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1)
- 2023(11243)
- 2022(9398)
- 2021(8864)
- 2020(7313)
- 2019(16615)
- 2018(16102)
- 2017(28615)
- 2016(15139)
- 2015(17025)
- 2014(16647)
- 2013(16192)
- 2012(15502)
- 2011(14399)
- 2010(14656)
- 2009(13980)
- 2008(13698)
- 2007(12050)
- 2006(10809)
- 2005(9994)
- 学科
- 济(86011)
- 经济(85947)
- 管理(49015)
- 业(44329)
- 企(40190)
- 企业(40190)
- 方法(33029)
- 数学(28110)
- 数学方法(27679)
- 中国(20544)
- 地方(19133)
- 学(18579)
- 技术(16725)
- 业经(16551)
- 理论(14590)
- 财(14465)
- 农(13788)
- 地方经济(13358)
- 融(12248)
- 金融(12248)
- 技术管理(12057)
- 制(11952)
- 和(11531)
- 银(11244)
- 银行(11231)
- 行(10931)
- 贸(10531)
- 贸易(10520)
- 教育(10471)
- 策(10287)
- 机构
- 大学(228954)
- 学院(224601)
- 济(102423)
- 经济(100572)
- 管理(87392)
- 研究(78857)
- 理学(75325)
- 理学院(74482)
- 管理学(73018)
- 管理学院(72570)
- 中国(59165)
- 京(47127)
- 财(45290)
- 科学(44680)
- 所(38559)
- 财经(35831)
- 中心(34944)
- 研究所(34674)
- 江(33331)
- 经济学(32722)
- 经(32620)
- 范(31407)
- 师范(31174)
- 北京(30106)
- 经济学院(28933)
- 院(27995)
- 农(27844)
- 业大(27134)
- 财经大学(26664)
- 州(26598)
- 基金
- 项目(144548)
- 科学(116928)
- 研究(107399)
- 基金(106964)
- 家(91981)
- 国家(91220)
- 科学基金(79751)
- 社会(72156)
- 社会科(68420)
- 社会科学(68403)
- 省(56082)
- 基金项目(55043)
- 教育(50857)
- 自然(49781)
- 自然科(48761)
- 自然科学(48755)
- 自然科学基金(47905)
- 划(46957)
- 资助(43434)
- 编号(41415)
- 创(35308)
- 成果(34381)
- 重点(33041)
- 部(32431)
- 创新(32003)
- 发(31373)
- 国家社会(30178)
- 课题(29742)
- 教育部(28948)
- 大学(28176)
- 期刊
- 济(119404)
- 经济(119404)
- 研究(75286)
- 中国(48735)
- 管理(38865)
- 财(34923)
- 学报(31170)
- 科学(30747)
- 教育(30526)
- 大学(24450)
- 农(24209)
- 学学(22556)
- 技术(21631)
- 经济研究(20700)
- 融(20625)
- 金融(20625)
- 财经(19512)
- 经(17120)
- 农业(16426)
- 业经(16010)
- 问题(14326)
- 技术经济(14299)
- 统计(13530)
- 策(13084)
- 科技(12058)
- 贸(12008)
- 图书(11153)
- 国际(10869)
- 世界(10844)
- 决策(10787)
共检索到354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本文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与经济全球化、最佳货币区域论与“欧元教父”、供应学派鼻祖与美国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评析了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芒德尔开放型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并指出他的理论创新就在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所作的理论分析 ,已由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现实充分证明 ;他的最佳货币区域论为欧元的最终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的供应学派理论则促进了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增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其友 李宝良
本文简要介绍了 2 0 0 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的生平 ,对他们在经济政策设计的“时间一致性”问题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源及传导问题等方面的宏观经济理论贡献进行了评述 ,并对他们的经济理论的借鉴与启示意义提出了粗略的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德勇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是宏观经济学,其突出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理论,一是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独到性研究。 卢卡斯首先将约翰·弗雷泽·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宣传和发展了理性预期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成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卢卡斯认为,经济人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能在极短时期影响实际产量和就业,经济人能够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包括政府政策本身形成其预期,并据此提前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当政府实行旨在减少失业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人们会正确地认识到价格的上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仁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光辉 吴建航 杨咸月
萨金特和西姆斯因重塑和发展了现代实证宏观经济学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70年代开始,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大型模型的传统实证方法不再稳定,在评价以预期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动态模型时无法识别和分析外在冲击。而萨金特和西姆斯分别提出的现代结构宏观计量经济学和向量自回归(VAR),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构成宏观经济实证研究的核心内容,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机构方法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晶 丁志国 徐德财
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凭借其在"宏观经济的因果实证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提出了利用历史数据分析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变化如何影响经济的方法,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变量的系统性影响问题;而西姆斯则是区分了经济变量的变动属性,具体刻画了它们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冲击的识别问题。萨金特和西姆斯共同解释了当前经济状况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预测经济变动和政策实施影响路径的科学方法,分析了经济系统的因果关系,回答了实证宏观经济学领域"什么引致了什么"的基本命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路 刘霞辉
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萨金特和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动态计量经济学和货币政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偏重于总结获奖者在方法论、计量思想方面的研究,并延伸到应用评述,同时,总结获奖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以及经济决策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耀。获奖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戴蒙德(Peter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a.LowallHarriss 刘晋 张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韬 易宪容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的纳什(J.Nash)教授和豪尔绍尼(J.C.Harsanyi),德国的泽尔滕(R.selten)教授,表彰他们把博弈论(Game Theory)运用到经济分析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乃实至名归。近年来在西方,博弈论已成为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时慧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对区际贸易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区域经济学思想的启发,中国的相关研究应更加关注空间因素,注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现象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研究向规范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关注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卫东
1992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20万美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第24次颁发这一经济学最高奖。贝克尔是获得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的第32位经济学家(在这24次颁奖中,有一次三人获奖、6次双人获奖、17次单人获奖),成为继罗纳德·科斯之后的第20位美国经济学家而获此殊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