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6)
- 2023(5065)
- 2022(4575)
- 2021(4360)
- 2020(3963)
- 2019(9460)
- 2018(9389)
- 2017(17869)
- 2016(10605)
- 2015(12601)
- 2014(13155)
- 2013(12718)
- 2012(12048)
- 2011(11063)
- 2010(11262)
- 2009(10516)
- 2008(10687)
- 2007(10005)
- 2006(8527)
- 2005(7616)
- 学科
- 济(41917)
- 经济(41880)
- 管理(25827)
- 业(24586)
- 方法(22377)
- 数学(20182)
- 数学方法(19969)
- 企(19028)
- 企业(19028)
- 农(11853)
- 中国(11566)
- 财(10512)
- 学(9193)
- 教育(8959)
- 贸(8466)
- 贸易(8466)
- 易(8204)
- 地方(8079)
- 理论(7697)
- 农业(7674)
- 业经(7412)
- 制(7162)
- 和(6753)
- 务(6429)
- 财务(6416)
- 财务管理(6395)
- 企业财务(6002)
- 银(5978)
- 银行(5958)
- 融(5761)
- 机构
- 大学(158939)
- 学院(152716)
- 济(60024)
- 经济(58543)
- 管理(55000)
- 研究(51838)
- 理学(47363)
- 理学院(46716)
- 管理学(45634)
- 管理学院(45350)
- 中国(36793)
- 京(33987)
- 科学(32745)
- 农(28454)
- 所(27157)
- 财(27134)
- 研究所(24749)
- 业大(24293)
- 江(24250)
- 范(24020)
- 中心(24007)
- 师范(23824)
- 农业(22744)
- 财经(21818)
- 北京(21730)
- 经(19696)
- 师范大学(19169)
- 州(19003)
- 经济学(18645)
- 院(17983)
- 基金
- 项目(97053)
- 科学(74943)
- 研究(72884)
- 基金(67240)
- 家(57666)
- 国家(57125)
- 科学基金(47718)
- 社会(43496)
- 社会科(40939)
- 社会科学(40922)
- 省(39328)
- 教育(36921)
- 基金项目(35794)
- 划(33668)
- 编号(31689)
- 自然(30344)
- 自然科(29591)
- 自然科学(29579)
- 自然科学基金(29039)
- 资助(28148)
- 成果(27722)
- 课题(22797)
- 部(22415)
- 重点(22326)
- 大学(20975)
- 发(20763)
- 创(19899)
- 教育部(19113)
- 科研(18913)
- 项目编号(18813)
共检索到22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形成,是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文化环境开放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有双重作用。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经过主体的个性化整合之后,积淀而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化自我。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香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当代 大学生 道德人格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邵龙宝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自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来,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应当如何看待、分析和评价这种变化,这是探索面向21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春娥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 现状分析 教育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青耀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他们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特点。因此,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其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当代 大学生 思想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建辉 蒋爱林
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具有明显的理性化倾向,其致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代科技革命的影响是重要的深层因素。笔者从当代科技革命造成的社会信息化促使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广阔性、创造性,社会信息化以网络交往方式促进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理性得到广泛传播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理性化趋向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革命 政治观 理性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双好
本文通过调查,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此加以正确认识评价,加强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辩别和引导,拓宽教育渠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耀灿 毕红梅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目前,高教研究中对此问题有不同看法.本刊本期发表张耀灿、毕红梅和王殿卿同志的两篇文章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学术研讨会侧记》,以期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宗锋
文化人格概念能够提供一个观察、研究、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维度、新思路,有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去阐述、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用丰厚的文化养料去培育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并存与碰撞的社会文化现实,以娱乐化为表征的大众文化泛滥,和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与批判功能的遮蔽。探索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要求,应坚持民族性,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坚持先进性,参与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坚持现代性,确立现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批判意识;坚持开放性,培养面对变动现实的开放与学习特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人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楠 武昭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但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课缺乏实效性加之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的自身特点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统一,道德选择标准模糊,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应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传承者与体现者。然而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却存在着行为能力与道德素养失调的状况,这将会对大学生个人、高校以及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对此我们必须在分析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查找原因所在,以促进大学生群体道德素养与行为能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道德素养 行为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映
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为前提。在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上,道德认同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是关键,道德体验是保障。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道德形成中知、情、意、念、行的发展过程,可以提高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恋爱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姚敏 周生江 于海涛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人格和道德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活跃、坚韧、严谨人格维度和协调性、集体性道德价值观对道德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利己性道德价值观对道德行为有直接负向影响。活跃、坚韧人格在协调性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活跃、坚韧、严谨人格在集体性、利己性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坚韧人格在进取性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严谨人格在公德观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人格在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
道德价值观 人格 道德行为 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波涛
当代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民族观作为观念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存在;当前社会环境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会对大学生民族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学校的主渠道教育是造成教育困境的直接原因。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推进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观教育 困境 探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达品 寇红江 马驰知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脉络比较稳定,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大学生思想特征与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时代的烙印深刻而又鲜明。将五大理念贯穿始终,适应大学生新的接受习惯,创新工作路径。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其思想特征不仅反映着价值观取向和状态,也体现着整个时代的价值刻度。把握当前首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