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1)
2023(14075)
2022(12140)
2021(11089)
2020(9353)
2019(21698)
2018(21384)
2017(41739)
2016(22742)
2015(25951)
2014(26323)
2013(26280)
2012(24809)
2011(22610)
2010(23004)
2009(21611)
2008(21988)
2007(20127)
2006(17987)
2005(16790)
作者
(67358)
(56660)
(56455)
(53618)
(35929)
(27167)
(25905)
(21987)
(21385)
(20381)
(19254)
(18986)
(18250)
(18080)
(17982)
(17386)
(16956)
(16675)
(16482)
(16369)
(14338)
(14017)
(13712)
(12896)
(12836)
(12752)
(12690)
(12678)
(11469)
(11207)
学科
(101682)
经济(101545)
(74072)
管理(73512)
(61284)
企业(61284)
方法(40635)
数学(35151)
数学方法(34859)
(32656)
中国(30132)
(28795)
地方(25523)
(24877)
业经(23399)
(21673)
财务(21631)
财务管理(21579)
企业财务(20656)
农业(19598)
(18857)
(18613)
贸易(18597)
(18111)
银行(18074)
(17967)
(17534)
金融(17530)
(17322)
(16776)
机构
学院(335569)
大学(335333)
(141685)
经济(138574)
管理(126047)
研究(116791)
理学(106829)
理学院(105574)
管理学(103960)
管理学院(103324)
中国(91293)
(71758)
(70682)
科学(69169)
(60456)
(56514)
财经(54267)
研究所(53941)
(53676)
中心(53300)
(48967)
业大(47164)
北京(45953)
(44194)
农业(43889)
师范(43772)
经济学(43557)
(42400)
(41578)
财经大学(39924)
基金
项目(210143)
科学(165040)
研究(155440)
基金(151219)
(130519)
国家(129351)
科学基金(110524)
社会(99131)
社会科(93926)
社会科学(93900)
(82752)
基金项目(79934)
教育(71595)
自然(69767)
(69346)
自然科(68109)
自然科学(68090)
自然科学基金(66895)
编号(63641)
资助(62338)
成果(53369)
(49112)
重点(47705)
(47257)
课题(44764)
(43528)
(41853)
创新(40763)
教育部(40702)
(40366)
期刊
(167745)
经济(167745)
研究(104171)
中国(74922)
(58555)
(52973)
学报(50352)
管理(48793)
科学(46847)
大学(38425)
(37541)
金融(37541)
教育(36721)
学学(36084)
农业(35030)
技术(28692)
财经(27992)
业经(27713)
经济研究(26162)
(23979)
问题(22072)
(19000)
(17894)
技术经济(16757)
商业(15929)
理论(15873)
国际(15761)
(15726)
世界(15670)
财会(15297)
共检索到528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向民  邱立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流动性资源主导弱流动性资源配置的特征更加明显,跨国公司携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流动性较强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相对不可流动的劳动力资源则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不同国家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及劳资关系也受到了严竣的挑战。文章从全球化进程中劳资关系的发展和三方主体入手,对其行为目标和所面临的冲突进行了分析,针对如何解决劳资冲突提出了一些观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妍  吴江  
在华跨国公司由于投资主体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嵌入型劳资关系,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存在相似之处。欧美企业由于文化、环境、处事方法与中国差距较大,因此在嵌入型劳资关系形成中调整度最大;日韩企业与中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但各自的发展历程又有所不同,因此在嵌入型劳资关系形成中,往往会遭遇文化及人文习惯认同方面的阻力,调整度居中;港台企业较好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但由于两岸三地分隔多年,在处事方法、管理风格、薪酬待遇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差异,但相较前两者阻力很小,调整度也最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芝洲  俞位增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劳资关系,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内经历了从无到有、迅速扩张而成为社会经济主要关系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资关系的进展及问题,是政府、资方与劳动者等劳资关系的涉猎三方利益博弈的直接结果。只有在政府、资方、劳动者之间形成三方正当博弈的格局,才能实现博弈利益均衡的局面以及和谐的劳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燕东  
中小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历来比较突出,而且由于劳工的弱势地位、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管理水平的落后以及缺乏工会维权和政府劳动管理的有效约束等原因,中小企业的劳资矛盾不能被纳入制度化的管理和协调体系。本文认为充分发挥基层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劳资关系中的难点问题,但这还有赖于在政府劳资关系管理、工会职能的发挥以及雇主的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实质性改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振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出现新的战略创新。传统的以跨国公司产生机制为中心内容的学说已难以解释当代跨国公司以发展机制为主导的新现象。跨国战略管理理论、国际战略联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当代跨国公司流派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当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特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琪  
本文借助劳资关系领域源头的三界面理论,简要分析了我国劳资关系领域的发展过程,提出对该领域的研究与操作应当关注其价值观形象和社会福利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建勤  
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海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域政策、投资形式和合作方式、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竟相进行大幅度调整。这种战略调整是基于对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和控制能力的考虑,也是对演变中的国际经贸新秩序和新格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振宁  
跨国公司的治理是一般公司治理跨国化的产物和高级形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主体,其治理面临着新的更为复杂善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可以通过控制和协调方式构建适时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控制是指以合法的股权或非股权安排为基础,以产出、人事、决策和文化控制为关键。协调机制以其弥补控制功能不足和减少组织职能分工弊端的独特横向作用,与控制这一纵向关系角度一道,共同构成了较完善的当代跨国公司有效治理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云妮  齐国强  
为使读者对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期配发了一篇相关的译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为了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和作用,近一段时间,我们对一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不仅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项目在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推进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环境保护、鼓励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培林  武振业  赵淑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