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8)
- 2023(11816)
- 2022(10277)
- 2021(10097)
- 2020(8156)
- 2019(19083)
- 2018(19121)
- 2017(35593)
- 2016(20431)
- 2015(23183)
- 2014(23573)
- 2013(22661)
- 2012(20840)
- 2011(18783)
- 2010(18978)
- 2009(16920)
- 2008(16422)
- 2007(14465)
- 2006(12839)
- 2005(11560)
- 学科
- 济(76232)
- 经济(76147)
- 管理(52877)
- 业(47819)
- 企(39781)
- 企业(39781)
- 方法(33237)
- 数学(28434)
- 数学方法(28020)
- 中国(24590)
- 教育(22832)
- 学(21312)
- 农(19810)
- 地方(18591)
- 财(17641)
- 理论(16691)
- 业经(16156)
- 农业(13219)
- 和(12660)
- 制(12611)
- 技术(12349)
- 贸(12249)
- 贸易(12244)
- 环境(11955)
- 易(11801)
- 务(10919)
- 发(10879)
- 财务(10854)
- 财务管理(10829)
- 地方经济(10514)
- 机构
- 大学(284855)
- 学院(279459)
- 管理(107346)
- 济(101220)
- 经济(98603)
- 研究(96262)
- 理学(92733)
- 理学院(91570)
- 管理学(89861)
- 管理学院(89333)
- 中国(65906)
- 京(62759)
- 科学(61061)
- 所(48716)
- 范(47947)
- 师范(47649)
- 财(46031)
- 研究所(44408)
- 中心(42504)
- 江(41970)
- 北京(40831)
- 农(40594)
- 业大(39712)
- 师范大学(39064)
- 教育(38336)
- 财经(37060)
- 院(34917)
- 州(34351)
- 经(33564)
- 技术(32889)
- 基金
- 项目(189539)
- 科学(149589)
- 研究(145548)
- 基金(133442)
- 家(114995)
- 国家(113895)
- 科学基金(97015)
- 社会(87811)
- 社会科(82739)
- 社会科学(82716)
- 省(75537)
- 教育(72746)
- 基金项目(70992)
- 划(65215)
- 编号(62452)
- 自然(62235)
- 自然科(60686)
- 自然科学(60674)
- 自然科学基金(59525)
- 资助(54430)
- 成果(53363)
- 课题(45270)
- 重点(43493)
- 部(42611)
- 发(41472)
- 创(39091)
- 项目编号(38248)
- 年(37124)
- 教育部(36866)
- 规划(36253)
共检索到415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燕楠
教育哲学作为20世纪重要的教育分支学科,其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分支学科较为缓慢,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当前,教育哲学研究应聚焦三大基本问题:教育价值问题、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和教育研究哲学问题。其中,教育价值问题作为教育哲学研究的立足点,应明确教育哲学的基本对象和任务;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作为教育哲学研究的着力点,应推进教育研究在思维层面的突破和进步;教育研究哲学问题作为教育哲学研究的生长点,应不断提升教育研究的学术品位。这三大基本问题构成当代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视域,引导教育哲学研究回归本源,推动学科发展。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学科建设 教育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走向澄明之境——技术教育的哲学视域》是一本技术向着哲学跨界,哲学与技术教育的联姻创新力作。全书亮点耀目,哲思满卷,意理丰盈,手笔老到,语言纯青,理论深湛,启迪良多。它是"对技术‘回到根底’的反思",是"提着技术教育之纲,挈着技术教育之领"的哲学凝视和高端思辨,也是提升技术教育进入理论之域和澄明之境的一种追问和叩探。
关键词:
澄明之境 技术教育 技术哲学 哲学视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教育走向哲学形态,意味着教育的基本目标乃是人的完成,教育逐步把个体引向对人生周遭“最重要的事情”的关注,让个体面对世界大全,在对人生最高知识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卓越与整全。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又具有整体性,作为整体的教育,其目标就是个体人生的完成,即实现个体人生的整全,追求个体人生的最高形式的存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教育正是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走向哲学,走向教育存在本身的最高形式。
关键词:
哲学形态 人的完成 个体人性 卓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张慧萍
伴随20世纪90年代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强劲回归,西方哲学进入后现代非主流哲学时代,借鉴西方哲学发展理念促进终身教育的长远发展成为成人教育的时代重任。本文以西方哲学古典人文主义时代、现代实科主义时代、后现代非主流时代的流变史为背景,重点探讨了新时期成人教育应该秉持的发展理念,以期为成人教育理念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成人教育理念 西方哲学 时代流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莉
笔者评述了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此书无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从方法论意义上,都给人以视角独特、耳目一新并有诸多理论创新的深刻印象,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目标建设的征途上迈出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它是一部为构建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而进行理论和方法论准备的专著。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专著 多学科观点 潘懋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景华 杨杰
