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2)
2023(4781)
2022(4016)
2021(3893)
2020(2989)
2019(6989)
2018(6887)
2017(13642)
2016(7392)
2015(8226)
2014(8494)
2013(8252)
2012(7899)
2011(7381)
2010(7660)
2009(7234)
2008(7349)
2007(6616)
2006(6050)
2005(5659)
作者
(20662)
(17154)
(17047)
(16489)
(11323)
(8120)
(7793)
(6594)
(6505)
(6501)
(5839)
(5645)
(5640)
(5606)
(5544)
(5425)
(5111)
(5109)
(5031)
(4848)
(4494)
(4205)
(4132)
(4097)
(3989)
(3885)
(3863)
(3701)
(3429)
(3373)
学科
(30650)
经济(30616)
管理(22125)
(20429)
(17371)
企业(17371)
方法(12433)
数学(10054)
数学方法(9878)
(9007)
(8602)
中国(8210)
(8185)
(7794)
贸易(7791)
(7619)
理论(7145)
业经(7045)
(7042)
(6513)
(6011)
银行(6009)
(5820)
及其(5760)
(5713)
金融(5713)
农业(5496)
政策(5479)
地方(5011)
(4918)
机构
学院(110742)
大学(110526)
(49538)
经济(48404)
管理(42079)
研究(38914)
理学(35427)
理学院(35039)
管理学(34537)
管理学院(34322)
中国(31961)
(25822)
(23218)
科学(21135)
财经(19516)
(19384)
(17689)
中心(17680)
(17248)
研究所(17168)
经济学(15720)
(15229)
师范(15149)
北京(15132)
财经大学(14413)
(14048)
经济学院(13986)
(13822)
(13802)
业大(12180)
基金
项目(64941)
科学(52126)
研究(50964)
基金(47596)
(40051)
国家(39688)
科学基金(34322)
社会(32330)
社会科(30621)
社会科学(30617)
(23831)
教育(23746)
基金项目(23566)
编号(21555)
自然(21050)
(20800)
资助(20692)
自然科(20547)
自然科学(20542)
自然科学基金(20214)
成果(19339)
课题(15268)
(15211)
重点(14595)
(13950)
(13880)
教育部(13425)
(13244)
项目编号(13158)
人文(12954)
期刊
(58694)
经济(58694)
研究(38539)
中国(21296)
(19028)
(17089)
金融(17089)
管理(16507)
教育(14289)
科学(13168)
(13011)
学报(12345)
大学(10119)
财经(10048)
经济研究(9656)
学学(9385)
技术(9035)
(8690)
业经(8604)
农业(8589)
(7546)
问题(7244)
国际(6865)
理论(5865)
世界(5552)
现代(5406)
实践(5186)
(5186)
技术经济(5032)
(4852)
共检索到176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当代西方货币政策理论的最新进展导师:谢平研究生:廖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论文提要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以货币中性与否为线索,论述了7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两大主要宏观经济流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上的不同见解,及其对产出波动原因的相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规则"方式制定、执行财政和货币政策并评价其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一方面,与线性对称货币政策规则相比,因为能更准确捕捉经济现实和各国货币当局政策行为,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成为未来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框架;另一方面,源于Hamilton的贡献,财政和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和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也出现应用体制转换模型方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采用预防性扩张需求和预防性价格稳定性需求框架的非线性货币政策研究和应用体制转换模型方法研究财政货币政策规则两方面综述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近期最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强  韩俊莹  
后危机时期,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首要地位再一次得到印证。为了充分了解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各国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从货币政策冲击的内涵与类型、衡量指标和识别策略、冲击影响的实证方法与改进、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国外最新研究展开评述,并指出货币政策冲击影响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喜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领域爆发了一系列货币金融危机,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货币危机的第一代模型强调危机的根源在于政府政策的不一致;第二代模型则认为危机是"自促成"的,强调了投资者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亚洲危机后的第三代模型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层面,形成了道德风险模型和金融恐慌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丽华  丁慧  
伴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资产规模的膨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日益成为金融体系运行的常态。在此背景下,关于最优货币政策该如何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争论持续发酵,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主题更是成为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整理了现有文献中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三种主要观点:"无为论"、"有为论"和"中间立场论",并追踪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金融界有关这一重要主题的最新进展,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学彦  刘霄  姜海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已经有很多国家把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中介目标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种政策并不是总能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且适用性也较差。价格水平目标制是另一种被认为能够实现福利最大化,而且适用性较强的货币中介目标政策。它与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即"规则"与"相机抉择"的分歧。混合目标制对以上两种目标制进行了融合,作为一种货币政策的选择框架,它更应该被一国的中央银行所采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凯  唐文进  屠卫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同通过其他渠道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小怡  
西方消费需求理论的最新进展刘小怡传统的新古典理论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看作是彼此独立的。因此,它不可能把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纳入其消费需求理论之中。这是新古典消费需求理论的一大缺陷。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哈维·莱宾斯坦(HarveyLeib...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新松  龙革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谭炯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国际经济政策研究的核心。目前,理论界关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大多是在新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内展开的,重点包括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效果、协调收益与成本的来源以及提高协调效果的途径等。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进一步分析了危机对已有协调政策的冲击和危机中所采取应急性协调政策的效果,并探讨了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方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宋佳馨  
不平等的加剧通常被归因于全球化、技术进步、人口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传统观点认为,旨在降低通货膨胀和稳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长期改善穷人的状况。但是,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各界对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不平等的担忧。本文旨在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收入与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渠道,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雪莹  王玉琳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们普遍关注一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遵从某一特定规则,以此作为政府和央行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自泰勒规则作为经典货币政策规则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研究该规则并对其进行改进。本文试图根据理论框架中所含模型的个数,将泰勒规则的研究文献分为单方程和多方程模型两大类,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泰勒规则研究的模型框架、实证方法以及相关结论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晶  
本文首先指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基础存在不足,然后按照时间和流派简单回顾了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问题的研究历史,最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处于研究前沿的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外成果进行了简单评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当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在贸易、资本流动和信息通讯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使得各国实体经济同步化与货币政策各自为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本文论证了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已成为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在经济总量较大的经济体之间进行协调,在协调范围上逐步扩大、内容上逐步深化等建议,是兼顾有效性及可行性的较好选择。在当前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过程中,国际协调亦是成功的关键。在强调信息沟通和协调一致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具体的差异性,这是货币政策退出协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