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6)
- 2023(6708)
- 2022(5522)
- 2021(4932)
- 2020(3685)
- 2019(8589)
- 2018(8338)
- 2017(15532)
- 2016(8276)
- 2015(9176)
- 2014(9419)
- 2013(9297)
- 2012(9127)
- 2011(8597)
- 2010(8970)
- 2009(8241)
- 2008(8230)
- 2007(7462)
- 2006(6982)
- 2005(6702)
- 学科
- 济(44211)
- 经济(44164)
- 业(21287)
- 管理(20608)
- 地方(16636)
- 中国(16037)
- 企(15654)
- 企业(15654)
- 农(12790)
- 业经(11771)
- 方法(10706)
- 地方经济(9573)
- 发(9277)
- 农业(9184)
- 学(8864)
- 融(8748)
- 金融(8748)
- 银(8402)
- 银行(8394)
- 行(8297)
- 数学(7901)
- 数学方法(7788)
- 理论(7578)
- 制(7196)
- 环境(7006)
- 贸(6972)
- 贸易(6962)
- 发展(6960)
- 展(6927)
- 和(6860)
- 机构
- 学院(126255)
- 大学(124283)
- 济(53351)
- 经济(52157)
- 研究(49159)
- 管理(43971)
- 中国(37584)
- 理学(36265)
- 理学院(35771)
- 管理学(35188)
- 管理学院(34948)
- 科学(29243)
- 京(28264)
- 所(25365)
- 财(24843)
- 研究所(22641)
- 中心(21417)
- 江(20789)
- 农(20706)
- 范(20036)
- 师范(19863)
- 北京(18666)
- 财经(18610)
- 院(17635)
- 州(17310)
- 经(16732)
- 经济学(16340)
- 业大(16236)
- 师范大学(15854)
- 农业(15726)
- 基金
- 项目(75452)
- 科学(59321)
- 研究(58661)
- 基金(51998)
- 家(44655)
- 国家(44182)
- 科学基金(37387)
- 社会(37194)
- 社会科(35137)
- 社会科学(35133)
- 省(31029)
- 基金项目(26668)
- 教育(26434)
- 划(25461)
- 编号(24481)
- 发(23112)
- 自然(21597)
- 自然科(21055)
- 自然科学(21050)
- 成果(21041)
- 资助(20848)
- 自然科学基金(20641)
- 发展(18976)
- 展(18621)
- 课题(18402)
- 重点(17530)
- 部(15925)
- 创(15836)
- 年(15190)
- 国家社会(14988)
共检索到212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当代意义的发展理论 ,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 ,直接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和全球发展问题。它以战后非殖民化运动中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为对象 ,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改造 ,带动社会变迁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因而 ,它所探讨的社会发展过程 ,并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而是自觉设计和选择的过程 ,是人们自为地寻求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发展 经济增长 嬗变 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杨伟 李晓丹
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争论,运用双重异质性模型和相对效用价格比方法考察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贸易优势本质上是一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是贸易优势理论的理论基准,比较优势的当代理论认知融合了供给侧的成本优势和需求侧效用满足的质量优势,体现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来源与表现的一致性。无论是要素价格差异的成本优势,还是产品相对效用满足差异的质量优势,都直接或间接通过产品价格加以体现。当代比较优势是相同消费者效用满足下的产品价格比较与竞争,源于拓展要素观下"一揽子要素"的要素结构差异与优化升级;贸易优势的获取不仅取决于产品成本的节约,而且在于消费者效用满足下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明阳
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是必然的,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冲击是来源于对历史的扬弃,在社会的进程中历史的功劳是不容小觑的。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更是人自身发展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历史也在人们一步一步的生产活动中进行着不断的变化,从最初的认为历史是受必然性支配的自然过程,到后来马克思经过研究表明的,认为的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历史,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及历史的发展对于当代的发展又有何意义,都值得思量和研究。
关键词:
历史 人的实践 当代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轫的平民教育,在理论层面上与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公民教育等同构;在操作层面上,主要面向农村、难民、贫民等弱势群体;在教育理论上,凭借的主要是进步主义教育资源,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949年之后,在实现工业化和移植苏联模式的社会变迁中,毛泽东发起的教育革命对城市化取向的批评、对工农及其子弟教育权益的关注,仍隐含了这一价值。当代平民教育、"穷人教育学"实践,重新强调面向大多数人的价值,重视面向农村、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倡导"平民化的教育",坚持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价值。
关键词:
平民教育 教育公平 生活教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江燕
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变化。无形资产会计势必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文章从无形资产内容的扩展、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围、无形资估价方法和计量的发展、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无形资产会计的当代发展状况。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会计 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岭 翟润卓 唐昱茵
