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5)
2023(5478)
2022(4600)
2021(4468)
2020(3514)
2019(7865)
2018(7773)
2017(14795)
2016(8035)
2015(9169)
2014(9200)
2013(8696)
2012(8448)
2011(7531)
2010(7958)
2009(7826)
2008(8384)
2007(7743)
2006(7061)
2005(6891)
作者
(23173)
(19401)
(19295)
(18599)
(12330)
(9346)
(8659)
(7443)
(7328)
(7227)
(6625)
(6530)
(6206)
(6134)
(6088)
(5917)
(5792)
(5666)
(5545)
(5527)
(5017)
(4782)
(4636)
(4481)
(4367)
(4356)
(4306)
(4216)
(4056)
(3867)
学科
(33945)
经济(33885)
管理(27942)
(24773)
(22648)
企业(22648)
方法(12341)
(10046)
(9772)
中国(9647)
(9084)
数学(9023)
(8751)
数学方法(8737)
业经(8722)
理论(8478)
(7798)
贸易(7792)
(7555)
(6718)
地方(6616)
教育(6384)
(6333)
财务(6305)
财务管理(6281)
(6126)
银行(6120)
企业财务(5918)
农业(5825)
(5819)
机构
大学(122967)
学院(121670)
(47046)
经济(45862)
管理(44725)
研究(40605)
理学(37510)
理学院(37111)
管理学(36325)
管理学院(36108)
中国(32912)
(26431)
(25425)
科学(23538)
(20524)
(19494)
财经(19317)
中心(18748)
研究所(17848)
(17524)
师范(17403)
北京(17290)
(17276)
(16540)
(16059)
业大(14564)
经济学(14501)
(14379)
财经大学(14143)
师范大学(13899)
基金
项目(70436)
科学(55429)
研究(54134)
基金(50402)
(42784)
国家(42386)
科学基金(36480)
社会(34690)
社会科(32515)
社会科学(32502)
(27295)
教育(25734)
基金项目(25355)
(22701)
编号(22508)
自然(22142)
自然科(21634)
自然科学(21630)
自然科学基金(21231)
资助(21094)
成果(20613)
课题(16360)
重点(16005)
(15740)
(14593)
(14306)
(14186)
项目编号(14132)
教育部(13968)
(13845)
期刊
(62334)
经济(62334)
研究(40879)
中国(27176)
(21223)
管理(19061)
教育(18198)
学报(18145)
(17065)
科学(16556)
大学(14521)
学学(13372)
(12479)
金融(12479)
农业(11202)
财经(10671)
技术(10265)
业经(9914)
经济研究(9395)
(9366)
问题(7979)
(7055)
(6637)
图书(6445)
会计(6198)
国际(5939)
理论(5850)
世界(5587)
技术经济(5516)
商业(5487)
共检索到198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明发表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的程序与实质》(《西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一文认为,西方主流民主模式是选举民主,其核心是"一人一票"的公平程序。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则强调民主过程中的辩论、反思、公共利益等实质要求,将民主合法性的讨论集中在了民主协商的程序要求和实质要求当中。关于协商民主的合法性,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两位思想家的争论奠定了该议题的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自由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占主导位置,然而却在生态治理中遇到了困境。生态治理呼唤一种能够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公共利益、可持续性、基层权力的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利益保障等方面与生态治理相契合。在生态治理中,要发展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培育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完善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青  朱海伦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种新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当前劳动力供给远远高于需求,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工资水平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更具有政治学价值。文章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这一机制能否真正地起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婷  李景平  方建斌  
近年来,在多元利益分化、中国协商民主体系化、村民民主自治困境等现实逻辑下生长出的农村协商民主,有效推进了农村公共事务解决,拓展了农村治理新空间,但协商民主制约监督村级权力运行、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事实上,协商民主这一价值体现在村民自治过程中:补充民主选举,规范权力生成方式;融入民主管理和决策,制约权力运行;推动民主监督,完善村级权力监督体系,因而可成为廉政治理新的生长点。在进一步推动农村廉政治理中,还需加强协商民主自身建设:衔接高层协商与基层协商,创新协商民主具体路径;改善农村政治贫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卢卫林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去探究和治理这一时期出现的社会公共问题。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不同社会主体能够就关涉社会民众合法利益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进行自由、开放、公平、对等、理性、负责、充分的对话、商讨、辩论、妥协和合作,以使"重叠共识"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公共问题的实效治理。因此,在当代中国,培育公民精神、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合适话语机制,以推动协商民主稳定有序发展,成为全效治理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共问题的全新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侯晓光  
