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6)
2023(8804)
2022(7951)
2021(7673)
2020(6363)
2019(15032)
2018(15071)
2017(29243)
2016(16123)
2015(18335)
2014(18457)
2013(18153)
2012(16464)
2011(14766)
2010(14627)
2009(13099)
2008(12459)
2007(10486)
2006(8964)
2005(7628)
作者
(45356)
(37222)
(37030)
(35261)
(23756)
(17864)
(16955)
(14867)
(14220)
(13299)
(12905)
(12284)
(11662)
(11610)
(11479)
(11385)
(11198)
(11103)
(10603)
(10492)
(9277)
(9055)
(8909)
(8429)
(8347)
(8281)
(8246)
(8158)
(7456)
(7438)
学科
(58919)
经济(58849)
管理(43954)
(41289)
(35008)
企业(35008)
方法(29629)
数学(25649)
数学方法(25319)
(15039)
中国(14262)
(13934)
(13643)
业经(13049)
地方(12027)
理论(11684)
(10447)
贸易(10443)
(10417)
(10126)
农业(10102)
教育(9859)
技术(9807)
环境(9592)
(9246)
财务(9189)
财务管理(9174)
(9129)
企业财务(8689)
(8462)
机构
大学(224549)
学院(221882)
管理(91428)
(81893)
理学(80169)
经济(79956)
理学院(79284)
管理学(77929)
管理学院(77532)
研究(71554)
中国(49877)
(48100)
科学(45845)
(35832)
(35528)
业大(33497)
研究所(32758)
(32600)
(32214)
师范(31973)
中心(31741)
北京(30577)
(30173)
财经(29672)
(27049)
师范大学(26241)
(25943)
农业(25631)
(25413)
技术(24415)
基金
项目(157818)
科学(123163)
研究(117847)
基金(112705)
(97266)
国家(96426)
科学基金(82853)
社会(71029)
社会科(67161)
社会科学(67141)
(61784)
基金项目(60962)
教育(55241)
自然(54610)
自然科(53295)
自然科学(53284)
(52362)
自然科学基金(52305)
编号(49861)
资助(46295)
成果(40613)
重点(34767)
(34679)
课题(33957)
(32911)
(32735)
项目编号(30973)
创新(30346)
科研(30074)
大学(30030)
期刊
(85661)
经济(85661)
研究(65259)
中国(37881)
学报(34206)
教育(32566)
管理(31921)
科学(31664)
(29269)
大学(25902)
(25109)
学学(23833)
农业(21384)
技术(20136)
(15155)
金融(15155)
图书(14174)
业经(14104)
财经(13278)
经济研究(13059)
理论(11917)
科技(11388)
实践(11268)
(11268)
(11107)
问题(11069)
(10730)
情报(10582)
技术经济(10138)
现代(9929)
共检索到308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登斌  
课程话语指的是,在课程研究领域,通过对特定主题展开言谈,推论性地形成课程意义的语言。本文展现当代美国多元课程话语的关键主题,揭示其蕴含的课程思想,正负两面评价了当代美国课程话语,意在把握美国课程研究领域的语脉及发展走向,拓宽我国课程研究的视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文本和话语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 ,当代美国教育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是与教育文本和话语的多样性有关。作者把教育文本分为学科中心文本和边缘文本 ,把话语理解为外话语和自话语系统 ,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代美国教育的政治性文本、阐释性文本、批判性文本、企业文本和边缘文本等 ,并提出了四种占主流的当代美国教育理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岩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在扬弃了中外政治哲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性超越、革命性本质与政治性导向深刻鲜明的本质特征,蕴含了从政治人性预设到科学人学观研究基点、政治理性与政治道德分立互补、政治价值诸范畴主体架构和政治正义崇高遵循的基本研究图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哲学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等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倩  李子建  宋萑  
本文以西方教师教育的研究话语为线索,梳理西方教师教育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脉络,从当代西方教师教育研究话语的迁移和转向中分析基于西方实证研究的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教育研究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思汉  刘畅  
作为思维与交往的媒介,课堂话语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目前,学习在课堂话语互动中发生,已经成为共识。那课堂话语究竟如何影响学习?作为课堂话语研究的主要力量,美国社会科学界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化的检索、筛选及编码,选取了44篇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文献,并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将其分为四个维度:话语形式、话语功能、课堂规范、身份认同。基于编码、分类与解读,本文探讨了这些文献对“课堂话语”的不同概念化理解,梳理了这些研究对“课堂话语如何影响学习”这一问题在不同维度上的研究结果。依据这些结果,本文指出,为了促进学习,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关注课堂话语的四个彼此联系的方面:其一,形塑学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文智  
课程史研究在美国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后,不断从史学和课程理论中汲取养分,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课程探究方式,并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还原到解构、从中心到边缘"的研究重心转移。结合课程理论和史学研究的整体学术境脉,可从三个维度考察美国课程史研究的演变趋势:从思想史转向社会史再转向新文化史;从重构史学到建构史学再到解构史学;关注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再转而对作为历史的建构物的"主体"本身进行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毕四通  
公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追求,也是古今政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随着党的十八大将公正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对公正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走上了新的台阶。同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新命题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争论经历了从“数量”到“逻辑”两个阶段。尽管在学术领域实践话语占据了主导,在实践领域却是学科话语占据着主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从学科话语到实践话语的转换,实际上意味着思考课程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机械课程设计思路,转向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来建构理论知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春梅  
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反映了知识、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其核心是在课程和工作世界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注重操作性能力的培养。如果说过去是学术能力概念支配英国大学教育,那么现在,一种面向工作世界的能力正在代替这种学术能力思想。这次课程改革是在政府干预下进行的,许多大学结合英国政府启动的“高等教育企业精神试验”、英国皇家文科协会发起的“为了能力的高等教育”等项重大改革,开展了积极的课程改革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斯斯  邓猛  
智障教育的课程经历了补偿模式、发展模式、功能模式和环境生态模式的变革。在融合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当代美国智障教育课程努力在基于标准的课程和功能性课程间寻找平衡,以满足智障儿童学术性和功能性的发展目标。但儿童发展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模式是完美的,智障儿童的课程内容应该建立在如何对儿童发展有利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后的发展。运用通用设计的原则,将标准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相结合,加上相关人员多方合作,利于推进智障课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