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9)
2023(12961)
2022(10977)
2021(10203)
2020(8102)
2019(18139)
2018(18188)
2017(33495)
2016(18246)
2015(20464)
2014(20297)
2013(19576)
2012(18342)
2011(16800)
2010(17070)
2009(15591)
2008(15365)
2007(13845)
2006(12482)
2005(11366)
作者
(51394)
(42502)
(42387)
(40001)
(27182)
(20571)
(19420)
(16324)
(16255)
(15498)
(14419)
(14387)
(13888)
(13250)
(13050)
(13030)
(12749)
(12424)
(12315)
(12155)
(10812)
(10529)
(10180)
(10051)
(9689)
(9566)
(9468)
(9306)
(8652)
(8458)
学科
(76427)
经济(76262)
管理(46665)
(43017)
(34555)
企业(34555)
地方(25261)
中国(25159)
(23656)
方法(23073)
业经(20887)
(17073)
数学(16551)
理论(16497)
数学方法(16297)
农业(16066)
(15732)
(14614)
(14072)
地方经济(13819)
(12955)
(12936)
银行(12934)
金融(12929)
环境(12778)
(12744)
(12661)
贸易(12648)
(12524)
教育(12231)
机构
学院(252979)
大学(247811)
(96288)
经济(93812)
研究(88951)
管理(88692)
理学(74266)
理学院(73231)
管理学(71824)
管理学院(71333)
中国(68467)
科学(55504)
(54448)
(46444)
(45241)
(42101)
中心(40935)
(40512)
研究所(40357)
(39870)
师范(39519)
财经(35180)
北京(34537)
(34303)
业大(34009)
(32549)
(31465)
师范大学(31379)
农业(31212)
技术(29819)
基金
项目(159129)
科学(124670)
研究(123415)
基金(110008)
(94398)
国家(93418)
科学基金(79713)
社会(77168)
社会科(71822)
社会科学(71805)
(66004)
基金项目(57867)
教育(57227)
(54368)
编号(53763)
自然(48362)
自然科(47152)
自然科学(47145)
自然科学基金(46246)
成果(44934)
资助(43068)
(40224)
课题(38584)
重点(36510)
(33511)
(33308)
(32838)
发展(32625)
(32041)
项目编号(31753)
期刊
(125324)
经济(125324)
研究(80040)
中国(61212)
教育(41136)
(39528)
(37001)
学报(36433)
科学(34931)
管理(34406)
大学(27368)
农业(26741)
学学(24972)
(24888)
金融(24888)
技术(23404)
业经(22786)
经济研究(18760)
财经(17046)
图书(15836)
问题(15697)
(14866)
(13766)
(12727)
论坛(12727)
(12674)
资源(12596)
职业(12357)
(12240)
商业(12109)
共检索到406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瑶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中的一股必不可少的力量,他们的批判理论是贯穿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最强有力的支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映射对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工业社会及国家制度的批判。在如今新的国际局势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仍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同时我们在结合国家实际进行理论对话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地反思和批判他们的观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义胜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不仅思想锋利、意蕴丰富,而且对应了我国现代性困境及社会的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可以为教师的社会批判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根据社会批判理论,教师社会批判的目标应该是"大众文化批判"、"公共理性的提升"以及"为了承认与正义"。从社会批判的主体条件来看,教师应当自觉汲取批判理论中所蕴含的对社会的强烈的关怀之情;具备"技术的、实践的、解放的"认识旨趣及相应的知识。教师的社会批判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包括重视教师发展的精神维度、体制的完善以及知识分子精英的积极引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亮  
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支流方向,如今已经呈现出一幅丰富而饱满的思想图景。新马克思阅读学派及其所延展出来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的意义上,凸显了这一图景的理论特质。“阿多诺式的底牌”成为理解两者的关键,特别在霍洛威的思想中显现为:不要从同一性的视角出发,而是更注重非同一性的一面;以批判同一性的“综合”,拒绝对现实生活作一种目的论的倡导;非同一性是创造力,同一性则是对创造力的否定。返回政治经济学批判可以看到,他们作为理论支架的“交换抽象”,及由“交换抽象”所形成的资本主义批判方式,实质上遮蔽了资本与劳动的交换、从而遮蔽了私有财产权制度,他们号召拒绝抽象劳动,但真正要拒绝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向荣  
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保持着共同的审美救赎主题。齐美尔提出"距离"思想,强调艺术自主性。法兰克福学派也强调要远离资本主义物化文化,他们对工具理性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给予了严厉批判。从齐美尔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审美救赎策略尽管存在着乌托邦因素,但他们也为现代人面对生存困境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疗效和方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异化问题”、“消费主义文化问题”、“社会危机”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上 ,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理论得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经录  
马克思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要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将发生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将从以掌握知识为标准的结果性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价值生成为标准的过程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从抽象体系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将从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双向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这一视角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超强  
