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3)
2023(11580)
2022(10064)
2021(9838)
2020(7949)
2019(18807)
2018(18972)
2017(35284)
2016(20090)
2015(22939)
2014(23231)
2013(22135)
2012(20256)
2011(18339)
2010(18369)
2009(16295)
2008(15877)
2007(13961)
2006(12372)
2005(10682)
作者
(54444)
(44778)
(44726)
(42588)
(28727)
(21578)
(20405)
(17728)
(17368)
(16132)
(15498)
(14945)
(14132)
(13999)
(13938)
(13595)
(13592)
(13316)
(12853)
(12788)
(11265)
(11102)
(10674)
(10337)
(10107)
(10047)
(9992)
(9885)
(8979)
(8825)
学科
(71252)
经济(71079)
管理(52468)
(48531)
(42304)
企业(42304)
方法(35100)
数学(28324)
数学方法(27952)
中国(24392)
教育(23604)
理论(19662)
(19226)
(19150)
(17678)
业经(17261)
(14165)
地方(13745)
技术(12440)
农业(12423)
(12068)
(11049)
贸易(11041)
(10992)
财务(10930)
财务管理(10914)
环境(10711)
(10670)
教学(10541)
企业财务(10379)
机构
大学(279212)
学院(273435)
管理(106675)
(97985)
经济(95451)
理学(93231)
理学院(92100)
研究(90832)
管理学(90395)
管理学院(89869)
(60875)
中国(60664)
科学(56504)
(46698)
师范(46435)
(45292)
(44694)
研究所(40952)
中心(40113)
(39801)
北京(39240)
教育(38756)
业大(38576)
师范大学(38114)
(37704)
财经(36902)
(33545)
(32739)
技术(32717)
(32460)
基金
项目(187365)
科学(148689)
研究(145410)
基金(132758)
(113647)
国家(112494)
科学基金(96656)
社会(89103)
社会科(83230)
社会科学(83202)
教育(74042)
(74032)
基金项目(70597)
(64105)
编号(62717)
自然(61488)
自然科(60002)
自然科学(59990)
自然科学基金(58893)
资助(53933)
成果(53297)
课题(45460)
(42999)
重点(42647)
(39881)
(38925)
项目编号(38716)
教育部(37802)
(37318)
规划(36507)
期刊
(106208)
经济(106208)
研究(88094)
教育(64581)
中国(57615)
学报(41189)
科学(38234)
管理(37513)
(33989)
(33262)
大学(32467)
学学(28893)
技术(28080)
农业(24152)
财经(17920)
(17692)
金融(17692)
职业(16881)
业经(16732)
图书(16521)
经济研究(16000)
(15218)
问题(13425)
理论(13359)
科技(12716)
(12655)
论坛(12655)
(12489)
实践(12425)
(12425)
共检索到397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米靖  
当代西方学术界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首先形成为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即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力的途径还是阶级再制的工具;其次,一些学者试图从新的视角即从保障就业和减少失业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当前,学术界着重研究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在社会分层方面产生效果的因素,如职业教育的专门化程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睿云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发"社会结构紧张"等诸多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职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基础阶层"实现上升性流动等积极作用,却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与制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能。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就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洁莹  马庆发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状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社会分层理论昭示:现代社会个人阶层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在我国当前的阶层状态下,现代职业的变迁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接受职业教育的阶层资源却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亚强、刘丽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1期中撰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了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局限性,剖析了社会分层指标在农民教育选择中的作用形式,呈现了农民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表现出的形态,并提出实现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观念理性回归的路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亚强  刘丽  
在社会分层的框架中,不同的教育类型通向不同的职业,从而将受教育者分流到高低不等的社会层级,教育成为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农民子女一方面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对普通教育的偏爱,职业教育成为次要选择。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从社会大环境着眼,倡导尊重技能的新型人才观,实现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的转换;二是要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实用技能,真正提升他们在用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向上流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明丽  聂伟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以及职业差异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教育上呈现出较大差距,职业教育的受众多为社会下层群体就是一个例证。教育应该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被遮蔽起来。为彰显这种作用,政府要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教育,既要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渠道,提升其个人发展空间,还要提高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同时,职业院校自身也应加强内部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职业教育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芬  欧阳河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以"职业分类"和"十大社会分层"为基础,从各大社会阶层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对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入手,对比分析"产业工人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差距,进而探微以"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并提出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几点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禾  赵钊卿  
在现代社会里,职业是人们获取资源、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指标,它从特定的方面反映出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1993年11月至1994年3月,笔者以广州市城区21岁至60岁的居民为对象进行了一次职业声望的问卷调查。本文即根据此项调查资料展开分析及形成结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济洲  
教育成层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和传统研究领域。传统教育成层理论始终无法摆脱结构主义约束,忽视行动者身心的自我建构导致教育再生产机制的持续维系。当代西方教育成层理论从身心视域研究教育不平等的微观机制,既不同于教育再生产理论的宏观视角,也区别于抵制教育社会学的微观聚焦。教育成层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基于情景定义基础之上自证效应和期望状态论以及学校教育遭遇的刻板印象,身体机制则体现为教育对象不良的健康状况和受贬低的行为习惯。西方教育成层理论的身心转向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追求有质量的公平,具有借鉴意义。针对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必须通过期望干预策略,弥补社会低收入家庭的文化资本和认知图式缺陷,提升其子女的教育成就动机,从微观层面确保社会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教学过程参与机会公平,使其拥有积极的心理期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洁莹  马庆发  
社会分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社会阶层表现的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状态。社会分层理论昭示:现代社会个人阶层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个人职业的获得。在我国当今阶层状态下,现代职业变迁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可能,但接受职业教育的阶层所拥有资源的现状却使职业教育发展往往不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山娜  姜向群  王硕  
文章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人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老年人整体、老年高知阶层、老年工人阶层和老年个体阶层对养老院印象的因素。研究总体上反映出老年人对养老院又期待又担忧的心情。从需求来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担心自己的认知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依靠非正式支持的老年人、女儿少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较为了解的老年人、感觉因为增龄受到社会排斥的老年人、自我评价健康的老年人、希望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对养老院存在好印象。从社会阶层来看,老年高知阶层存在着强烈的受尊重需要,老年工人阶层存在着需求均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泽强  徐晨阳  陶星松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与职业及社会分层问题要形成系统认知。研究发现,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改善就业品质并提升其社会阶层。因此,把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来建设意义重大,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行动;职业教育毕业生以技术和市场渠道获得职业为主流,通过国家考试获取体制内职业则非主流,并且,学生所获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地位并不高。因此,急需强化社会支持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基于社会视角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政策;改善就业待遇和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更好的支持创业的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卓  
当今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超社会资本的作用远远大于文化资本。在超社会资本面前,教育处于"失灵"状态。只有在超社会资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文化资本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这时候教育才从"失灵"转变为"显灵",教育对社会分层的积极影响才能得以体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洪健  周楠  
职业教育是教育分流的重要路径,在社会分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该角色在当代中国具有明显的矛盾色彩。从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职业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使受教育者摆脱非技术性就业困境,促进阶层流动的作用,却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管理制度、传统文化等外因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育身份文化等内因的限制而阻碍着阶层流动,总结上述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理论模型,对国内职业教育的研究及改革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