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8)
- 2023(4758)
- 2022(3531)
- 2021(3483)
- 2020(2783)
- 2019(6524)
- 2018(6851)
- 2017(11958)
- 2016(6950)
- 2015(7875)
- 2014(8036)
- 2013(7407)
- 2012(7138)
- 2011(6404)
- 2010(6744)
- 2009(6334)
- 2008(6672)
- 2007(6308)
- 2006(6017)
- 2005(5304)
- 学科
- 济(23782)
- 经济(23745)
- 管理(17885)
- 业(12677)
- 企(11553)
- 企业(11553)
- 中国(9916)
- 制(9403)
- 业经(7487)
- 农(7395)
- 体(6903)
- 教育(6773)
- 财(6667)
- 地方(6381)
- 理论(5866)
- 体制(5841)
- 方法(5752)
- 学(5534)
- 银(5420)
- 银行(5414)
- 教学(5379)
- 行(5229)
- 融(4952)
- 金融(4952)
- 农业(4276)
- 税(4216)
- 和(4206)
- 数学(4135)
- 发(4116)
- 度(4111)
- 机构
- 大学(89665)
- 学院(88469)
- 研究(35389)
- 济(31550)
- 经济(30568)
- 管理(27908)
- 中国(27511)
- 理学(21961)
- 理学院(21604)
- 京(21477)
- 管理学(21027)
- 科学(20966)
- 管理学院(20815)
- 财(18467)
- 所(18272)
- 江(16755)
- 中心(16158)
- 范(16052)
- 研究所(15995)
- 师范(15913)
- 农(14933)
- 北京(14319)
- 教育(13819)
- 州(13114)
- 院(12993)
- 师范大学(12817)
- 省(12680)
- 财经(12356)
- 技术(12243)
- 业大(11460)
- 基金
- 项目(49792)
- 研究(41070)
- 科学(37801)
- 基金(32068)
- 家(27661)
- 国家(27298)
- 社会(23500)
- 科学基金(22370)
- 社会科(21839)
- 社会科学(21830)
- 教育(21006)
- 省(20251)
- 编号(18416)
- 成果(17728)
- 划(17158)
- 基金项目(15899)
- 课题(14688)
- 资助(13010)
- 自然(12676)
- 年(12586)
- 自然科(12325)
- 自然科学(12322)
- 自然科学基金(12075)
- 重点(11795)
- 发(11225)
- 性(10992)
- 项目编号(10987)
- 部(10976)
- 规划(10319)
- 制(9986)
共检索到165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当代学校正在经历一场整体转型性变革,变革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作为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组织载体,教研组成为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教研组自身也需要实现多方面转型。同时,在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在策略上需要策划并落实专题研究与日常研究这样的具体"抓手",注意多重多类资源的转化并及时更新相关教研制度。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教研组 发展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叶
教研组是长期存在于中国学校内的独有的一个组织形式。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校文化的打造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共同应对棘手的问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便是一种选择。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载体,"实和活"应成为教研活动的目标。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教研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教研组的各种风采展示能强化核心的形成。
关键词:
教研组 教研活动 教师发展 学校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玉飞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校教研组织与制度,在新的教育改革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变革。借助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学校教研组织的特性,发现受强制、模仿、规范三种机制的影响,学校教研组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以苏联经验为基础,在三级教研制度的形成中,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学校教研制度经历了制度的创建、扩散和维持的过程。学校教研组在内部技术环境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共同支撑下,需要统筹兼顾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将二者对立的矛盾面,转化为统一发展的共同体,去除其趋同性,促使学校教研组织与制度焕发新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12年制的现代双语民办学校,享有全市招生权和招收外籍学生,聘用外籍教师的资格。现有小学、初中、高中53个教学班,学生2000多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涌
该文以新课程实施为时代背景,反思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的弊端,指出学科教研组要在活动内容、形式和教研氛围上走向专业化;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发挥好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即如何履行好专业引领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
中小学 教研组建设 学科带头人 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伯钧
中小学教研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教研组建设的方法、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的性质、教研组文化等方面,表明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已经开始从技术操作走向价值追求,从形式走向内涵。同时,教研组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教研组建设缺乏系统性,教研组内涵建设缺乏教育理解,教研组发展缺乏保障机制等。结合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实际和研究现状,今后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应加强教研组建设的理论建构,关注教研组建设的现实条件,完善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中小学教研组 基础教育 教研组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平
我校于2007年9月开展"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这是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我校情,运用"实践共同体"的理论,促进校本层面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尝试与创新。在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聚焦"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研组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艳
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中学教研组具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但与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尚有距离。究其原因有:教研组非单纯的专业组织性质,教研组长角色的非专业性,组长缺乏专业领导者的素质,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等。因此,应改革教研组的组织定位,使之成为专业组织;提高教研组长素质,增强其专业领导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革不公平的学校生存状态,给普通校教研组更好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 中学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组织文化变革源于组织领导者倡导及身体力行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成于组织成员对所倡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同和维系。维持惯例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推行个人化的行为方式是传统教研组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前者不利于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生成,后者阻碍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共享。为了推动教研组文化的变革,必须再造专业组织体制,确认名师所倡导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营造利益补偿机制,促进成员间所倡导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转移。
关键词:
教研组文化 组织文化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福超 刘正伟
当前教研组体现出明显的事务化和形式化倾向,需要进行深入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与实践可为其变革提供支持与示范。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终极目标,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并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本文指出可以从制度、氛围、活动形式和教师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
关键词:
教研组文化 专业学习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倡导开展互动式研修活动,即变传统的专家讲座式教研活动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的互动对话,学校倡导老师们在研修活动中充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学校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师专业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学科教研体制与行政管理主导"为线索对我国教研组发展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学校教研组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之下所存在的管理取向、体现专业发展思想以及组织单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多元化专业组织的角度,结合实践个案对学校教研组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如何在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引入教师反思机制是当前教研组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本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学校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反思机制的运用包括4个最基本的内容:树立反思的"镜子";使"照镜子"成为一种必须;确立反思的共同标准;注重教师实践行为的改进。
关键词:
教研组 教师 反思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友群
学校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进行变革。校长、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媒体、教育管理部门、其他社会机构等都可以作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力量。变革的难点在于观念和文化的变革。而借助特定的变革模型,利用信息技术能改变学校成员的行为, 进而改变其思维方式,形成反思的、合作的和基于充分信息进行决策的学校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琦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教育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寻学校变革的系统路径,并以系统理论为知识基础,建构了各具特色的学校系统变革理论。这些变革理论在旨趣、议题和实践指向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在旨趣上,不同的变革理论呈现出"研究-设计""理解-批判""实施-扩散"的多元取向。在议题上,不同的变革理论就变革价值、技术定位、变革情境等议题达成了共识。在实践指向上,不同的变革理论提出了"解释问题"和"找到方案"两种差异化的变革逻辑,但最终均指向了重建文化的变革方向,折射出统一学习目的和道德目的的共同变革价值追求。
关键词:
学校系统变革 变革理论 知识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