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6)
2023(9392)
2022(7960)
2021(7248)
2020(5760)
2019(13322)
2018(12819)
2017(24221)
2016(13237)
2015(14716)
2014(14730)
2013(14669)
2012(14573)
2011(13697)
2010(14565)
2009(13751)
2008(13226)
2007(11990)
2006(11180)
2005(10395)
作者
(41188)
(34632)
(34509)
(32556)
(22298)
(16703)
(15594)
(13216)
(13175)
(12517)
(12080)
(11671)
(11479)
(11328)
(11004)
(10757)
(10160)
(10108)
(10102)
(9778)
(9104)
(8729)
(8521)
(8103)
(7797)
(7784)
(7746)
(7483)
(6959)
(6909)
学科
(64671)
经济(64618)
(32252)
管理(31897)
(24055)
企业(24055)
中国(21342)
地方(21085)
(20260)
贸易(20245)
方法(20127)
(19503)
(17976)
数学(16075)
数学方法(15884)
(14926)
业经(14778)
(13273)
金融(13271)
农业(12314)
(12143)
(11769)
银行(11741)
地方经济(11537)
(11505)
(11211)
(11211)
理论(10365)
环境(10250)
(9451)
机构
大学(205846)
学院(205446)
(87312)
经济(85536)
研究(80997)
管理(67359)
中国(60394)
理学(55930)
理学院(55006)
管理学(53957)
管理学院(53567)
科学(49839)
(46123)
(43186)
(40206)
研究所(39046)
(35453)
中心(33990)
(33266)
(33115)
师范(32844)
财经(31176)
北京(29857)
(29010)
(28066)
业大(27919)
经济学(27839)
农业(27560)
(26943)
师范大学(26704)
基金
项目(126291)
科学(98955)
研究(92850)
基金(90211)
(79394)
国家(78720)
科学基金(65359)
社会(59526)
社会科(56239)
社会科学(56227)
(48982)
基金项目(47266)
(42141)
教育(42013)
自然(40520)
自然科(39524)
自然科学(39513)
自然科学基金(38766)
编号(37055)
资助(36549)
(33545)
成果(31911)
重点(29865)
(27773)
课题(27601)
发展(27127)
(26692)
(25379)
国家社会(24564)
创新(23853)
期刊
(108876)
经济(108876)
研究(70252)
中国(44671)
学报(34580)
(34086)
科学(31941)
(29430)
教育(26360)
管理(26122)
大学(25903)
学学(24079)
农业(23504)
(22920)
金融(22920)
经济研究(17812)
业经(17722)
财经(16935)
(16647)
问题(15831)
技术(15692)
国际(15310)
(14715)
(12363)
世界(12176)
资源(10826)
图书(10196)
商业(10192)
(10104)
(9725)
共检索到334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兴  丁晓钦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时空特征发生变化,从空间压缩转向空间隔离,财政与货币政策被金融泡沫捆绑,政治极化加剧,美国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等,都是空间隔离的表现。这些国家大多没有进行深入的经济政治变革,而是采取了短期化的内外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缓解并转移矛盾,但却加剧了空间的碎片化,不仅牺牲了边缘地区,也不利于中心地区的长远发展。全球空间发展的大趋势不应是空间隔离,而应是空间融合。新时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有利于修复空间发展的失衡和割裂,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中美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格局。据统计,中美货物贸易规模已由本世纪初的700亿美元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约5800亿美元;2016年双边服务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亚飞  
在大国兴起过程中,特别是当一国成为贸易大国时,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这就致使新兴大国往往同现有国际体系和现有大国在经贸领域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此时,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出现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亚飞  
在大国兴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成为贸易大国时,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这就致使新兴大国往往同现有国际体系和现有大国在经贸领域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因此当大国兴起时,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出现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目前,中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磊  张为付  崔凯雯  
一、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揭开了世界上最大的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的序幕。在此之后,中美两国之间的互相喊话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具体进展如表1所示。除了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外,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显著特点是美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威  
新重商主义是重商主义贸易思想基于不同的利益与价值诉求在新时期的一种新形式的选择。在美国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下,频发的中美贸易摩擦有向长期化、高端化发展的态势。美国的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鼓励出口的政策看,推动美元贬值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并以绿色技术、设备、新能源为突破口,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与出口导向型战略;从限制进口的政策看,"两反两保"等贸易救济措施、"炭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频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亚飞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层出不穷。当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已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格外引人注目。因此,重视贸易摩擦问题,对其进行文献的综述与回顾,就成为最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从空间隔离角度考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中小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效应要大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城市,社区空间隔离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居住空间隔离对高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呈显著负向影响,职业空间隔离和社区空间隔离对不同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均呈显著影响。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应注重降低农民工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职业空间和社区空间隔离,通过空间融合促进城市融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从空间隔离角度考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中小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效应要大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城市,社区空间隔离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居住空间隔离对高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呈显著负向影响,职业空间隔离和社区空间隔离对不同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均呈显著影响。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应注重降低农民工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职业空间和社区空间隔离,通过空间融合促进城市融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从空间隔离角度考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中小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效应要大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城市,社区空间隔离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居住空间隔离对高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呈显著负向影响,职业空间隔离和社区空间隔离对不同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均呈显著影响。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应注重降低农民工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职业空间和社区空间隔离,通过空间融合促进城市融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惟怡  袁洁  
在梳理中美贸易摩擦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直接原因、本质原因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通过以下路径影响广西经济发展:威胁贸易安全,制约广西开放发展;掣肘实体经济,减缓经济新动能培育;冲击金融市场,弱化金融发展支撑;影响物价稳定,不利经济稳定发展。应全面履行"三大定位"新使命,驶上开放发展快车道;加大创新引领力度,增强开放发展的竞争力;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补足经济发展短板,强化经济发展支撑保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扬  林珊  
基于经济、政治和安全动机,利用2000—2019年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直接-间接-扩散”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济、政治和扩散效应均显著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但经济效应的影响程度低于政治和扩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规模结构、打压程度和战略意图是弱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说明美国打压中国制造业的举措呈现精准性和扩散性。虽然中国已采取必要措施消减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及粗放型贸易模式等问题。中国应把握贸易摩擦对制造业自我革新的倒逼作用,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合理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富华  姜玉梅  王译影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国崛起必然会引发既得利益者的极力遏制,日益强盛的中国也不例外,尤其受到美国的掣肘。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边投资贸易往来既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也不乏形式多样的、不间断的贸易摩擦,演绎着世界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后危机时代,"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中美贸易摩擦有了诸多新现象、新特点,且引发社会各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威  
伴随着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分析表明:货物贸易顺差是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按商品类别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存在失衡;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已从单纯反倾销到反补贴、再到反倾销和反补贴并用,进而发展到利用体现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337调查。中美贸易的自由发展也由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