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7)
2023(4901)
2022(3804)
2021(3974)
2020(2925)
2019(6679)
2018(6572)
2017(9809)
2016(7130)
2015(8392)
2014(8588)
2013(7144)
2012(6547)
2011(6180)
2010(6383)
2009(5351)
2008(5077)
2007(4890)
2006(4427)
2005(4134)
作者
(15964)
(13355)
(13269)
(13085)
(8503)
(6424)
(6397)
(5349)
(5184)
(5050)
(4608)
(4528)
(4456)
(4297)
(4254)
(4228)
(4122)
(4000)
(3986)
(3856)
(3677)
(3487)
(3470)
(3182)
(3084)
(3047)
(2981)
(2972)
(2924)
(2895)
学科
教育(22341)
中国(12769)
(10242)
经济(10236)
管理(9528)
教学(8884)
理论(8233)
(6778)
(5751)
(5307)
(4963)
思想(4838)
学校(4789)
政治(4753)
研究(4720)
发展(4523)
思想政治(4506)
政治教育(4506)
治教(4506)
德育(4456)
学法(4439)
教学法(4439)
(4432)
企业(4432)
(4396)
高等(4220)
(3834)
农业(3825)
改革(3688)
业经(3639)
机构
大学(86816)
学院(79800)
研究(33366)
教育(33208)
(25873)
师范(25769)
师范大学(21211)
(21099)
科学(19838)
管理(19247)
(18139)
经济(17174)
(16627)
理学(16070)
中国(15961)
理学院(15653)
职业(15630)
技术(15356)
研究所(15224)
管理学(14920)
(14913)
北京(14828)
管理学院(14740)
中心(13496)
教育学(12628)
(12405)
(11677)
(11361)
职业技术(10717)
业大(10207)
基金
项目(49205)
研究(47950)
科学(39170)
教育(32987)
基金(27791)
社会(24942)
成果(24248)
编号(24168)
社会科(22998)
社会科学(22993)
(22878)
(22731)
国家(22389)
课题(22123)
(21709)
(19481)
科学基金(17399)
规划(15360)
项目编号(14308)
(13866)
(13418)
研究成果(13409)
重点(13281)
基金项目(13266)
(12857)
(12571)
大学(12399)
年度(12274)
(12018)
(11876)
期刊
教育(60647)
研究(38385)
中国(31946)
(22988)
经济(22988)
职业(14362)
学报(12016)
技术(11420)
(11384)
大学(11356)
科学(9208)
技术教育(8802)
职业技术(8802)
职业技术教育(8802)
高等(8604)
农业(8408)
高等教育(7398)
学学(7301)
成人(6873)
成人教育(6873)
(6647)
论坛(6647)
图书(6525)
(6257)
管理(6159)
(5774)
书馆(4950)
图书馆(4950)
发展(4901)
(4901)
共检索到13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香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杰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磊  王恩娟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经受陶冶,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水英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能力低下以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文章不仅指出教育主客体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是造成这种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还从寻找有效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志红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方面仍存在着意识淡薄、知行分离等问题。高校必须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创新,优化"顶层设计",构建辅助体系,打造"绿色大学"等途径,培养生态文明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因受职业化、实用化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高校应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富有实效的全方位人格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精神成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立新  陈新亮  张晓星  
作为教育主阵地,高校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缺乏引导,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高,跟不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步伐。加强大学生网络接触情况的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途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在对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培育、学校培育、自我培育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相关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毅  李小梅  郑玉才  
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强化第一课堂,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阵地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灵活多样,强化针对性,尊重主体性,调动积极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力求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春娥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形成,是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文化环境开放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有双重作用。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经过主体的个性化整合之后,积淀而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化自我。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思智  
当前大学生审美教育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大多数高校都为审美教育开设了艺术类课程。审美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落实到各个教育环节。只有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全方位实施审美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宝状  张秀明  张根昌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受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出现两极分化的消费趋势,并且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大学生消费水平高。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冲动性、个体差异性、外控性、盲目性等特点。社会各方面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鼓励他们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永霞  
网络虚拟社会日益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担当。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需要。网络虚拟社会大学生道德修养与社会担当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总结发现,要培养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可通过建立虚拟社会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或学校网站建设、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