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3)
2023(7148)
2022(6255)
2021(6124)
2020(5507)
2019(12947)
2018(13154)
2017(24370)
2016(14022)
2015(16210)
2014(16851)
2013(15901)
2012(15041)
2011(13720)
2010(14095)
2009(13208)
2008(13593)
2007(12340)
2006(10825)
2005(9976)
作者
(39577)
(33252)
(33120)
(32257)
(21148)
(15985)
(15435)
(13071)
(12636)
(12202)
(11290)
(11223)
(10711)
(10637)
(10497)
(10457)
(10427)
(9697)
(9651)
(9624)
(8440)
(8375)
(8062)
(7675)
(7629)
(7568)
(7541)
(7451)
(6797)
(6773)
学科
(54513)
经济(54450)
管理(34403)
(32824)
(25800)
企业(25800)
方法(24817)
数学(22103)
数学方法(21853)
中国(16890)
(16484)
(14552)
(13560)
教育(12091)
(11903)
农业(10721)
地方(10697)
业经(10608)
理论(10156)
(9923)
银行(9903)
(9611)
金融(9608)
(9501)
(9497)
(9310)
贸易(9308)
(9011)
技术(8483)
(8443)
机构
大学(200016)
学院(193870)
(78328)
经济(76436)
研究(70341)
管理(69098)
理学(58568)
理学院(57786)
管理学(56586)
管理学院(56192)
中国(52156)
(43629)
科学(42695)
(37860)
(36330)
(35450)
研究所(32755)
中心(32662)
(31802)
(30236)
师范(29996)
业大(29214)
财经(28993)
北京(28456)
农业(27672)
(26250)
(24730)
(24713)
经济学(24543)
师范大学(24217)
基金
项目(121794)
科学(94521)
研究(93824)
基金(84138)
(72253)
国家(71519)
科学基金(59704)
社会(56452)
社会科(53084)
社会科学(53063)
(48936)
教育(46513)
基金项目(44165)
(41765)
编号(40266)
自然(36710)
自然科(35783)
成果(35767)
自然科学(35766)
自然科学基金(35113)
资助(34876)
课题(29224)
(28173)
重点(27889)
(26383)
(25701)
大学(25651)
(24551)
教育部(24161)
项目编号(23843)
期刊
(89738)
经济(89738)
研究(65815)
中国(47808)
教育(38953)
(31958)
学报(31252)
(30569)
科学(27414)
大学(24618)
管理(23996)
学学(21417)
农业(20820)
(19588)
金融(19588)
技术(17496)
财经(15113)
经济研究(14255)
业经(13813)
(13084)
问题(12089)
(11357)
图书(10883)
科技(10091)
(9938)
技术经济(9798)
(9742)
论坛(9742)
理论(9728)
(9467)
共检索到308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建辉  蒋爱林  
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具有明显的理性化倾向,其致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代科技革命的影响是重要的深层因素。笔者从当代科技革命造成的社会信息化促使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广阔性、创造性,社会信息化以网络交往方式促进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理性得到广泛传播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理性化趋向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形成,是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文化环境开放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有双重作用。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经过主体的个性化整合之后,积淀而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化自我。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邵龙宝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自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来,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应当如何看待、分析和评价这种变化,这是探索面向21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进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雷  
采用自编的测量工具,对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可以归结为身体保护、品德修养、环境保护、人际交往和公共利益五个基本类型。根据保护性程度的强弱进行排序为人际交往>身体保护>环境保护>公共利益>品德修养。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既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又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影响,反映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分层的社会关系结构。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还显现出"重关系"、"轻品德"的趋势,亟需加以正确引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波涛  
当代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民族观作为观念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存在;当前社会环境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会对大学生民族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学校的主渠道教育是造成教育困境的直接原因。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推进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课题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许多新亮点,但也面临不少困惑和挑战。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冲击下,如何引导、端正大学生的婚恋观,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题。本课题从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多元社会的爱情观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概述了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和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家庭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婚恋观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凯  赵海月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增强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接受认同能力;完善革命传统教育的督导检查机制,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的执行能力;创设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丰富载体形式;健全革命传统学习的考核约束机制,增强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的践行能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本研究遵循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1766名大学生实施了测评。结果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婚恋观状况良好,持有比较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婚恋观出现偏颇,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反映出值得关注的现象。高等学校应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和性观念,提升婚恋的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帮助大学生理解婚姻的真谛和夫妻的角色,增强婚恋的责任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金玲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就个体因素而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较为深刻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当前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炳昌  
异化的规训教学模式及有限的权利和权力束缚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了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养成,评教指标体系内容的话语制造和知识能力应匹配于学生的知识程度、应反映话语权自由的教育理念,在评教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要充分维护和保障学生的话语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岳修志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进行阅读问卷调查,对于大学生在阅读目的和内容、阅读载体和方式、阅读数量和计划、读书日和读书节、图书馆与阅读场所、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梳理了大学生对于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建议,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阅读推广方面,应该注意专业学习类图书的推广等六个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耀灿  毕红梅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目前,高教研究中对此问题有不同看法.本刊本期发表张耀灿、毕红梅和王殿卿同志的两篇文章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学术研讨会侧记》,以期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毅  李小梅  郑玉才  
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强化第一课堂,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阵地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灵活多样,强化针对性,尊重主体性,调动积极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力求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卞玲霞  
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不仅关系到其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更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主客观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