中的失败,导致自1990年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摒弃了传统理论的框架,并试图利用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体系是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形成的,以及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初步形成了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瞿强  
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金融中介机构在资金的最终需求者和最终供应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显而易见的现象蕴含着一个悖论:为什么资金的供求双方不能直接见面,互相满足需要?或者说金融中介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维秋  刘春丽  
近年来,人们对智慧图书馆的关注与日俱增。新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的应用,加快了智慧图书馆的转型与变革。智慧图书馆的理论演进历程大致分为理论萌芽、理论争鸣和理论发展三个阶段。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前沿主要是Beacon、RFID和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智慧图书馆将在读者与图书的全方位交互、智慧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特色的数据资源服务方面显示出较大优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勇志  
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块基石:1958年的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1965年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1973年的期权定价公式在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又与经验检验产生许多矛盾,尽管随后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们不断地对理论进行修改与完善,但是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一些困境,同时这些困境也成为当今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费剑平  孙鸿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