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8)
- 2023(5708)
- 2022(4805)
- 2021(4742)
- 2020(3703)
- 2019(8102)
- 2018(8031)
- 2017(13879)
- 2016(7778)
- 2015(8655)
- 2014(8932)
- 2013(8299)
- 2012(7599)
- 2011(6855)
- 2010(7273)
- 2009(6718)
- 2008(6707)
- 2007(6158)
- 2006(5564)
- 2005(5308)
- 学科
- 济(25878)
- 经济(25852)
- 管理(21636)
- 业(14994)
- 企(12538)
- 企业(12538)
- 学(11710)
- 环境(8623)
- 理论(8178)
- 农(8169)
- 中国(7949)
- 方法(6842)
- 教育(6620)
- 业经(6433)
- 财(6387)
- 教学(6149)
- 和(5823)
- 生态(5790)
- 地方(5471)
- 划(5445)
- 制(5382)
- 农业(5351)
- 银(4808)
- 银行(4793)
- 数学(4585)
- 行(4579)
- 发(4499)
- 经济学(4482)
- 融(4456)
- 金融(4455)
- 机构
- 学院(108864)
- 大学(106868)
- 研究(37207)
- 济(35593)
- 管理(34478)
- 经济(34430)
- 中国(28258)
- 理学(27891)
- 理学院(27477)
- 管理学(26762)
- 管理学院(26553)
- 科学(24069)
- 京(24043)
- 所(18871)
- 江(18728)
- 财(18577)
- 范(18349)
- 师范(18150)
- 中心(17378)
- 研究所(16835)
- 农(15822)
- 北京(15579)
- 州(15262)
- 业大(14728)
- 技术(14515)
- 师范大学(14342)
- 财经(14131)
- 院(13872)
- 经(12604)
- 职业(12085)
- 基金
- 项目(65802)
- 研究(51979)
- 科学(49581)
- 基金(43293)
- 家(37597)
- 国家(37222)
- 科学基金(30754)
- 社会(29632)
- 社会科(27698)
- 社会科学(27695)
- 省(27323)
- 教育(25207)
- 编号(23430)
- 基金项目(22416)
- 划(22364)
- 成果(20067)
- 自然(18803)
- 自然科(18172)
- 自然科学(18166)
- 自然科学基金(17791)
- 资助(17263)
- 课题(17083)
- 重点(15514)
- 年(15047)
- 发(14525)
- 项目编号(13768)
- 创(13180)
- 部(13179)
- 大学(13125)
- 性(13002)
共检索到17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云翃
1970年代以来,尽管跨学科的生态探索在景观设计领域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缺乏理解当今多元实践的系统框架,学科间的沟通往往停留在表面认同。通过跨学科的文献综述,从宏观社会背景认识生态探索的演变,并基于哲学思想构建当今多元生态探索的理解框架。研究指出:1)当代生态探索具有深刻的西方历史根源是理解多元现状的基础;2)当代生态探索至少存在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实践主义和浪漫主义四种不同的哲学基础;3)不同哲学主义的世界观存在差异,甚至相冲突,理论研究应该认识到不同哲学思想在世界观、关注点和方法论上的一致性,但实践上各有困境,各取所长会是长期现实;4)生态探索出现向东方哲学转向的机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小敏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聚落形态,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城市不是自然要素及自然力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人类对城市空间功能的需求,构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城市空间又不可能脱离自然空间独立存在,因此提出了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与自然空间保持和谐的要求,这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景观设计学》(【英】Robert.Holden/Jamie.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程亮
原有的海绵城市与景观项目结合大多停留在源头控制层面,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索海绵城市理念与景观的更进一步的耦合,使二者发挥1+1大于2的功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即:湖泊景观提升是“面子”,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应用是“里子”,寻求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滨水景观 耦合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最 刘沛林
近年来,围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规划理论框架,西方学者在跨学科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GeoDesign,实现GIS与地理规划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中国学者提出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结合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新一代地理学语言作为基本工具,系统地构筑从传统聚落中提取古代空间规划模型、理念与生态哲学等重要传统文化精髓的方法体系,是我国学者对现代规划领域的重要贡献。因而,从理论基础、支持技术和应用领域对两者进行比较,探讨相应的整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结果表明,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天生就具有发展互补性。结合案例,文章论证两者可行的整合途径,即可以在规划活动的过程、要素和方案评价方面相结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百明 谷晓坤 张正峰 周小平 柴铎
研究目的:推动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内涵、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有待全面完善提高。研究结论:国外土地整治技术主要针对土地整治中的水土流失、景观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等3类问题,强调土地整理区从物种、地块到整理区的多尺度生态化整治与景观空间优化配置的统筹设计。中国现阶段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应是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技术,其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区的集成应用是主要发展方向。具体包括4方面的关键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地表值被及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区系恢复与重构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生态化整治技术;不同类型...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化 景观设计 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双跃 胡妍妍 黄俊轩 王军伟
文章对城市水域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河岸保护与整治、水质保护与净化、乡土植物应用与修复、加强亲水设计等方法,着眼于水域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而进行城市水域景观规划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水域 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城市生态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等特点。本文从城市景观异质性出发,论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维护。由此,给出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一般原理。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丽榕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的学科,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就是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与方法,阐释当代中国道路、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呈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济哲学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支撑。张雄教授撰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是近年来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诠释了与之相关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高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阐明了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为读者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健健
在当代的西方景观设计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废弃物重新利用的趋势,这展现出一种另类的景观美学——"垃圾"美学。"垃圾"美学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废弃物的潜在价值,使它们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和设计后,产生新的价值。在追溯"垃圾"美学渊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垃圾"美学的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了废弃物利用对于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并思考了在国内景观设计中应用废弃物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
景观 “垃圾”美学 环境 废弃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文瑞
近年来,中国的土地整治工程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的耕地面积迅速增加,但是在土地生态化上却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中国城镇化高速推进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研究土地生态化及其相关景观设计成为中国土地利用乃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土地整治、土地生态化整治及景观设计的内涵,针对中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土地整治秩序混乱、缺乏法律法规、政府监督不力、缺乏规划、土地污染问题严重及缺乏景观设计等生态发展与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选取河北省曲阳县产德乡作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工程设计、农村居民工程设计及生态防护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土地整治设计的实证研究,并提出明确区域差异,进行科学分区;维持景观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