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3)
2023(10221)
2022(8826)
2021(8484)
2020(7480)
2019(17340)
2018(17323)
2017(33032)
2016(17982)
2015(20585)
2014(20688)
2013(20216)
2012(18661)
2011(16766)
2010(16715)
2009(15572)
2008(15440)
2007(13750)
2006(11596)
2005(10336)
作者
(50789)
(42666)
(42475)
(40758)
(26881)
(20527)
(19609)
(16720)
(16231)
(15128)
(14455)
(14287)
(13422)
(13343)
(13336)
(13330)
(13115)
(12636)
(12317)
(12274)
(10627)
(10450)
(10323)
(9851)
(9707)
(9634)
(9482)
(9471)
(8668)
(8517)
学科
(74713)
经济(74626)
管理(50412)
(48443)
(39991)
企业(39991)
方法(38506)
数学(34356)
数学方法(33885)
(19948)
(19508)
(18527)
中国(18047)
业经(14442)
地方(13642)
(13401)
(13303)
贸易(13296)
(12900)
农业(12769)
(12733)
财务(12686)
财务管理(12655)
理论(12266)
企业财务(11983)
(11433)
(10996)
银行(10967)
技术(10470)
(10366)
机构
大学(257017)
学院(254400)
(103157)
经济(100985)
管理(99790)
理学(86176)
理学院(85281)
管理学(83635)
管理学院(83150)
研究(79716)
中国(60738)
(52724)
科学(49391)
(47879)
(41686)
中心(39566)
(39246)
(39128)
财经(38548)
业大(38027)
研究所(35681)
(34882)
(34029)
师范(33671)
农业(32925)
北京(32539)
经济学(32352)
(30746)
经济学院(29229)
财经大学(28629)
基金
项目(170509)
科学(134000)
基金(123991)
研究(123760)
(107200)
国家(106301)
科学基金(91832)
社会(78236)
社会科(74066)
社会科学(74045)
(67179)
基金项目(65486)
自然(60110)
教育(59117)
自然科(58727)
自然科学(58708)
自然科学基金(57643)
(56382)
资助(51410)
编号(50851)
成果(41558)
(38332)
重点(38302)
(35619)
(35331)
课题(34350)
科研(33559)
教育部(33162)
创新(33051)
大学(32910)
期刊
(108072)
经济(108072)
研究(70857)
中国(46015)
学报(40380)
(39480)
(36464)
科学(35715)
管理(34846)
大学(30638)
教育(29146)
学学(28483)
农业(24291)
技术(23945)
(21775)
金融(21775)
财经(19426)
业经(17518)
经济研究(16958)
(16653)
问题(14806)
图书(14706)
统计(13634)
(13057)
技术经济(12974)
(12922)
理论(12649)
(12014)
实践(11607)
(11607)
共检索到367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韶芳  张广君  
"教化"是中国儒家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重要内涵,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意义。当代教学中,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化和教学的断裂有关。本文基于《学记》的文本话语分析,指出当代教学的本原应回归到"教化"。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来看,教化具有的关系性、开放性、求善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是教学发展的应然取向,"教化"所蕴含的由个性向类性的跃迁和精神生命的自觉转化等教学哲学意象,本质上是因文而教、向文而化,最终走向人文化成,这是当代教学寻找"教化"灵魂本质的回归之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国强  
借鉴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研究方法,对证券分析师话语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揭示证券分析师话语内在逻辑潜在的实践行动性,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为资本市场信息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文本和话语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 ,当代美国教育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是与教育文本和话语的多样性有关。作者把教育文本分为学科中心文本和边缘文本 ,把话语理解为外话语和自话语系统 ,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代美国教育的政治性文本、阐释性文本、批判性文本、企业文本和边缘文本等 ,并提出了四种占主流的当代美国教育理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栩  
教师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 ,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 ,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 ,教师话语成功运用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类型、特征和功能的描写 ,结合可理解输入和互动输入理论 ,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和课堂互动进行评述 ,得出结论 :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 ,应更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课堂上应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培养学习者意义协商的能力为主 ,以便学习者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优化语言输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园园  
首次深入探讨了话语分析的一些主要理论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分析指出其对于图书馆学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德芳  
