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2)
2023(3032)
2022(2523)
2021(2630)
2020(2147)
2019(4861)
2018(4868)
2017(7932)
2016(5185)
2015(6437)
2014(6960)
2013(5918)
2012(5535)
2011(5029)
2010(5326)
2009(4654)
2008(4792)
2007(4572)
2006(4113)
2005(3868)
作者
(13260)
(10624)
(10600)
(10488)
(6934)
(5217)
(5189)
(4315)
(4217)
(4111)
(3754)
(3637)
(3597)
(3535)
(3380)
(3311)
(3223)
(3198)
(3119)
(3073)
(2843)
(2842)
(2662)
(2568)
(2501)
(2495)
(2474)
(2367)
(2247)
(2221)
学科
管理(13224)
(12673)
经济(12653)
(9159)
教育(8657)
(8003)
企业(8003)
教学(6436)
理论(6321)
中国(6296)
(4264)
(3900)
学法(3889)
教学法(3889)
(3828)
思想(3666)
政治(3633)
方法(3612)
(3509)
思想政治(3452)
政治教育(3452)
治教(3452)
德育(3424)
学校(3353)
业经(3188)
(2984)
银行(2981)
(2945)
财务(2936)
财务管理(2918)
机构
大学(67486)
学院(64887)
研究(20826)
(18414)
管理(18155)
经济(17580)
(15456)
中国(15040)
理学(14436)
理学院(14144)
(13739)
师范(13653)
管理学(13550)
管理学院(13426)
(12639)
科学(12545)
教育(12425)
(11084)
师范大学(10649)
北京(10433)
(10386)
(10331)
技术(9922)
职业(9836)
中心(9794)
研究所(8857)
财经(8112)
(7913)
(7782)
业大(7730)
基金
项目(34576)
研究(31512)
科学(26026)
基金(20321)
教育(18685)
社会(16315)
(16063)
编号(15908)
国家(15783)
(15529)
成果(15404)
社会科(15057)
社会科学(15053)
科学基金(13142)
(12938)
课题(12904)
(11524)
基金项目(10156)
大学(9948)
项目编号(9501)
(8981)
资助(8805)
规划(8800)
研究成果(8640)
重点(8232)
(7813)
(7801)
(7794)
阶段(7779)
(7618)
期刊
教育(28906)
研究(27021)
(26990)
经济(26990)
中国(22244)
(10637)
学报(9326)
大学(8654)
管理(7641)
(7591)
技术(7508)
科学(7112)
职业(7056)
图书(6981)
学学(6134)
(6076)
金融(6076)
高等(5526)
书馆(5422)
图书馆(5422)
农业(5010)
业经(4610)
高等教育(4604)
(4248)
论坛(4248)
财经(4230)
成人(4228)
成人教育(4228)
经济研究(3942)
技术教育(3897)
共检索到116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志华  李建伟  
通过对22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包含的内容较广,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的生命观主要由控制、过程、情感\死亡认识、价值和处世5个维度构成;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城乡和学习成绩状况5个变量上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持积极向上的看法,追求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然而结果也显示,部分大学生在生命观上持有相对消极的看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培育其生命智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黎东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死问题凸显,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中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反映了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菁  
本文选用生活目标量表对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领悟到生活的真谛,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合理制定生活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意义,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俊生  李雪松  王伶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兴旺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学生群体所持的观念则至关重要,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民族观,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建设的步伐。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民族观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意识的生成、民族政策的执行、民族观念的教育和践行等各方面。只有系统调节各个方面的要素,拓宽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民族观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玲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尤为重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文章从大学生生态道德理论教育、情感培养和实践体验出发,探讨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文斌  刘经纬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乏。笔者探讨了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珍重生命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热爱生命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长冲  王爱芹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他们处于成长与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的人都能够更健康、更幸福、更有安全感,因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培养对生命的尊重精神和敬畏意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宏涛  赵奎皓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的生命观对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重要因素,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晓虹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有着共同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拥有相同的青春梦想,在同龄人中相对独立。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将来各界的精英骨干都将在他们中间产生,因此大学生是众多生命教育研究者聚焦的对象。由龙海霞著写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一书,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课程设计、师资培养、环境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迪  史春林  
毛泽东同志的生命价值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影响,并且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观思想的合理内容。毛泽东同志认为生命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生与死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要以乐观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看待生命,形成了以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为生命价值评价标准的生命价值观。立足哲学价值论角度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生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柯  
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与目标体系、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归属、如何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难题,以及怎样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等问题,还认识不清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的有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开明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存生命、发展生命、幸福生活"。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导向性、超前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模式上,具有系统性、整合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方法上,具有主导性、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教育对象及其成长现实上,具有反复性、传染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教育者及其工作现实上,具有重复性、变动性与联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春元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探讨了生命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法律制度、政策的社会规范作用。只有这样,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才得以建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玉军  
本文着重以高校为视角、以大学生为重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围绕生命教育展开分析,这将为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伟伟  王磊峰  
文章对"90后"高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分析其生命价值观特殊性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并探索出有效对策,目的是使"90后"高职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价值,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态度,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