经过19世纪的“革命世纪”,超时劳动在20世纪初露端倪后,在21世纪席卷众多国家,包括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性和问题严重性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视角的劳动供给理论不能区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而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榨取思想。本文首次系统地整合了马克思的经典劳动强度理论,并通过对马克思之后的劳动强度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回归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建模思路。把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纳入劳动强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有望探索出与适度劳动强度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东亚经济的崛起对当今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对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说更是如此。目前,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试图对“东亚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种种缺陷,它们的分析或失之偏颇,或苍白无力,自70年代以来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尤为如此。因此,对“东亚模式”的新的理论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经济学摆脱目前的危机和困境,寻找到途径或出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刘力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杨圣明刘力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客观要求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将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任何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牧华 靳玉乐
科学主义具有丰富的理论形态和形式,它深刻地推动着教育研究方法的实证化发展和教育学科追求科学性的努力,广泛影响了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代科学主义课程改革体现出注重科学素养、关注科学综合、强调科学探究、着重科学实证的特点。科学主义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将是走出理性主义,关注课程的美学性;超越普遍主义,关注课程的情境性;携手人文主义,关注课程的人文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久恒
当代发展观经历了从发展=经济增长=工业化、发展=整个社会的变革=现代化、发展=综合协调=全面化、发展=有节制的增长=持续化、发展=以物为本的扬弃=人本化这样一个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当代发展观演变的哲学反思给我们以有益启示:基于发展认识论来考察,发展应实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科学转向;基于发展方法论来审视,发展应实现从"外源式"发展向"内源式"发展的正确转换;基于发展价值论来分析,发展应实现从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的二元分裂到保持适度张力的合理转变。
关键词:
当代发展观 逻辑演变 哲学反思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翟羽佳
哲学治疗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课题。图书馆学自形成理论以来,一直借助抽象思维认识与把握关于图书馆活动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并与哲学有着深厚渊源。从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思想逐渐渗透,到50年代方法论意义上与80年代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基础探求,再到90年代"图书馆哲学"概念的提出,无一不是图书馆界将哲学视作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根本的体现。传统图书馆学的哲学基础在方法论,这导致图书馆学一直是主客体的思维方式,同时当代图书馆学的研究又被现象描述层面的技术传统覆盖,因而在发展中出现了两种"病":理论描述的空洞和信息技术的强势。图书馆学应在与当代哲学的对话中,拒斥空洞概念,警惕工具理性,把握哲学的转向,实现学科超越发展。
关键词:
哲学 图书馆学 治疗 思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自波
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实践的丰富。本文在现有纷杂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基础上,以一种新的视角分别从远程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形态与特征、系统与结构、过程与属性四个维度,对远程教育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特别重点介绍了我国学者丁兴富、陈丽等人对远程教育的理论贡献,并将其纳入远程教育理论体系框架。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 维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志萍
适应时代发展建立现代思维方式刁志萍人类历史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面对当代世界规模的新科技浪潮,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疑将越来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掌握、应用和创造人类最先进的知识,其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一、思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毕肖辉
从50年代起、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速度之快被西方未来学家喻之为“爆炸式”的;而在国民经济的舞台上,它们又扮演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小企业在美国被称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在加拿大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日本则视“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的源泉。”以至一个时期以来,“小的是美好的”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更为世人所瞩目的是“小企业的伙伴是大政府”。难怪有些西方学者声称这是一个“经济之谜”,认为有加以认真研究的必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悦 朱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实践最重要的经济思想,其所具有的独特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基础。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向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因为人们当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认知有限,一部分人对有“资本”与“市场”先天优势的资本主义所依侍的西方经济学过分信赖,从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丧失了信心,认为其是过时的经济思想。这种认知偏误导致相当一段时间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受到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