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0)
2023(4656)
2022(3747)
2021(3811)
2020(3086)
2019(7105)
2018(7287)
2017(13010)
2016(7250)
2015(7990)
2014(8120)
2013(7739)
2012(7093)
2011(6057)
2010(6378)
2009(6016)
2008(6455)
2007(5754)
2006(5320)
2005(4434)
作者
(17099)
(14132)
(14074)
(13826)
(9005)
(6677)
(6655)
(5444)
(5333)
(5300)
(4886)
(4745)
(4651)
(4615)
(4600)
(4227)
(4204)
(3989)
(3963)
(3863)
(3674)
(3412)
(3411)
(3353)
(3305)
(3277)
(3224)
(3191)
(2848)
(2828)
学科
(23615)
经济(23474)
管理(22553)
(21608)
(16870)
(16708)
企业(16708)
财政(12481)
中国(11185)
(10850)
(10018)
(8592)
(8436)
财务(8418)
财务管理(8376)
业经(8177)
企业财务(8022)
(7899)
理论(7585)
方法(7392)
地方(7147)
体制(6954)
教育(6593)
(6448)
制度(5760)
(5760)
(5436)
(5110)
银行(5110)
社会(4957)
机构
大学(86720)
学院(86529)
(33461)
经济(32598)
研究(31798)
管理(29431)
(28255)
中国(25285)
理学(23746)
理学院(23452)
管理学(23103)
管理学院(22907)
(19135)
科学(17069)
财经(17018)
(15691)
(15647)
(15284)
中心(14213)
(13624)
师范(13558)
研究所(13152)
北京(12701)
财经大学(12125)
(11963)
(11645)
(11400)
(10922)
师范大学(10874)
教育(10655)
基金
项目(48664)
研究(42271)
科学(37494)
基金(32423)
社会(27531)
(26500)
国家(26139)
社会科(24576)
社会科学(24564)
科学基金(22276)
教育(20872)
(19453)
编号(18919)
成果(18238)
基金项目(16658)
(15650)
课题(14264)
资助(12443)
(12342)
(12302)
项目编号(11697)
(11335)
自然(11179)
重点(11152)
(10933)
自然科(10862)
自然科学(10860)
自然科学基金(10657)
(10538)
(10502)
期刊
(48343)
经济(48343)
研究(36512)
中国(29146)
(28112)
教育(20768)
管理(12145)
学报(10989)
(10878)
财经(9754)
(9639)
金融(9639)
大学(9616)
科学(9397)
(8409)
学学(8212)
(8090)
财政(8090)
技术(8008)
经济研究(7687)
会计(7225)
农业(6708)
业经(6682)
财会(6240)
图书(6038)
职业(5967)
问题(5566)
(5237)
改革(4930)
(4930)
共检索到161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深化财政改革,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背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我国财政改革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把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财政改革的首要任务,这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财政改革的原则之一。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我们切实遵循江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的理财原则,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去认识、把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镜泉  
一、财政必须通过改革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轨道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财政是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财政改革,大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转变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它虽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但其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这里所说的转变职能,既不是要扩大其职能,更不是要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振一  
税制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各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需要,现行税制与新时期新任务已很不相适应,全面改革税制已势在必行。文章深入分析了现行税制的缺欠,并对新一轮税制改革取向和改革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廷星  梁宝柱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显著标志。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意义重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重塑财政理论,转换财政职能,更新理财思路,建立新型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财政体制改革入手的,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关键阶段。深化财政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是当前财政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探索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律。这是列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遗产。今天,重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菊波  
随着我国财政由新民主主义财政向社会主义财政过渡这个伟大转变的完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也逐渐形成.作者通过对财政的性质和作用、税收的重要性和作用、国债、财政制约经济波动、三大平衡、改进财政体制等一些主要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指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对建国后头七年的财政经济工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它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财政思想,吸收了前苏联财政理论的科学成份,富有创造性,其中一些理论在财政学术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研究中国当代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发展史,对于今天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条件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若干问题的研究●课题组本课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实际出发,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我国学校德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和问题,也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兴益  吴东胜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也相应地要从集权型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转向政企分开、中央和省两级调控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在这个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这程中,财政和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财政和银行如何改革,尤其是两者在改革中确立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贵华  柯小星  
最近,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和运作中,财政的理论观点、职能作用、政策调控方式及手段如何更新转轨,这是财政经济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交流思想,本刊编辑部与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于9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共25人.与会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财政职能的转换、深化财政改革的对策思路等发表了意见.现将发言和书面材料整理如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建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从“新”字立意开始分析,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发现财政投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领域,并针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了控制预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一、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界定。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海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围绕农业的财政投入,提出了财政投入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性及投入目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投入取向及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