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1)
- 2023(4781)
- 2022(4099)
- 2021(4080)
- 2020(3251)
- 2019(7647)
- 2018(7524)
- 2017(12227)
- 2016(7859)
- 2015(9694)
- 2014(10139)
- 2013(9069)
- 2012(8314)
- 2011(7614)
- 2010(7962)
- 2009(6669)
- 2008(6697)
- 2007(6276)
- 2006(5503)
- 2005(5108)
- 学科
- 管理(20006)
- 济(19593)
- 经济(19569)
- 业(17654)
- 企(16199)
- 企业(16199)
- 中国(12066)
- 教育(10722)
- 理论(9368)
- 教学(8318)
- 方法(7187)
- 业经(6177)
- 农(6021)
- 财(6004)
- 技术(5636)
- 学法(5281)
- 教学法(5281)
- 制(5187)
- 地方(5059)
- 数学(4969)
- 学校(4864)
- 数学方法(4820)
- 学(4713)
- 和(4691)
- 贸(4525)
- 贸易(4517)
- 易(4388)
- 学理(4214)
- 学理论(4214)
- 策(4199)
- 机构
- 学院(99657)
- 大学(99137)
- 研究(32376)
- 管理(31795)
- 济(30123)
- 经济(28959)
- 理学(26377)
- 理学院(25902)
- 管理学(25126)
- 管理学院(24929)
- 京(21948)
- 中国(21726)
- 范(20237)
- 师范(20094)
- 教育(19946)
- 科学(19317)
- 江(18905)
- 职业(18761)
- 技术(18134)
- 所(16408)
- 财(15843)
- 师范大学(15645)
- 州(14757)
- 北京(14587)
- 中心(14499)
- 研究所(14427)
- 职业技术(13016)
- 农(12477)
- 院(12209)
- 业大(12102)
- 基金
- 项目(58139)
- 研究(51549)
- 科学(45697)
- 基金(35681)
- 教育(30796)
- 家(29145)
- 国家(28721)
- 社会(27666)
- 省(26287)
- 社会科(25821)
- 社会科学(25816)
- 编号(25493)
- 科学基金(24324)
- 划(22541)
- 成果(22277)
- 课题(20981)
- 基金项目(18197)
- 年(18175)
- 规划(15102)
- 项目编号(14935)
- 资助(14658)
- 重点(14151)
- 自然(14004)
- 大学(13821)
- 自然科(13675)
- 自然科学(13673)
- 性(13619)
- 自然科学基金(13409)
- 部(13400)
- 发(13032)
共检索到169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会新 董威 郑伟 戴舒
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应具备更好的职业能力,除了社会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之外,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就是学生自己。大学生通过培养职业精神、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提高基本动手能力、口头交流能力等七项技能,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就业后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雨兰 严鸣
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加剧,供需矛盾突出,高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担负主要责任。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及作用机制,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构成 作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奇
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深远,高校能否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紧密相关。文章首先分别对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科学地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思想导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对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优势竞争、学会团队合作、积极参加职业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职业价值观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欣 张诗晨 周志微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对聋人大学生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凸显。为找出信息技术对聋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提供聋人高等教育促进聋人大学生就业的理论支撑,文章针对沟通能力、社会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设计了问题并形成量表,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最后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信息技术对聋人大学生上述能力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聋人大学生 职业竞争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瑞东 陈颖
就业竞争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提出从就业机会、就业成本、就业质量、就业效率四个方面努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高校推进高等教育回归培养"完全的人",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综合素质;企业积极开展与高校的合作,主动参与大学生培养工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
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分析装备制造业七个大行业19项主要经济指标,认为陕西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但是比东部的江苏、广东等省份竞争力弱。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陕西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海东 倪鹏飞
通过对我国七大城市群130个样本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我国七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总体较低,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由大到小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城市群总体呈现出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引领可持续竞争力发展模式;城市群间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是导致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各个城市群间差异贡献度高达60%,其中成渝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最大,差异水平为0.487 16,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差异最小,差异水平为0.213 28。
关键词:
城市群 可持续竞争力 差异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海东 倪鹏飞
通过对我国七大城市群130个样本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我国七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总体较低,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由大到小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城市群总体呈现出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引领可持续竞争力发展模式;城市群间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是导致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各个城市群间差异贡献度高达60%,其中成渝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最大,差异水平为0.487 16,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差异最小,差异水平为0.213 28。
关键词:
城市群 可持续竞争力 差异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刚
大学生就业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麦可思就业数据显示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为企业型单位,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型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用人要求 大学生 竞争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圣梅
创业是极具复杂性、极有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创业核心竞争力的释义对大学培养建设创新型社会所急需的创业型人才、促进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将哈默(Gray Hamel)等人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等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阐释和界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佳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自我培养的重要性,并就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的自我培养进行探索,以帮助大学生重视自我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自我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楼锡锦 周树红 吴丽玉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必须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一个系统、全面、客观的分析,从而结合社会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娄季春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首先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紧迫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 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凯雄 刘奕涛
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强化了知识管理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引中的重要地位。就大学的发展而言,大学生就业和就业的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声誉、社会地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旨在实现并保持组织和个人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知识管理日益成为大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大学制定决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