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8)
2023(7508)
2022(6306)
2021(5787)
2020(4714)
2019(10453)
2018(10239)
2017(20147)
2016(10740)
2015(11773)
2014(11845)
2013(11844)
2012(11414)
2011(10502)
2010(10739)
2009(10063)
2008(9820)
2007(9088)
2006(8198)
2005(7516)
作者
(31322)
(26280)
(26184)
(25103)
(17111)
(12468)
(11998)
(9979)
(9855)
(9368)
(9287)
(8651)
(8606)
(8419)
(8256)
(7952)
(7676)
(7620)
(7465)
(7265)
(6741)
(6308)
(6305)
(6187)
(6039)
(5839)
(5805)
(5445)
(5400)
(5182)
学科
(68486)
经济(68326)
管理(29116)
(26801)
方法(22883)
(22805)
企业(22805)
数学(18421)
数学方法(18283)
地方(16556)
中国(14815)
业经(13324)
(13156)
(12692)
地方经济(12269)
(12086)
(9972)
(9823)
(9765)
金融(9764)
理论(9560)
(8429)
银行(8418)
农业(8247)
(8133)
(7852)
环境(7646)
(7603)
财务(7591)
财务管理(7578)
机构
大学(164960)
学院(162304)
(79027)
经济(77569)
研究(61293)
管理(57884)
理学(49496)
理学院(48861)
管理学(48085)
管理学院(47746)
中国(45374)
(36202)
科学(34310)
(33639)
(31321)
财经(28812)
研究所(28188)
经济学(26609)
中心(26229)
(26136)
(24127)
(24013)
经济学院(23560)
(22090)
师范(21913)
财经大学(21442)
北京(21378)
(21121)
业大(20289)
(18901)
基金
项目(101807)
科学(81074)
基金(76045)
研究(74566)
(65894)
国家(65355)
科学基金(55578)
社会(52921)
社会科(49078)
社会科学(49058)
基金项目(39297)
(37791)
教育(33907)
自然(33372)
自然科(32612)
自然科学(32603)
自然科学基金(32072)
(31915)
资助(31383)
编号(27750)
成果(24310)
(23672)
重点(22972)
(22529)
国家社会(22372)
(21247)
教育部(20877)
(20451)
人文(20205)
课题(19805)
期刊
(94649)
经济(94649)
研究(54691)
中国(31696)
(28361)
学报(24850)
管理(23162)
科学(23127)
(22925)
大学(19350)
学学(18355)
(17475)
金融(17475)
经济研究(16652)
财经(16320)
教育(15457)
农业(15380)
(14203)
技术(12336)
问题(11946)
业经(11682)
世界(9918)
技术经济(9175)
(9011)
统计(8712)
国际(8073)
(7942)
经济问题(7546)
(7543)
经济管理(7464)
共检索到25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宗耀  
资本主义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共同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即私人性和社会性。这两重性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两重性,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两重性,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两重性等。在这些两重性中,资本主义私人性是资本主义本质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性则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否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性比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断增长,将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前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娥  张海英  
对布罗代尔关于资本主义论述的分析与思考——兼论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述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启示王建娥张海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名字对中国学者并不陌生,他的“长时段理论”连同年鉴学派一起,在80年代曾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菲利普二...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树青  
邓小平同志最近的谈话,总的精神是要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力争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远朋  申海波  庄宏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荫林  
事物普遍具有两重性特性,据此剖析网络舆论,可知其具有信息内容的客观实在性和强烈的主体倾向性、信息传布的受控性和自主性、舆论关注点的散布性和聚敛性、信息传布动因上的社会进步性和与民众诉求的不同步性。由这种两重性可得到调控网络舆论的若干有益启示,这对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工作和社会改革大有裨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曦  陈承明  
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深入研究、全面探索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重性特点及其相容性规律。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上,要充分认识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两重性和相容性;在消费资料的分配关系上,要充分认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两重性和相容性;在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上,要充分认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两重性和相容性;在内外经济的相互关系上,要充分认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两重性和相容性。现实表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下,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两重性和多元化特点以及它们同时并存和有机结合的客观规律,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得到更科学发展,使之创新成果成为新时代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刘志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面貌。新技术革命使一些常规性的、易编码的工作被替代,导致工作的极化:管理和专业性技术等高薪、高技能岗位及餐饮、个人护理等低薪、低技能岗位需求增加,而中等技能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下降,出现社会"空心化"现象。工作和收入极化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代表民粹主义的极右翼政党纷纷上台,以激进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打破了全球治理秩序。我国对新技术革命的后果应当予以充分关注,既要保证以技术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采取措施化解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极化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振博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数字资本主义阶段。数字资本主义内生为资本逻辑下的监控性社会,进而侵犯人们的隐私、控制人们的生活甚至使人产生技术异化。反思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必要推进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要着眼于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拜物教性的批判,从而揭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被掩盖的不平等关系,进一步阐释数字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形式和特点,既要促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健  张桂文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都大力倡导发展生产力,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倡导的发展生产力是以"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为目的,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则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因而其永远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想避免经济危机剧烈和频繁的爆发,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回归以"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产本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马慎萧  段雨晨  金梦迪  李彬  田佳禾  金山  兰楠  
距离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已然过去十余年,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至今仍未完全摆脱混乱与动荡,在此背景下,2018年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对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分析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现状、影响和发展趋势,同时对目前西方福利国家制度不可持续、各经济体不平衡发展的原因进行反思;二是以经济停滞作为当前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  何玉芳  
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但仅持续了20年左右,到20世纪70年代便陷入滞胀困境。当时欧美领导人里根、撒切尔夫人带头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改良,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新自由主义时代并开启了超级全球化。经济增长同样仅持续了20年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又陷入严重困境。由石高宏和李灵燕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22年4月出版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的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是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之作。该书主要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对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理论的考察,二是对当代资本主义改良模式的考察,三是对中国的启示。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透析性考查,揭示其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的根源,对于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具有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美国经济大萧条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大萧条之一。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申学锋  
一、关于资本的两重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公有制的过程中,我们对旧中国大生产的官僚资本采取了强制没收的手段。在“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并很快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形式进行了彻底改造。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不仅不能对资本采取没收的方式,而且还要充分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改造小生产为大生产。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追求劳动效率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由追求绝对剩余价值向相对剩余价值转变,马克思指出这种转变给劳动者所带来的后果是劳动强度的增加与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会导致休闲的异化,表现为休闲的“物化”与“工作化”;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要求休闲效率也相应提高,追求休闲效率在加剧时间稀缺性的同时导致休闲异化,表现为自由时间之不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