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1)
- 2023(2182)
- 2022(1853)
- 2021(2013)
- 2020(1665)
- 2019(3547)
- 2018(3637)
- 2017(6482)
- 2016(3843)
- 2015(4452)
- 2014(4525)
- 2013(4252)
- 2012(4252)
- 2011(3870)
- 2010(4045)
- 2009(4006)
- 2008(4244)
- 2007(4103)
- 2006(3711)
- 2005(3502)
- 学科
- 济(13702)
- 经济(13680)
- 管理(9547)
- 学(8673)
- 业(7869)
- 企(7193)
- 企业(7193)
- 理论(5285)
- 方法(4858)
- 教育(4023)
- 中国(4012)
- 数学(3367)
- 财(3319)
- 数学方法(3222)
- 经济学(3118)
- 制(3047)
- 教学(3026)
- 农(2940)
- 和(2653)
- 业经(2521)
- 银(2265)
- 银行(2252)
- 贸(2237)
- 贸易(2233)
- 体(2180)
- 易(2151)
- 行(2144)
- 策(2143)
- 融(2123)
- 金融(2123)
- 机构
- 大学(60326)
- 学院(57384)
- 研究(20834)
- 济(18092)
- 经济(17520)
- 管理(16999)
- 中国(15528)
- 科学(14550)
- 理学(13664)
- 京(13582)
- 理学院(13441)
- 管理学(12959)
- 管理学院(12855)
- 所(11692)
- 农(10903)
- 研究所(10463)
- 范(9925)
- 江(9811)
- 师范(9800)
- 财(9498)
- 中心(9398)
- 农业(8720)
- 北京(8680)
- 业大(8607)
- 州(7870)
- 师范大学(7869)
- 财经(7278)
- 技术(7273)
- 教育(6978)
- 院(6956)
共检索到96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才庶
当代艺术哲学中关于媒介的本质与作用问题产生了不同争论。“媒介特殊性”源于莱辛诗画界限之说,强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媒介。当代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对“媒介特殊性”进行了持续批判,提出要“忘掉媒介”。他强调不同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却只是把媒介看作物理材料。“媒介特殊性”理论在当代艺术哲学中复苏,“媒介之巢”与“媒介轮廓”之说相继被提出,它们不再把媒介看作材料,而是把媒介视作技术、资源和符号的统一。从总体上讲,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这一媒介之辩还是把媒介视作艺术表达的工具。只有超越媒介工具论,才能超越媒介之辩。媒介包括物质基础与语言符号两个层面,审美感知经由媒介之途抵达多元的艺术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俊
空间经过现象学的阐释,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元的认识论模式而转向与主体和身体紧紧铆合在一起的意义空间,客观的空间被还原到主体意识和身体维度,进而成为包含人的存在、物、世界在内的因缘整体的一个部分,成为意义发生的渊薮。空间的主体化和意义化解读使得空间成为批判哲学的话题,围绕着主体生存的空间距离辩证法、公共空间、城市空间与资本逻辑、空间与权力、被空间形塑的个人经验和社会形式等论题,当代空间哲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开,并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具象的呈现,立体派抽象画、空间主义、蒙太奇电影艺术、折叠建筑都是艺术实践对于二十世纪空间哲学的回应。
关键词:
空间 现象学 当代艺术 身体 空间主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周兴
狭义的当代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落幕,但它的意义和影响未曾消隐,反而拓展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隐而未显的是,当代艺术是以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重大革新为观念前提的,广义现象学(包括实存哲学、阐释学、解构理论等)构成当代艺术的哲学基础。当代艺术何以是现象学的?因为广义现象学对观念(本质)的直观性的理解,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直接性、关联性和行动性要求,正是博伊斯所谓“扩展的艺术概念”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就为作为“观念艺术”的当代艺术作了一次辩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当代艺术完成了尼采所开启的艺术-哲学关系的重构。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观念艺术 现象学 实存哲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洁群 邹潇
自画像和自拍像都是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都有记录真实的原初目的,都强调个人身份、自我意识的呈现。自画像自文艺复兴后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在历史舞台,艺术家从隐身于画布之后到逐渐进入画面中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艺术权力的表征;随着手机媒介的出现、大众的热情参与,自拍像成为一种大众表征自我、传达自我的传媒艺术。从镜子到芯片镜头的工具媒介变迁、从边框形式的固定到游移,自拍像解构了自画像时代艺术家建立的艺术威权,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份的"误认"和个人的"缺席"。考察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审美嬗变,可以了解艺术媒介对人像艺术、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体验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自画像 自拍像 媒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人类世的显著特征是在“人类能动性”视野下,后工业时代技术发展对地球产生的不可逆转之影响,以及“身体”与“社会”在“归化”和“社会关系重塑”的双重变化之间再次交替。在此影响下,身体的边界不断扩展,身体正在转变为一个与技术、文化和社会交织的物质网络,这一特征引发了身体在当代艺术中的转向,即身体—环境、身体—技术,以及物质—话语三个主要向度,这三个向度同时触及了身体的重新定义对当代艺术创造性发展的拓展之维,以及身体政治的有效性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引导之维,它们共同为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面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洛齐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意大利亚太艺术委员会委员香港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总编2001年获第三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美迪奇"国际当代艺术奖2004年获首届美术文献中国百位艺术家十年经典提名展"提名奖"获日本富士山国际水墨艺术展国际当代"优秀作品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霍玉
