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1)
- 2023(6840)
- 2022(5685)
- 2021(4880)
- 2020(3977)
- 2019(9056)
- 2018(8761)
- 2017(16939)
- 2016(8630)
- 2015(9689)
- 2014(9818)
- 2013(9632)
- 2012(9337)
- 2011(8874)
- 2010(9262)
- 2009(8878)
- 2008(8707)
- 2007(7839)
- 2006(7279)
- 2005(6912)
- 学科
- 济(63443)
- 经济(63380)
- 管理(27188)
- 业(24899)
- 企(21781)
- 企业(21781)
- 方法(18872)
- 地方(15322)
- 数学(15226)
- 数学方法(15128)
- 中国(12763)
- 学(12110)
- 地方经济(11842)
- 业经(11770)
- 财(11374)
- 农(9913)
- 理论(8764)
- 和(8156)
- 融(8117)
- 金融(8117)
- 经济学(7702)
- 制(7689)
- 环境(7392)
- 农业(7154)
- 务(7111)
- 财务(7098)
- 财务管理(7090)
- 发(6930)
- 企业财务(6873)
- 体(6757)
- 机构
- 大学(143310)
- 学院(140178)
- 济(71543)
- 经济(70345)
- 管理(52713)
- 研究(51377)
- 理学(45216)
- 理学院(44685)
- 管理学(44167)
- 管理学院(43889)
- 中国(37677)
- 财(32070)
- 京(29595)
- 科学(26749)
- 财经(25597)
- 所(25093)
- 经济学(23922)
- 经(23222)
- 研究所(22406)
- 中心(21513)
- 经济学院(21111)
- 江(20378)
- 范(19576)
- 师范(19493)
- 北京(19210)
- 财经大学(19000)
- 院(17784)
- 师范大学(16134)
- 州(15842)
- 商学(15721)
- 基金
- 项目(84352)
- 科学(67907)
- 研究(64847)
- 基金(63436)
- 家(54550)
- 国家(53635)
- 科学基金(46158)
- 社会(45453)
- 社会科(43027)
- 社会科学(43013)
- 基金项目(32545)
- 省(30440)
- 教育(29130)
- 自然(26535)
- 自然科(25842)
- 自然科学(25836)
- 划(25488)
- 资助(25470)
- 自然科学基金(25412)
- 编号(25076)
- 成果(21723)
- 部(19741)
- 国家社会(19676)
- 发(19113)
- 重点(19012)
- 教育部(17889)
- 人文(17610)
- 创(17173)
- 课题(17047)
- 性(16933)
共检索到222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小革
本文对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表明 ,并非只有在国外经济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范式才能解释现代经济问题 ,马克思范式同样可以对很多现代经济问题做出解释 ,而且其在很多方面的洞察力可以远远大于新古典范式。因为剩余价值理论赖以成立的经济关系还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 ,所以在当代它仍是一种很有用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在马克思范式基础上提出的各种剩余价值理论虽然不够完善 ,但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从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评述中可以看到工人参与分享企业利润的合理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历来为经济学界所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学术界对诺奖获奖者一般只是被动地从事追踪报道和进行事后研究,由于学术界在研究方面的滞后性,导致不少诺奖得主在其得奖之前根本不为国内学者所熟悉,以致只有等到其获奖之后才逐渐为学术界所熟悉。为此,本刊特开辟“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系列”大型专栏,以期对近年内具有实力摘取诺贝尔桂冠的经济学家进行超前学术研究。为确保所入选的经济学家均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地位,所评介的经济学家控制在如下学术地位之中: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历届会长;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历届会长;欧洲经济学联合会历届会长;经济计量学协会历届会长;部分专业经济学协会会长;美国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全瑞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剩余来源 认识分歧 现实应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泽方
股票市场的存在不仅改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由于股票市场对社会经济生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自股票市场建立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进行了理论探讨。了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的观点及其变化过程,对正确认识我国股票市场运行规律和进行股票投资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股票 投资 股票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应望江 徐北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张赞洞、李善明两教授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概说》共三册,分别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概说》)。《概说》简炼扼要、通俗易懂,精辟地揭示了原著的内容和实质,有不少新意,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宝贵资料。本文仅就此书的主要特点,做些概括评介。一、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1932-),男,江苏高邮人,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顾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经济学课题组首席专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吴易风 中国人民大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盖凯程(1978-),男,山东莱阳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兼任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盖凯程教授主要从事《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主研完成中央马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王智莉
本文首先概述了经济学哲学名篇中穆勒、凯恩斯、罗宾斯和弗里德曼等经济学方法论"大家"关于经济学理论及其假定、规则、规律等和现实的关系,指出两者虽然有相符合的地方,但是毕竟也有不相符合之处。理论是我们理解现实的桥梁,如果没有理论,我们就不能理解现实。经济学家要尽力修正理论,使之逼近现实。进而论述了经济学家在将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有时甚至会以失败告终。经济学家要公正地批判自己的理论,对得出的结论需保持一种适当怀疑的态度。最后得出:经济学家的作用主要在于认识世界(或解释世界、预测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也只有在经济学理论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经济学理论改造世界的积极作用才能逐渐...
关键词:
经济学家 经济学理论 预测世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松龄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与相对剩余价值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辩证认识二者的差异性,能为新时代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合理边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两个概念存在一定差异。资本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不应当归资本占有,而应当转换为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占有超额剩余价值,有利于激励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才有可能保障资本贡献归资本所有者所得。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共享发展的能力,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才能保证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对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斌 葛扬
追逐与实现技术创新是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隐性逻辑和潜在主线。发达完备的资本市场高度契合技术创新特点,也就是资本市场筛选评价技术创新的规律在发挥作用。美国硅谷和纳斯达克强力驱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现代化分工与协作视域下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适用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要紧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机制、环境、条件,与创新驱动、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贯通起来,立足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特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着力锻造新时代"国之重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家骅
《我的经济观——当代中国百名经济学家自述》出版后,引起了全国理论界的关注,给予较高的评价。我有幸先睹此书,觉得可以说它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界对中国建设方程所作的一次集体的求解。中国建设问题犹如一组"多元高冪次的联立方程" 长期以来,人们或明或暗地感到,中国的建设确实错综复杂,想要着手解决其中某个问题,势必会牵引出一大堆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官方统计数据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基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的基本观点、基本依据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了中国经济学家任若恩教授对罗斯基的观点和依据所进行的批评 ;阐述了美国经济学家克莱茵、拉迪、诺敦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评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统计数据 评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梦挺
本文结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特点重新阐释了计算剩余价值率的ST方法,并计算了中国1993-2015年的剩余价值率。本文指出ST方法中界定的次级部门,即除贸易部门以外的非生产部门,直接的含义是以非生产劳动为媒介,以费用的形式从生产部门转移剩余价值的部门,其收入的性质并非包括谢克和图纳克本人在内的很多学者理解的"租"。本文计算的中国1993-2015年剩余价值率表明,2012年以来中国剩余价值率增长陷入停滞,将金融、商业服务等分配性次级部门和贸易部门转移的剩余价值剔除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对比剔除农业和保留农业两种口径下的剩余价值率可以发现,农业家庭经营对于中国非农部门维持较高的剩余价值率,进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葛承群
安徽财贸学院于2003年1月7日举办了一次全院性的大型学术研究会“剩余价值理论创新研讨会”。全院有100多位师生亲临会议,有10多位专家教授做了精彩发言。现把他们发言的材料部分加以整理后发表,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