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5)
- 2023(4148)
- 2022(3392)
- 2021(3470)
- 2020(2636)
- 2019(6268)
- 2018(6413)
- 2017(9770)
- 2016(6811)
- 2015(7947)
- 2014(8673)
- 2013(7466)
- 2012(6923)
- 2011(6221)
- 2010(6554)
- 2009(5550)
- 2008(5642)
- 2007(5432)
- 2006(4748)
- 2005(4481)
- 学科
- 教育(20647)
- 济(12071)
- 经济(12051)
- 管理(11848)
- 中国(11772)
- 理论(9770)
- 业(9360)
- 企(8886)
- 企业(8886)
- 教学(8238)
- 学(5818)
- 研究(4819)
- 农(4712)
- 思想(4528)
- 财(4504)
- 政治(4430)
- 业经(4400)
- 学法(4372)
- 教学法(4372)
- 发(4363)
- 思想政治(4178)
- 政治教育(4178)
- 治教(4178)
- 方法(4162)
- 德育(4134)
- 发展(3966)
- 展(3842)
- 和(3820)
- 文化(3755)
- 学校(3701)
- 机构
- 大学(82846)
- 学院(80950)
- 研究(28849)
- 教育(28371)
- 范(24056)
- 师范(23962)
- 管理(20673)
- 京(19994)
- 师范大学(19509)
- 济(18190)
- 经济(17187)
- 科学(16738)
- 职业(16624)
- 理学(16483)
- 理学院(16106)
- 中国(16067)
- 江(16063)
- 管理学(15525)
- 管理学院(15320)
- 技术(15216)
- 所(14333)
- 北京(13812)
- 州(12990)
- 研究所(12539)
- 中心(12448)
- 职业技术(11500)
- 财(11442)
- 教育学(11077)
- 技术学院(10522)
- 院(10482)
- 基金
- 项目(42900)
- 研究(42688)
- 科学(33645)
- 教育(29248)
- 基金(23940)
- 编号(22655)
- 成果(22449)
- 社会(21868)
- 社会科(20114)
- 社会科学(20111)
- 省(19649)
- 课题(19495)
- 家(18863)
- 国家(18435)
- 划(17958)
- 年(17730)
- 科学基金(14646)
- 规划(13566)
- 项目编号(13426)
- 研究成果(12438)
- 性(12415)
- 度(12243)
- 基金项目(11424)
- 阶(11395)
- 段(11373)
- 重点(11360)
- 阶段(11337)
- 年度(10912)
- 一(10770)
- 发(10612)
共检索到143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在全球化及本土化时空背景下,当代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呈现出世界主义与本土化双向建构趋势。在此建构过程中,人们对多元文化及其教育的复杂性问题将会有一个更深刻更广泛的思考。
关键词:
当代 多元文化 教育思潮 历史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田野
本文介绍一项实证性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澳门幼儿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从而探讨教师在多元文化社会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角色。研究者共发放了340份问卷,收回256份,剔除无效卷19份,回收率达75%。问卷分三部分:(1)填答者的基本资料;(2)教师对社会文化多元性的看法;(3)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研究发现:(1)澳门幼儿教育对多元文化教育大多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2)多数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现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已经包含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教师们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及其理念。他们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显得不足。作者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志成 魏晓明
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新思潮,跨文化教育超越了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消极被动性共存,是一种主动性互动式教育,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跨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非主流文化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促进理解人类文化间的差异,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促进理解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主张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融合共处。学校教育要理解和适应学生的不同文化、行为和学习方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特性,不要因为学生的不同文化而遭受到歧视和排斥。...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国际教育思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晓莹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发展初探余晓莹文化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探讨研究很多,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教育却很少。近年来,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研究双(多)文化环境下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包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易晓明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是美国当代重要的艺术教育思潮。它是在应对社会视觉文化转向的时代背景中出现的。在社会批判的价值立场以及新的艺术概念基础上,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社会批判能力和自我意义建构为旨趣的目标定位;以多元视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内容以及强调问题导向的建构式教学。美国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视觉文化 社会批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李敏谊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具有文化性的观点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和倡导合作3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实际支持;多元智力理论在5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即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将不同文化整合到课程之中、采用适合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与社区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涛 郑梦萍
在民粹主义回潮和逆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教育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要回应民众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迫切需求。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研究的边界持续拓宽,逐渐吸纳了少数族裔、女性、残障群体、多元性别与性向、多元宗教信仰等少数群体。兼顾学科特色与跨学科交融,多元文化教育首先需要保留自己的本质和精华,不断建构自己的概念和框架。在研究方法上,多元文化教育与其他特定学科或领域没有太大区别,应更多地关注研究者的定位、客观性,并在文化上赋权弱势群体。尽管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的情境有所不同,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大观念是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穿梭和应用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和教师愈发多元,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反思如何能够更好更快地影响和服务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实
当代中国教育实验在80年代形成高潮,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为实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宏伟目标,我们正面向未来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实验的新方案、新思路、新设想。此时,对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之间的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些探讨,回顾十余年来教育思潮是如何影响着教育实验,展望教育思潮的发展趋势,或许对我们近期的实验研究和未来的规划稍有助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新思潮的出现,是与西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以及对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批判紧密相连的,对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试图超越西方实证主义教育研究的传统,是对西方传统教育管理科学的假设做出的挑战。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忠魁
当代世界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吴忠魁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是现代世界教育思潮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勃兴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同各国经济发展呈互动关系,在各种新的教育思潮不断涌现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力量。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和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林静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涉及种族、族群、性别、阶层、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逐渐出现,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尝试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蕴与维度澄清对其的误解。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学校变革整体图景的勾画、革新性课程变革的实施、文化敏感性教学的开展等层面探讨学校变革的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若瑜
美国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评价领域的重要事件。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源于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回应性评价"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合流。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重点关注了文化因素对评价的影响,主张采取回应文化情境的实践立场和帮扶弱势群体的政治立场。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评价有效性和正当性,确立评价所承担的社会公正责任。在实践路径上,通过重新塑造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具有文化回应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现公正原则的评价程序。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正面回应和处理了美国多元文化影响评价的社会现实问题,丰富和完善了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文化视角,但同时也存在着降低评价科学性而导致另一种无效和不公平的风险。
关键词:
美国 文化回应性评价 评价主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探析张华“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对移民问题、种族冲突等问题的积极反应,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国际趋势。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又是一场声势浩大...
[期刊] 征信
[作者]
安瑞萍
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及信用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如何以点带面推动大学生群体提升诚信道德及金融素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人民银行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多方位构建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联动机制,全面推广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注重信用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监测体系是探索开展高校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征信文化教育 信用环境 天津实践
[期刊] 征信
[作者]
安瑞萍
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及信用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如何以点带面推动大学生群体提升诚信道德及金融素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人民银行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多方位构建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联动机制,全面推广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注重信用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监测体系是探索开展高校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征信文化教育 信用环境 天津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