旅游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旅游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际话语为分析对象,运用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旅游话语生产和消费的机制、过程、规律和特点,从而指导旅游实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国外旅游话语分析的研究维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分析发现,旅游话语分析注重话语的社会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在研究内容上注重话语对旅游实践活动的建构,也注重揭示话语反映的旅游业及社会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语料库分析的实证定量研究。国外研究表明,旅游话语分析是对现有旅游研究视角的有力补充,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有效范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査火云  郑航  
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认同教育。基于文本所进行的话语分析表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两种认同模式,即: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认同模式和以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国家认同模式。两种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重心各异,在价值观上分别表现为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并存、公重于私与公私互补的并存,由此构成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中的内在紧张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两种认同教育共存之必要。化解两种认同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冲突,需要以公民国家认同教育为重心,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来重塑爱国主义教育话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晔  牛宇帆  
人性失落已经被现代社会所公认:物欲泛滥导致的信仰危机;利己主义横行导致的道德危机;人的功能化导致的价值危机。由于道德教育具有复归人性的责任,因而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型德育观也肩负起这一使命,使其本身具有了多重复归人性的精神意蕴,包括敬畏生命的态度致力于重塑人性的信仰,守护共生的理念期待重构人性道德,关爱己他则呼唤发现人性的新价值。而想真正做到人性复归,必须经由道德教育的实践:一方面通过提升道德教育灵性,突出超越性意蕴;另一方面进行文化改造,实现文化转向;最后,充实道德教育内容,应对愈加复杂多样的道德情境和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屈册  张朝枝  
遗产往往是在权威话语主导下不断被建构与开发利用,社区居民的声音常常被忽视。研究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与观察,并通过高频词、语义网络分析元阳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话语发现,原住民群体并非均质如一,他们对遗产的认同因其身份而异,经商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发家致富、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旅游企业"上班"的原住民则将遗产视为扬名获利却又令人担忧的"文化过程","当官"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可扬名获利却需要保存文化的"博物馆",普通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赖以生存的"家园"。社区居民的遗产话语的多元性、现实性与权威话语的单一性、"科学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话题、话轮、话权,是语言学考察对话的三个基本维度。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微观探察课堂教学,课堂对话的运作机理突出体现在话题的延伸与转移、话轮的移交与获取、话权的掌控与授予三个维度。话题的延伸与转移,是对对话的内容结构进行描述;话轮的移交与获取,是对对话的言语互动方式做出解释;话权的掌控与授予,是对对话中的主体交往关系进行说明。三个维度在课堂对话的实践中是融为一体、交互作用的;对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可以为课堂对话寻求学理支持和实践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振佳  肖树璇  
[目的/意义]以多元话语分析为基础,将信息贫困视为由不同社会群体话语所建构出来的话语性“实在”,而不假定其存在某种唯一的本意,旨在摒弃一元论,从多元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信息贫困及减贫路径。[方法/过程]借助多元话语分析理论工具,分别从政府、社会和学界话语切入,剖析信息贫困的话语建构策略、话语系统,梳理信息贫困话语建构的多元性特征,分析话语间的相容及差异。[结果/结论]政府、社会、学界分别为外部结构性、可及性、联结性减贫话语,其中政府话语侧重宏观层面,而社会和学界话语在其基础上更深入微观层面。过于强调宏观的外部结构性因素,或过于强调微观的个体素养建设,都不利于话语性实践的转换。呼吁多元话语的对话与融合,且在不同情境下倡导由不同话语体系主导的多元话语融合减贫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亚  窦卫霖  
话语分析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理论与方法,教育公平已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2年OECD发布的报告《教育公平与质量》为研究对象,融合语料库方法与话语分析,统计结果主要是该文本的主题语义域和主题词,包括"弱势"、"领导力"、"经济"等,这揭示了目前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关注点,即要解决的问题、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动因,并反映了政策制订者如何定义教育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源  彭长桂  
由20世纪中叶出现的话语分析对管理研究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本文对话语分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三个基本理论来源,即符号学、言语行为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了简要回顾。在比较了话语分析与社会科学中常用的叙事分析和内容分析的异同之后,我们进一步考察了话语分析在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提出四种话语分析模式供我国管理学者参考,即组织话语的语言分析、语用分析、建构分析和批评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课堂话语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不断得到调整并得以多元并存的过程。本文探讨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课堂话语分析的意蕴;梳理基于"沟通理性"的课堂话语分析的视点。课堂话语分析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沟通型态是一个多元声音交响的过程,而教师唯有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才能跨越疆界,导演出有声有色的合唱的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