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2)
2023(3957)
2022(3178)
2021(3166)
2020(2317)
2019(5128)
2018(4932)
2017(7818)
2016(5259)
2015(6328)
2014(6364)
2013(5258)
2012(4541)
2011(4274)
2010(4425)
2009(3713)
2008(3499)
2007(3287)
2006(2877)
2005(2499)
作者
(12646)
(10630)
(10590)
(10302)
(6730)
(5041)
(4827)
(4202)
(4183)
(3974)
(3641)
(3604)
(3521)
(3412)
(3397)
(3324)
(3213)
(3180)
(3139)
(3070)
(2833)
(2774)
(2691)
(2686)
(2417)
(2397)
(2370)
(2356)
(2280)
(2259)
学科
教育(9955)
(8594)
经济(8585)
管理(8513)
教学(7557)
理论(6477)
(6423)
中国(6399)
(5178)
学法(4819)
教学法(4819)
(4470)
企业(4470)
学理(3923)
学理论(3923)
研究(3676)
农业(3549)
政治(3489)
思想(3457)
业经(3412)
思想政治(3295)
政治教育(3295)
治教(3295)
德育(3266)
学校(3239)
(3123)
工作(2458)
地方(2453)
高等(2440)
(2282)
机构
大学(62664)
学院(60734)
研究(21783)
管理(15058)
教育(14413)
科学(14403)
(14209)
(13991)
师范(13859)
(13833)
经济(13567)
理学(12645)
理学院(12387)
中国(12380)
管理学(11770)
管理学院(11674)
技术(11524)
(10938)
(10914)
(10820)
师范大学(10753)
职业(10543)
研究所(9942)
业大(9768)
北京(9123)
中心(9052)
(8741)
(8593)
农业(8513)
技术学院(7743)
基金
项目(40357)
研究(35250)
科学(30253)
基金(23242)
教育(21258)
(19636)
(19393)
国家(19336)
社会(18269)
编号(17136)
社会科(16937)
社会科学(16933)
(16262)
成果(15906)
科学基金(15497)
课题(14783)
(13411)
基金项目(11654)
大学(10258)
规划(10228)
重点(10127)
项目编号(10092)
(9376)
(9347)
(9257)
(9255)
资助(9111)
研究成果(8864)
(8445)
自然(8433)
期刊
教育(32787)
研究(22442)
中国(22197)
(18548)
经济(18548)
学报(12247)
(11334)
大学(10736)
职业(9037)
科学(8675)
学学(8303)
农业(8220)
技术(7633)
高等(6287)
管理(5863)
(5231)
高等教育(5182)
技术教育(5041)
职业技术(5041)
职业技术教育(5041)
图书(4627)
成人(4552)
成人教育(4552)
(4063)
论坛(4063)
(4047)
业经(4029)
(3809)
书馆(3545)
图书馆(3545)
共检索到10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志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大学生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自我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高校弘扬法治精神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随军  
法治信仰是社会公众自觉自愿地从内心深处接受与认同法治,维护法治的权威,对法治真正的信服和尊崇。当代大学生的法治信仰状况,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效能。通过对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多重意义进行分析,引领大学生群体对法治的认同,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并维护其权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彦军  季卫兵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或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应力避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重心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本质上来,通过价值重塑与文化引领来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波  王华彪  姚路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高校在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创设校园环境熏陶、结合实践活动磨炼等措施,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齐明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民族自豪感是青年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精神支柱,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自豪感的概念逐渐模糊。因此,亟需通过主动思考研究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方法,努力寻找破解各种影响的应对措施及路径办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萌  
精神是行动的先导,有了创新精神才可能有创新行动;精神转化为行动的现实就是人们的创新过程或能力;创新精神的大小、强弱决定着创新的力度与结果。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动力、品质和思维等方面培育其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铮  
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和方法。本文立足于体验式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体验式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突出强调学生参与体验式教育的意义,并针对体验式教育在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培育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喻永均  
文章采用自编《高职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问卷》,选取重庆市10所高职院校的1000名大学生,针对高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较积极主流、总体认同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优秀因子、赋予民族精神新内涵、选择性认同外来文化成果、对民族精神培育途径认识多样化,发挥党政齐抓共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特色校园文化和发挥健康文明网络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凤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要落实于人,因为社会的发展首先依赖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平和的和谐人格的形成,这也是个体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面貌、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妍君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的中流砥柱、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文章通过分析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意义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现状,提出了一些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路径,旨在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燕飞  
大学生创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方式。这方面要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实践。研究表明,激发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大赛建立专门机构、实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丽  
培育学生的法治思维是建设法治中国对院校的必然要求。当前,职业教育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院校学生是否具有法治思维会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应结合法律课程的特点和优势,通过系统法律知识的传授、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学校平台的搭建,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法治思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莉丹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的"两课"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法制教育。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曦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意义重大。法律认知程度低、法律信仰不足、权责把握失衡、程序意识滞后、法律践行"知行"脱节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大学生法治意识明显不足。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应通过明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主阵地、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等举措,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婷婷  
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的权威除了用制度维护,更重要的是将法治观念植入人心,并培育为一种坚定的信仰。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育法治信仰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需要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形式,以此促进大学生对法治的认同以及法治自觉性的养成,为法治中国的建成奠定坚实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