高等教育哲学是运用哲学的视角去审视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通过对高等教育哲学内在根源问题的思考,以及现代大学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能够形成高等教育哲学与现代大学教育两者之间的联系;运用高等教育哲学观点对现代大学的定位与类型的合理把握、大学使命与责任的担当、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调试等现代大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梳理出一条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当代科学哲学在科学的本质、科学观、科学知识观、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与内外部因素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价值等方面都有大量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将对科学教育目标、科学课程、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科学教育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引起时科学哲学的关注,及时吸收其研究成果,积极地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 科学课程 科学哲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尚荣
现代技术哲学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从技术哲学关于技术理念、技术实体与技术伦理的视域看来,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职业理念、职业社会化与职业道德诸领域的职业素质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尽快从"学校人"转变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职业人"。
关键词:
技术哲学 职业素养 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丰 赵昕 赵哲
职业本科教育既拥有职业教育的“基因”,又处于本科教育的层次,是一种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本科教育学制。职业本科教育质量可以从结构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系统哲学逻辑做出解读。其中,结构论促进质量要素的结构重塑,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质量本质;价值论释放质量价值的应用属性,诠释了“为谁培养人”的质量功能;方法论化解质量议题的矛盾现象,明确了“如何培养人”的质量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哲学具有"技术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职业教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评价方面的"技术性"与"人文性"未能均衡发展。技术哲学对技术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为职业教育以上问题提供了思路,同时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确立了应然指向,即培养目标应指向"技术性"与"人文性"兼备的人才,课程内容应该确立技术知识的核心地位并引入技术伦理教育内容,教育评价应该实现技术能力评价与技术伦理评价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技术 人文 技术哲学 职业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的大学教育在大众化潮流的裹挟下正在淡忘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使得我们拥有的大学处于迷失方向的危险之中。本文试图从科技、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廓清笼罩在大学教育上空的迷雾,将作为个体的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作为集合的人类社会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超越确立为大学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教育 自由 终极关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仁 杨兆山 周国斌
教育与启蒙有着内在的价值联系,其主要来源于人及社会的现代性转型的历史使命,奠定了教育的启蒙基因与精神传统。教育启蒙的现代性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合法性危机,但并未得到教育理论研究的足够关注。当前,随着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日趋深化,将启蒙问题引入教育学的理论视域,凸显了实践与理论的双重诉求,应当贯之"教育/教育学"的立场加以体系化的建构,并积极促进其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曾文婕
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觉"建构与发展中国学习哲学的必要性,既明确"整合已有学习理论"和"批判已有刻板印象"的研究任务,也确立"贯通一体"和"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更要以中国学习哲学为西方学习哲学开辟理论视域。
关键词:
学习哲学 学习研究 整合取向 批判取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书娟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就教育哲学学科和教育哲学思想两个方面,对已有的教育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反思,认为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自身理论建设滞后,重思想研究轻理论研究;指导实践不力,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研究;且在概念使用上模糊混乱。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维方法上的片面性,在研究方法上单纯依靠演绎法,致使教育哲学研究失去了其自身的特性,变成了哲学和教育学的演绎,而这又是由于教育哲学研究脱离了教育实践的结果。笔者在分析教育哲学研究现状的同时,着重区分了几组概念,并就教育哲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