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使城中村及村转居社区治理面临许多新挑战。一方面,该区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呈集中多发态势,另一方面,城中村居民自主管理、民主法制意识和利益诉求在不断提升,而基层政府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却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致使社区治理绩效难以达致理想状态。因此,探寻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最佳结合点,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难题。协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城中村治理中实现政府与村(居)民良性互动的要求,同时也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公共参与机制和协商沟通机制。鉴于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爱国  刘玲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始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大环境的日益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双重挑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把握辩证思维,在正视社会环境,回应学生关切中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继龙  
学院学术治理是大学学术治理体系的基础层级和关键环节,当前学院学术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术权力的等级化。引入协商民主理念推进学院学术治理改革具有可行性。实施协商民主的基本着力点在于壮大学术力量,搭建协商平台,规范协商程序,积淀协商文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振辉  王金红  
作为一种实在的治理技术,协商民主具有规范的运作过程以及系统而精细的运作机制。协商民主的运作过程包括提议、评议、非正式一致以及明确接受四个阶段;协商民主的运作机制包括平等机制、接受机制、对话机制以及互动机制。从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经验看,无论运作过程还是运作机制都存在明显不足。中国地方治理的创新不仅需要引入而且需要完善协商民主,其重点在于提高协商民主运作过程的规范性,增强运作机制的系统性,改进操作技术的适用性,通过规则与机制的约束培养社会各方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习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景岭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多元利益整合机制和协商对话机制,它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在多中心秩序的社区治理中,政府应始终处于权力体系的核心,承担着掌舵的职能,而成为协商民主的条件创造者、民主程序规则的提供者以及协商结果利益实现的保障者,从而实现社区"善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罗斯坦  杨锋  马得勇  
人们通常认为实现选举民主是建立政治合法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文章对这一观点发出挑战,并提出另一种具有替代性的观点。许多经验研究结果已经表明,选举民主并不必然带来合法性。甚至在民主制度成功且运行稳定的北欧国家,也很少有证据能证明合法性来自于政治系统的输入端。譬如,前南斯拉夫分裂并非因为一些族群意识到他们将永远是少数派,而是因为新的克罗地亚政府在运用权力过程中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合法性的建立、维持和摧毁并不在于政治系统的输入端,而在于其输出端。因此,政府治理水平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程度至少不亚于选举制度对它的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卉  
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增进教师的参与。为此,除应通过强化教师的制度化权力来促进教师参与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因为大学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文化冲突,而分权并不能有效解决这种冲突。协商民主理论为解决大学治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协商所具有的理性、共识和公开性特征有助于消解大学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的文化冲突。今后,应建立决策性协商、互动性协商、咨询性协商和开放式协商等机制来增进教师参与大学决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雄伟  
基于"整合式"的研究视角,政策执行"梗阻"问题的产生可以归纳为:政策执行中忽视了"行政中的政治问题",忽视了"政策循环圈的相互内嵌",科层结构中横向与纵向的"矩阵陷阱",以及基层官僚的"主体性人格与执行裁量权"问题。作为治理的协商民主能够为我们解释执行"梗阻"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诊断框架,通过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克服权力集中、滥用和错用的政治问题;保持政策过程的开放性,公共性和民主性;构建横向间结构性协商和程序性协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提供激励相容机制;重塑基层官僚公共行政精神来治理政策执行"梗阻"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维  孙翠  
近年来,协商民主在学者和基层民主实践者的推动下,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乡村治理中,各地纷纷涌现出多种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治理的良善发展。然而,由于协商民主理论从发生学的角度产生于西方,故而在我国乡村治理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瓶颈、制度性瓶颈、偏好转换性(共识性)瓶颈。本文拟对此发展瓶颈进行条分缕析,进而提炼出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成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参与不足导致的环境决策异化。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平等参与,在理性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环境决策,增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信,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协商民主的方式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推动政府从"统治型"向"治理型"的转变,加强协商平台建设,公开环境信息,培育和引导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协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