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8)
2023(6721)
2022(5418)
2021(5525)
2020(4454)
2019(10627)
2018(10878)
2017(19060)
2016(11380)
2015(13237)
2014(13563)
2013(12309)
2012(11062)
2011(10299)
2010(10943)
2009(9583)
2008(9555)
2007(8725)
2006(7681)
2005(7052)
作者
(29931)
(24660)
(24631)
(23606)
(15775)
(11756)
(11251)
(9687)
(9659)
(8984)
(8512)
(8236)
(7894)
(7800)
(7719)
(7553)
(7515)
(7433)
(7163)
(7060)
(6432)
(6144)
(6027)
(5708)
(5684)
(5612)
(5519)
(5408)
(5021)
(4905)
学科
(37153)
经济(37118)
管理(25638)
教育(22463)
(22029)
方法(20414)
(19527)
企业(19527)
数学(17508)
数学方法(16954)
中国(15803)
理论(14277)
(11031)
教学(9950)
(8759)
(7944)
业经(7828)
(7736)
技术(6460)
研究(6423)
(6228)
(6198)
(5349)
学法(5323)
教学法(5323)
农业(5309)
(5260)
贸易(5256)
发展(5247)
(5218)
机构
大学(157433)
学院(152339)
管理(53555)
研究(51915)
(50881)
经济(49204)
理学(46408)
理学院(45767)
管理学(44352)
管理学院(44063)
(35483)
教育(32390)
中国(32001)
(31194)
师范(31028)
科学(30549)
师范大学(25336)
(25014)
(24204)
(24078)
北京(23403)
研究所(22794)
中心(22312)
技术(21760)
职业(19676)
业大(19494)
(19362)
财经(19107)
(18913)
(18496)
基金
项目(97182)
研究(78652)
科学(77881)
基金(65969)
(55976)
国家(55354)
科学基金(47593)
教育(46880)
社会(45887)
社会科(43103)
社会科学(43090)
(40323)
编号(35903)
(35720)
基金项目(32936)
成果(32008)
自然(29649)
自然科(29005)
自然科学(28997)
课题(28587)
自然科学基金(28446)
资助(28191)
(23927)
重点(23597)
(22891)
项目编号(21717)
规划(21648)
(20920)
教育部(20674)
(20325)
期刊
教育(58210)
(56028)
经济(56028)
研究(54338)
中国(42455)
学报(19997)
管理(19859)
技术(19717)
科学(18847)
(18761)
大学(16959)
(16023)
职业(15174)
学学(14112)
农业(11142)
技术教育(9832)
职业技术(9832)
职业技术教育(9832)
财经(9517)
(9086)
金融(9086)
统计(8658)
经济研究(8582)
业经(8282)
(8251)
(8243)
论坛(8243)
(7913)
(7844)
图书(7811)
共检索到232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景贵  黄亮  
应用模式方法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探究多元共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积极型、主体性、发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职业类、文化层、网络化和整合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主导类型。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实施职校心本和谐管理,走向积极职教实践范式,着力构建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好地促进和引领90后、00后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志贤  张纪霞  钱铮  
文章对心理资本的概念、心理资本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当代职校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在心理资本视角下,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以及其组织机制等方面构建了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仕林  
针对当代职校生社会压力日益增大、心理压力明显增加的特点,提出了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整合模式的研究观点。从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同关系、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科学整合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从而不断增强其实效性,促进当代职校生健康和谐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贵在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在精益求精,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成在与时俱进。职业学校要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着力创新职能,科学提升效能。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转换专业角色,注重教育过程;转化精神状态,创新引导艺术;转移工作平台,提升管理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晓芳  郭德华  夏玲  范文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创建适合于现代高等学校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理论的构建和实践应用的阐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昱  
在对中职生心理健康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位一体"心理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骨干,结合社会相关部门,广泛、多渠道、全方位地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改革试点,在丰富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增进社会爱心和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赐英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处理好西方咨询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课程化与生活化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在目标确立、教育原则、咨询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瑞  杨红  张桂芝  
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实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目标建构、模式运作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雪玲  常志娟  
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管理力度不够、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置不到位、教育方法和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文章认为,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认识,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加强网络教育和咨询力度,推动建设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切实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淑娟  于书忠  张志华  
文章运用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经过实践检验和调整改进后,形成了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三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基于生态化的视角,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出发,对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模式进行思考,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规范、和谐、健康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雄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生个体,以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想为主,增强高职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心理学要求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将对以后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献平  
我国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存在消极心理学取向,即过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过多依赖专业心理教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效果不理想。在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为职校生心理发展主动建构正向支持系统,即主导性的校内支持系统和辅助性的校外支持系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生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山  李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评价高校德育水平的重要方面和指标。自教育部正式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来,全国各高校在心理健康主渠道教育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前,如何立足主渠道教育的现状,以中国文化为引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主渠道教育实践路径是我们应当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科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渠道教育的形势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