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3)
2023(2289)
2022(1879)
2021(1787)
2020(1523)
2019(3610)
2018(3553)
2017(6721)
2016(3671)
2015(3935)
2014(3566)
2013(3301)
2012(3065)
2011(2664)
2010(2548)
2009(2280)
2008(2036)
2007(1651)
2006(1345)
2005(1175)
作者
(8566)
(7106)
(6978)
(6863)
(4515)
(3277)
(3212)
(2782)
(2695)
(2535)
(2400)
(2310)
(2225)
(2127)
(2121)
(2093)
(2083)
(2056)
(2041)
(1940)
(1736)
(1668)
(1638)
(1625)
(1549)
(1530)
(1494)
(1476)
(1423)
(1386)
学科
(12483)
经济(12471)
管理(8157)
(7750)
方法(6143)
(5957)
企业(5957)
数学(5449)
数学方法(5402)
业经(3506)
(3267)
中国(3260)
(3162)
(2635)
贸易(2635)
(2584)
产业(2511)
信息(2437)
农业(2419)
(2207)
金融(2207)
技术(2149)
总论(2045)
信息产业(1998)
(1937)
银行(1937)
(1880)
地方(1879)
(1837)
(1755)
机构
大学(46889)
学院(43840)
(19281)
经济(18969)
管理(17764)
理学(15595)
研究(15498)
理学院(15445)
管理学(15239)
管理学院(15145)
中国(11612)
(9994)
(8564)
科学(8263)
中心(7581)
(7359)
财经(7187)
(6797)
师范(6760)
(6721)
研究所(6691)
经济学(6580)
北京(6338)
经济学院(6032)
(5889)
(5876)
师范大学(5775)
业大(5645)
(5510)
财经大学(5444)
基金
项目(32321)
科学(26165)
研究(25196)
基金(24603)
(21237)
国家(21061)
科学基金(18171)
社会(16889)
社会科(16128)
社会科学(16125)
基金项目(12864)
教育(11387)
(11081)
自然(10699)
编号(10485)
自然科(10481)
自然科学(10478)
自然科学基金(10265)
(10046)
资助(9315)
成果(9149)
国家社会(7717)
(7684)
重点(7223)
(7121)
项目编号(7095)
教育部(6930)
(6853)
人文(6724)
创新(6605)
期刊
(17674)
经济(17674)
研究(13876)
中国(7463)
(6476)
教育(6242)
学报(6099)
管理(5878)
科学(5358)
大学(5194)
(5155)
学学(4413)
图书(4318)
(3983)
金融(3983)
农业(3742)
财经(3398)
世界(3230)
经济研究(3102)
书馆(3096)
图书馆(3096)
(2973)
技术(2868)
国际(2697)
(2660)
情报(2650)
问题(2504)
业经(2492)
理论(2428)
(2310)
共检索到63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富景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政治腐败自二战后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西欧诸国一直被视为一种无关紧要的边缘性现象。然而从80年代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战后时期相比,80年代后政治丑闻(包括腐败丑闻和其他类型丑闻)曝光的频率大为增加,请看下表:表1.在某些西欧国家政治丑闻发生的频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三、腐败在西欧的影响尽管有些学者在60年代和70年代曾主张腐败可能会有某些积极的功用,对西欧国家特别是意大利腐败后果所作的案例研究却表明,广泛存在的腐败产生了许多“邪恶的影响”而非积极的影响①。1.它削弱了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和理想在西欧日益增长的腐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富景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的社会背景,对腐败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理论机理进行阐释,通过搜集整理58个代表性国家(地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 ,对腐败、腐败距离与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腐败和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因国家类型存在差异,发达国家较高的政府清廉度可以降低腐败交易成本,对我国资本具有较大引力,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缺陷可以为投资者开拓当地市场提供机会;腐败距离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为当前的反腐倡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星  陈兆仓  
文章旨在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文献进行计量性评估,以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估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腐败与反腐败领域的研究质量有所改进,但期刊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对策式的、宏观论述的、非经验主义的,缺乏方法论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文献的规范性程度亟待提升,不同学科间的多元知识视角亟待整合。中国国内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需要在持续的反思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梅新育  
美国《外国腐败行为法》评析(下)梅新育三、美国《外国腐败行为法》与反跨国贿赂政策的争议及实践各国不同的法律制度必然会影响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为方式,并可能进而接间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外国腐败行为法》对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如何这一问题,几乎自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过勇  胡鞍钢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最后 ,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 ,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龙翔  徐晓冬  
从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多视角考察和研究美国反腐敗的历史和现实,探索中国反腐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新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光  
19世纪末的美国,腐败横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重大灾难屡屡发生。愈发尖锐的社会矛盾最终促成一场变革,预算成为了重要突破口。预算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汇总问题,而是关系到民主制度行使的大问题。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预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一个"看不见"的政府变为"看得见"。只有"看得见",人民才能进行监督。在这个意义上,预算可以说是一种对政府及官员"非暴力的制度控制方法"。王绍光先生所著的《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一书介绍,一个旨在推动纽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建华  
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揭示腐败链状现象,初步构建“腐前-腐中-腐后”反腐败制度链系统。认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必然要求与之相关的制度协同跟进,制度链中某一环节缺失会严重制约反腐效率,甚至诱发新的腐败行为。因此,现阶段我国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建设,提高反腐败成效的关键在于制度链的协同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辉  
基于公安审计特点和实践发展提出了公安审计对警察腐败治理的常态性预警模型以及紧急响应模型。研究表明:基于公安审计建构的警察腐败常态治理机制和紧急预警机制对有效预防和应对警察腐败具有积极意义;全面预警、风险预警和制度预警是公安审计影响警察腐败的常态性治理方式;公安审计信息化、公开化以及协同化是启动警察腐败治理紧急响应模式的可操作性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书芹  鲁布碧  孟柏林  杨腾飞  
高校财务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以权谋私、覆盖面广、隐藏性是其典型特征。因此,研究高校财务腐败问题,不能单纯地从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单一学科视角对高校财务腐败进行一般性研究,而是应把生态学纳入高校财务腐败研究视域,根据生态学综合、整体、系统、结构功能等分析方法,通过借用生态学语言体系全面破解高校财务腐败形成的生态机理。一、高校财务腐败形成的生态机理(一)社会宏观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桂芹  
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和权力制约监督理论,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享有公共权力,掌握公共资源,他们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并找到借口时,会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产生腐败。而经济责任审计从审计目标确立,到审计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均体现腐败治理功效。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调增经济责任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提升其专业胜任能力;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范围和内容;充分、有效利用审计结果可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腐败治理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