<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一书,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的著作,作者是丰子义先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燕  胡平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的会展业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上海的目标是要打造世界著名会展中心城市,深入而全面地分析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上海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运用专家咨询和AHP方法形成一套会展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包括会展核心体系、会展支撑系统以及城市宏观环境。本文以德国的两个著名会展中心城市慕尼黑、法兰克福作为比较对象,重点分析上海与国际著名会展城市在会展业现状、配套设施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及其原因,最后结合上海自身特点总结两个城市对上海的启迪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苟天昱  
虽然欧债危机对法兰克福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影响,但随着希腊局势重归平稳,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其国际影响力将逐步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兰克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古老的德国金融中心逐渐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欧元区金融中心。虽然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的经济金融造成了巨大冲击,法兰克福在银行数量、股票和债券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爱民  
当代批判理论的发展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依然坚守马克思曾经阐述过的"批判的哲学",即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这种特殊的批判方法也被称为内在批判。从阿多尔诺到哈贝马斯、霍耐特以及更为年轻的批判理论家们,纷纷支持内在批判。只有以此视角来看待当代批判理论的发展,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其内部的论争。以当代批判理论代表人物霍耐特和弗斯特之争为例,一般认为两人之争的实质是黑格尔主义与康德主义之争。在论证正义原则的规范性时,他们确实分别求助了黑格尔与康德,两人的相互责难也分别是从黑格尔主义与康德主义的视角展开的。但是,如果局限于康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之争的视角来理解两人的争论,会忽视他们的很多其它理论洞见。从"受过马克思主义启蒙"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理论的根本关切与基本主张,能够获得这些洞见。这些洞见对于推进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具有诸多启发。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当代批判理论的发展也能洞悉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未充分澄清规范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祥福  卢烁乐  
文化批判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与基本观点,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此为宗旨,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化的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之上,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生产方式之本质的。进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分析,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家的人口理论都是为本国的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并且是该国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对于建立我国的人口理论体系,解决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旭  
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虽然自然观理论没有在某本著作中进行完整的叙述,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概念的多维内涵、理论地位的认识尤其重要。在当今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覃志红  
在消费社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受到质疑,马克思生产理论遭遇到严峻的挑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这一"原本"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总体生产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坚持了一种生产的自我反思的批判态度。在他看来,"生产是总体",生产的这种总体性不仅体现在生产的内容上,还体现在生产的过程、结构、环节及其社会功能上。从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视域来审视当今的消费社会,可以发现,消费作用的凸显并未脱离生产的逻辑,其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生产背景。在消费社会,符码并非取代物质生产而完全居于主导,而符号消费的实质是一种精神消费,消费社会仍旧遵循着资本生产的逻辑,它本身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摆脱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危旭芳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探索求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素养和品格。郑志国教授的新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在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探发展之规律。以宏大的视野、深刻的思考、详尽的论述,从三个方面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创新探索:一是阐明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矛盾规律、竞争与合作矛盾规律、实践与认识矛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二是深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认识,分析世界三次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国际经济基础与国际上层建筑;三是根据五个规律的共同作用,分析社会形态演进和更替的总动力及其在不同时空的差异,从21世纪全球化视域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探讨了遵循和利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