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3)
2023(5449)
2022(4559)
2021(4594)
2020(3516)
2019(7952)
2018(7624)
2017(14002)
2016(8299)
2015(9492)
2014(9520)
2013(8787)
2012(8141)
2011(7267)
2010(7514)
2009(6774)
2008(6627)
2007(6198)
2006(5680)
2005(5422)
作者
(20720)
(17346)
(17073)
(16737)
(10899)
(8236)
(7852)
(6645)
(6429)
(6380)
(5754)
(5729)
(5410)
(5375)
(5272)
(5239)
(5115)
(5093)
(5000)
(4977)
(4339)
(4154)
(4074)
(4041)
(3950)
(3836)
(3826)
(3792)
(3474)
(3460)
学科
(25733)
经济(25688)
管理(22023)
(18779)
(14836)
企业(14836)
(12090)
贸易(12086)
(11941)
(10786)
(10352)
中国(10235)
方法(9482)
(9174)
教育(9037)
数学(7971)
(7782)
出口(7780)
出口贸易(7780)
数学方法(7750)
业经(6868)
(6759)
农业(6708)
理论(6438)
教学(5250)
地方(5235)
(5005)
银行(5005)
(4777)
(4735)
机构
大学(111643)
学院(107814)
(42104)
经济(41054)
管理(38566)
研究(35414)
理学(32591)
理学院(32200)
管理学(31478)
管理学院(31295)
中国(26873)
(23689)
(22004)
科学(19384)
(18346)
师范(18249)
(18196)
(16940)
财经(16816)
中心(16555)
北京(15413)
(15215)
(14884)
研究所(14738)
师范大学(14585)
教育(14584)
(14398)
业大(13359)
(13009)
经济学(12980)
基金
项目(66434)
研究(55482)
科学(53285)
基金(46479)
(38445)
国家(38022)
社会(34695)
科学基金(32918)
社会科(32664)
社会科学(32656)
教育(28650)
(26699)
编号(24520)
基金项目(23963)
(22532)
成果(22381)
自然(18894)
资助(18648)
自然科(18496)
自然科学(18494)
课题(18313)
自然科学基金(18156)
(15855)
大学(15655)
(15608)
项目编号(15036)
重点(14985)
(14795)
(14423)
规划(14350)
期刊
(51211)
经济(51211)
研究(40139)
教育(29298)
中国(27828)
(17276)
(15471)
管理(14491)
学报(14187)
大学(12984)
科学(12573)
(11573)
金融(11573)
农业(10457)
学学(10316)
技术(9297)
业经(9255)
财经(8722)
(8625)
经济研究(7789)
(7618)
问题(7466)
图书(7403)
职业(6833)
国际(6794)
高等(5493)
书馆(5490)
图书馆(5490)
(5035)
论坛(5035)
共检索到180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燕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大学生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大学生道德行为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状况实际水平的客观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在思想活跃最前端的当代大学生,其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姚敏  周生江  于海涛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人格和道德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活跃、坚韧、严谨人格维度和协调性、集体性道德价值观对道德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利己性道德价值观对道德行为有直接负向影响。活跃、坚韧人格在协调性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活跃、坚韧、严谨人格在集体性、利己性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坚韧人格在进取性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严谨人格在公德观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人格在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伟丽  
现阶段,现代学徒制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也为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了基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重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氛围不理想、企业实习环境复杂、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双师型"教师较少、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从企业文化引领、师徒共同实习、加强学校教育、以师育徒、科学评价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钦伟  王循聪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等现象。切实加强学风建设,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琳  
本文论述了社会城市化发展背景下,体育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与影响,认为体育可以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人际关系以及培养他们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更加健康成熟地走向社会能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季庆辉  薛宇  薛勇  颜玉  
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及改革措施,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探讨分析突出问题及成因和提出改革对策与措施。探索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及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杰  闫春英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影响其运营效率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如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目标协调难题、资管新规下募资困难增大、快速增长后的资金闲置和退出压力、绩效评价与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专业管理人才缺口等。有必要结合政府引导基金的典型特征和投资领域,通过构建相应协调机制,创新让利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风险监测和退出机制,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方式,提升政府引导基金运营效率,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丽媛  马桂芬  
当前,各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关注并着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针对高职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创新思维培养不足、创业启动资金匮乏等突出问题,文章提出“互联网+”时代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包括:深入理解“互联网+”的内涵,充实创业教育内容;充分认识“互联网+”的优势,丰富创业教育形式;深入洞察“互联网+”的发展,开拓创业教育新思路;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创业教育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积亮  
社会转型期间的中国各类突发事件频发,随着群众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社会公众迫切需要政府提高国家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对公共安全需求的不断增长客观上推动了应急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产业发展,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要选准抓手,在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上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树岭  
目前,我国公共实训基地正在由第一阶段的快速建设扩张时期向第二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时期过渡,主要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新旧基地布局缺乏逻辑联系,难以形成特色规模效应;二是东西部投资建设缺乏平衡,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三是建设及运行模式缺乏灵活性,社会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合政策支持,整合区域资源、科学组织建设活动,深化科学管理、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推进新时代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进而为我国培养一支数量充足、技能高超、结构合理、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银光  赵舒月  杜时忠  
本研究以学生道德行为的层次结构为核心问题,从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冲突情境和道德抉择能力三重基础及道德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相互竞争的心理机制,分析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逻辑层次。研究发现,学生在不同日常冲突情境中会表现出差异性道德行为,包括外在情境催发的情绪性道德行为、基于利益权衡的理智性道德行为和道义观念主导的信念性道德行为,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层次性逻辑结构及综合性影响要素要求学校应基于学生心理特点、道德冲突和规范层次三种依据,掌握知识、生活和教育三重逻辑,沟通符号、意义和生活三个世界开展系列化德育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行为规范并将之应用到日常道德冲突之中,顺利实现道德情绪的稳定和道德认知的深化,从而在个体和整体层面实现道德行为的有序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真安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引起了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引起了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应变革。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日趋凸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困境,并就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坤林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主体根据自己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个体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所构成的道德信念的总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鑫  
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适应问题、学习问题、情绪与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问题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性大学生心理调查与研究,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