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5)
2023(9805)
2022(7987)
2021(7132)
2020(5567)
2019(12676)
2018(12394)
2017(23302)
2016(12351)
2015(13988)
2014(13984)
2013(14029)
2012(13714)
2011(12711)
2010(13087)
2009(12450)
2008(12143)
2007(10883)
2006(10241)
2005(9773)
作者
(36785)
(30853)
(30743)
(29179)
(19844)
(14521)
(13912)
(11798)
(11745)
(11067)
(10721)
(10145)
(10120)
(10098)
(9713)
(9466)
(9092)
(8938)
(8805)
(8399)
(8183)
(7535)
(7494)
(7241)
(7082)
(6971)
(6821)
(6622)
(6271)
(6030)
学科
(79981)
经济(79915)
管理(32308)
(31111)
地方(24715)
(23490)
企业(23490)
中国(22912)
方法(21108)
数学(18115)
数学方法(17998)
(17069)
业经(16859)
地方经济(15638)
(13197)
(13019)
金融(13018)
(12585)
农业(12227)
(12005)
银行(11996)
(11849)
(11838)
(11764)
(11158)
贸易(11145)
(10567)
环境(10475)
产业(9621)
(9271)
机构
学院(188264)
大学(187417)
(91717)
经济(89985)
研究(74930)
管理(65462)
中国(57911)
理学(54247)
理学院(53537)
管理学(52729)
管理学院(52341)
科学(40925)
(40730)
(40581)
(38354)
研究所(34032)
中心(32164)
财经(31048)
(30002)
经济学(29751)
(28015)
(27617)
(27257)
师范(27052)
北京(27015)
(26546)
经济学院(26311)
(24234)
财经大学(22695)
科学院(22267)
基金
项目(111332)
科学(88015)
研究(85589)
基金(79430)
(67723)
国家(67086)
社会(57722)
科学基金(56987)
社会科(54582)
社会科学(54569)
(43455)
基金项目(40537)
教育(38491)
(36008)
编号(33734)
资助(32662)
自然(32343)
自然科(31525)
自然科学(31520)
(31087)
自然科学基金(30966)
成果(28907)
发展(26044)
(25624)
重点(25372)
课题(25181)
(24700)
国家社会(24080)
(22777)
(21866)
期刊
(119148)
经济(119148)
研究(69064)
中国(44839)
(30193)
管理(28174)
(27468)
学报(24773)
科学(24541)
(24384)
金融(24384)
教育(23471)
经济研究(20411)
大学(19800)
农业(18654)
学学(18345)
业经(17709)
技术(17109)
财经(17035)
(14931)
问题(14900)
(12428)
世界(12311)
国际(11912)
技术经济(11054)
统计(9640)
商业(9636)
(9579)
经济问题(9519)
经济管理(9420)
共检索到320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穗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为民  李菁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为民  李菁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莫家豪  李江霞  
世界大学联盟(WUN)的宗旨在于加强联盟内的友好学校共同推动大学科研及学术合作。为了加强学者之间合作,2007年4月,世界大学联盟与中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杭州联合举办了以"知识创新和创业型大学"为题的国际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印度等国家。两天会议期间,学者们畅谈了当今大学在全球化冲击下如何自处及回应,并以批判的角度探索了大学应有的定位和目标。本期专题的前两篇文章选自此次国际会议主题发言。其中,莫家豪教授的文章认为,当今大学在泛自由主义及功利主义背景下已出现"功利化"和"工具化"现象,对此若缺乏自省和批判能力,大学发展将会滞后。他告诫说,东亚地区大学切勿以为照抄西方模式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尹兴  
由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学会、美国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经济学系、社会和行为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6届论坛于2011年5月27-29日在美国麻省大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月  万鲁建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该思想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成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曾根政权展开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大卫·科茨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新自由主义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促进了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为这次体制危机埋下了根源。历史表明,未来的经济结构中,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扩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歧主要是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之争,前者执著于静态的比较优势,后者迷信于威权政治。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扩散效应与产业转移,促进本国技术进步,改善贸易条件,节约技术开发的资金与时间,但对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来说,后发优势递减,技术引进日益困难,自由贸易将导致长期的贸易条件恶化;权威政府则由于社会资本的消蚀,民主法制的不健全,也产生了严重失灵现象,并进一步加剧市场失灵,双重失灵使东亚模式已不可持续。只有在建立民主宪政体制,制约政府失灵的基础上,通过有限贸易保护和积极的产业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后发国家才能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加速工业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其本质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将新自由主义范式化、政治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华盛顿共识”不能等同;对于前者应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对于后者须坚决批判、抵制,谨慎落入“一体化”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纳森·奥斯特里  普拉卡什·洛嘉尼  达维德.富尔切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热潮,主张通过消除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竞争,通过私有化、限制政府实施赤字能力以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显著增加了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了国企效率,减少了政府赤字。但其强调的消除资本跨境流动限制,加强财政紧缩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抑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应适度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限制短期债务流动以防范金融风险;财政稳健的国家,即使其债务GDP比率很高,但由于缩减债务的益处较小,而紧缩政策会削弱需求、恶化失业,仍建议其承受较高的负债以促进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安东  王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金融垄断资本的支持,新自由主义不是被抛弃,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残酷的阶段。这使得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经济陷入困境,政治和文化的危机也在不断深化,世界资本主义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制度性的系统性危机当中。我国应当对世界资本主义可能发生的变局有所准备,同时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安东  王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金融垄断资本的支持,新自由主义不是被抛弃,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残酷的阶段。这使得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经济陷入困境,政治和文化的危机也在不断深化,世界资本主义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制度性的系统性危机当中。我国应当对世界资本主义可能发生的变局有所准备,同时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新自由主义以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稳定,破坏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支柱。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坚持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映桃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为自由化、私有化和放松管制。它传入中国20多年来,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的传播和推动下,影响当代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应正视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过度依赖外资、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借鉴新自由主义资本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等合理因素,坚持市场导向,缩减政府管制,加快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和消除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基本上统治了西方经济学的话语权,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明确的政治和经济范式,它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影响几乎覆盖了东西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学术界、政府部门和民众对此存在普遍争议。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一种罗马门神(Janus)式的理论体系,它具有两面性。这种两面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