日趋多元化的文化审美风尚激发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潜力与活力,而符号学作为极具现代化的包容性理论体系赋予了艺术学学者更加全方位的视角,帮助其脱离传统的具象化、实体化研究思维,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多元诠释与精准定位。由加拿大籍华人段炼编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号学研究》一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晶 胡深
对艺术媒介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维度,而应该从三种维度同时进行。本质论维度的研究认为,艺术媒介是对特定的物质材料进行一定的赋形后所形成的符号体系,这构成了我们对艺术媒介的基本认识;创作论维度的研究揭示了艺术媒介在贯通内在构思与外在表现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指出媒介不仅会影响艺术家的审美感知,而且会影响其艺术创作的方式;鉴赏论维度的研究肯定了艺术媒介自身的价值,认为媒介和形式自身的品质就足以引起观者的审美愉悦。围绕艺术媒介所展开的三重维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艺术媒介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而且对艺术媒介理论的建构颇具奠基意义。
关键词:
艺术媒介 本质论 创作论 鉴赏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怡翔1962年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联委员、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青年美协副主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实现了教学范式、学习范式的改变。在客观上却产生了“苏格拉底之疑”的时代反思,衍生出媒介教育哲学深刻审视新教育媒介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催生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争鸣,并暴露出在线课程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与鸿沟。基于此,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时代语境中,探索职业院校开展在线课程所要面临着多重选择性的困惑,包括“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知识”、“教学约束”与“个体约束”、“教学滤镜”与“群体质量”以及“教学动态化”与“教学静态化”。为此,提出了超越历史性“苏格拉底之疑”的方法论基础,包括构建“线上+线下”互补式教学模式,拓宽职业教育课程在线虚拟认知的具身场域;搭建在线课程“教学秩序”,逐步实现从“个体约束”向“自我约束”迁移;创新在线课程“类型化教学方法”,积极组建“学校—网络—家庭”教育协同体;生成常态化的“诊断+改进”运行机制,在教学动态化中把握教学静态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应慧 余斌 邹金成
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年轻而有朝气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类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轶
随着现当代艺术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国艺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之需,开始进行艺术课程改革,以人自身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逐步深入人心。在美术教育领域也要拓宽其教学内容,积极引入当代艺术,建构中国当代学校美术教育体系,把当代艺术融入学校美术教育之中;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
关键词:
学校美术教育 当代艺术 美术课程资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计武
黑格尔主义把历史视为经验事实和先验理念的结合,是神圣的精神在时空中的逻辑展开。受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赛德尔迈尔把艺术媒介的分立视为现代人的精神症候——中心的丧失,它意味着上帝之死、艺术的非人化和整合艺术品的解体。与之不同,格林伯格则把艺术媒介的分立视为现代艺术追求艺术纯粹性的进程。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跨媒介艺术史旨在以艺术跨媒介性的目光重写艺术与艺术观念的历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剑雄 余慧
当代艺术陶瓷作为艺术品的一个种类,由于其特殊商品的属性,制定价格比较复杂。试图从当代艺术陶瓷的一些主要定价方法入手,分析定价主体、定价目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而阐述运用这些方法应注意的问题,为合理构建当代艺术陶瓷定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当代 艺术陶瓷 定价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黎斌
从社会职能角度切入,广播、影视、新闻等都属于艺术传播形式,虽然它们在传媒产业框架中处于不同层次、具备差异性功能,但在发展、演变、创新等过程中又具有共通点,均表现出对传媒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及依赖性。媒介融合是传媒技术的一次升华,它以互联网技术为聚合力,实现多元媒体形态的"一体化"重构,加速了内容生产方面的资源、工艺、产品等深度整合。在媒介融合技术力量倒逼之下,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势在必行,这是化解传媒人才固守单一领域、仅有单一技能的有效手段。《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一书由刘迅、李城著写,本书以影视艺术教育理论为出发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