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9)
- 2023(11533)
- 2022(9877)
- 2021(9410)
- 2020(7874)
- 2019(18585)
- 2018(18603)
- 2017(36593)
- 2016(19846)
- 2015(22518)
- 2014(22547)
- 2013(22172)
- 2012(19919)
- 2011(17774)
- 2010(17801)
- 2009(16124)
- 2008(15468)
- 2007(13366)
- 2006(11487)
- 2005(9859)
- 学科
- 济(79356)
- 经济(79270)
- 管理(55649)
- 业(53910)
- 企(44476)
- 企业(44476)
- 方法(41354)
- 数学(36555)
- 数学方法(35889)
- 农(21194)
- 中国(20565)
- 财(17430)
- 业经(17130)
- 学(16746)
- 地方(15169)
- 理论(14747)
- 农业(14607)
- 贸(13242)
- 贸易(13234)
- 易(12844)
- 和(12707)
- 技术(12367)
- 制(12065)
- 环境(11590)
- 务(11289)
- 财务(11214)
- 财务管理(11195)
- 教育(10783)
- 划(10767)
- 企业财务(10565)
- 机构
- 大学(278186)
- 学院(276833)
- 管理(114923)
- 济(106566)
- 经济(104219)
- 理学(101030)
- 理学院(99979)
- 管理学(97922)
- 管理学院(97447)
- 研究(86989)
- 中国(63047)
- 京(58924)
- 科学(55754)
- 财(45950)
- 所(42870)
- 业大(42389)
- 农(41768)
- 中心(39481)
- 研究所(39477)
- 江(38291)
- 财经(38082)
- 北京(37137)
- 范(36853)
- 师范(36550)
- 经(34658)
- 农业(32736)
- 院(31919)
- 州(31539)
- 经济学(31174)
- 师范大学(29593)
- 基金
- 项目(196502)
- 科学(154662)
- 研究(143022)
- 基金(142444)
- 家(123557)
- 国家(122552)
- 科学基金(106249)
- 社会(88918)
- 社会科(84231)
- 社会科学(84207)
- 省(76941)
- 基金项目(75640)
- 自然(70439)
- 自然科(68863)
- 自然科学(68850)
- 自然科学基金(67570)
- 教育(66641)
- 划(64770)
- 资助(60109)
- 编号(59063)
- 成果(46960)
- 重点(43312)
- 部(42795)
- 发(40721)
- 创(40642)
- 课题(40234)
- 创新(37795)
- 科研(37645)
- 教育部(36909)
- 大学(36817)
- 期刊
- 济(110073)
- 经济(110073)
- 研究(77306)
- 中国(49644)
- 学报(42788)
- 管理(41125)
- 科学(40191)
- 农(37376)
- 教育(33006)
- 财(32966)
- 大学(32703)
- 学学(30697)
- 农业(26666)
- 技术(25888)
- 业经(18655)
- 融(18526)
- 金融(18526)
- 经济研究(17738)
- 财经(17454)
- 图书(15412)
- 经(14764)
- 理论(14115)
- 问题(14083)
- 科技(13913)
- 技术经济(13902)
- 业(13526)
- 统计(13376)
- 实践(13144)
- 践(13144)
- 版(12375)
共检索到38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白玥
文章以世界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发布的劳动力参与相关数据为基础,应用STATA面板数据模型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当代分性别劳动力参与水平和模式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代男性劳动力参与率持续降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先升后降。转变的基本规律是向劳动力参与时间不断缩短,学习和自由发展时间不断延长的方向发展。经济、教育、低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对这一转变有重要影响。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普遍提高受教育年限,降低低龄组、次低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在增加劳动力数量、质量供给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沈坤荣
文章通过传统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和现代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的建构,系统探讨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动态机制与均衡形成过程,为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中宏观效应提供一个微观层面的分析框架与视角。文章着重从成本一收益决策模型的建构与修正展开传统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的探究,并基于对劳动力外流成本进行新的细分,提出和建构了涵盖"主观劳动力流动模型"与"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在内的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研究发现,流动者的主观劳动力流动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即流动者主观视野中的收益、成本与最终效用在流动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则可以提供真实的劳动力流动净收益与净福利的深入考察。然而,在实践中外流劳动力的净收益与净福利往往因其主观上有意规避理论上应考量的"差量外流成本"而被"高估"。作者的微观调研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力转移思想是在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进行清晰认知、对传统"物的城镇化"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对阻碍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要素进行有效破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力转移思想体现出独特的前瞻性、针对性和适用性,是马克思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劳动力转移思想的深化升华,为新形势下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效指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力转移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前提,把"双轮驱动"作为关键之举,把"市场配置"作为强大动力,把"制度改革"作为基本保障,系统论述了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对破解农民工"半城市化"困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孟续铎 李晓曼 詹婧 王阳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评价劳动力市场可以从市场景气、市场流动、市场匹配、就业质量和全面薪酬五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下设若干指标项,并对这些指标在苏州市进行了实地验证,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监测机制和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战冬梅 战梦霞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美、日三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王业强
基于1995-2014年全国31个省(市)新生代劳动力供给与产业结构数据,构建面板FGLS模型,考量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产业升级效应。结果表明:全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上升均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分地区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对中部地区产业升级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西部次之,东部较弱;新生代劳动力质量改善对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因此,应适当放开计生政策和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下行压力,扶持西、中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速提高当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随着"婴儿潮"期出生人口的加速老龄化,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渐成我国的主体劳动力。然而,新生代劳动力择业行为具有典型的"去制造业化"、"高端化"和"服务化"等特征,这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运用1995-2014年我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和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变化对低端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负,且系数较大;对中端和高端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说明,随着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已使低端制造业失去了传统比较优势,但却为中高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要顺应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通过政策顺势促推制造业向和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相协调的产业高端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王业强
基于1995-2014年全国31个省(市)新生代劳动力供给与产业结构数据,构建面板FGLS模型,考量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产业升级效应。结果表明:全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上升均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分地区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对中部地区产业升级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西部次之,东部较弱;新生代劳动力质量改善对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因此,应适当放开计生政策和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下行压力,扶持西、中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速提高当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雨含 陈茜
本文利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建立断点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家庭生活中父代退休对子代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父代退休的代际影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对子代女性的劳动参与、工作时长和收入水平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子代男性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则没有显著影响。代际经济转移和代际时间转移是重要的影响渠道。本文拓展了退休制度代际影响的研究,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后续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退休政策 劳动力市场表现 代际转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杜若 邓明
从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地选择差异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贸易开放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就业地选择的差异化影响。以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样本,利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方法,计算了非线性模型中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值及标准误,此外,对不同的贸易开放变量的度量、不同的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定义和不同的子样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还进一步地考察了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家乡贸易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劳动力技能水平越高,越倾向于留下就地就近工作;反之,技能水平越低的劳动力,越可能外出就业。研究启示:地区贸易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当地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同时也要采取精准扶贫策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非技能劳动力技能水平,避免这一群体在贸易开放进程中福利受损。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水平 就业地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杜若 邓明
从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地选择差异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贸易开放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就业地选择的差异化影响。以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样本,利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方法,计算了非线性模型中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值及标准误,此外,对不同的贸易开放变量的度量、不同的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定义和不同的子样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还进一步地考察了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家乡贸易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劳动力技能水平越高,越倾向于留下就地就近工作;反之,技能水平越低的劳动力,越可能外出就业。研究启示:地区贸易开放进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水平 就业地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新
本文是对中国农民创办乡镇企业的非经典转移路径的描述与分析。传统发展理论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只存在"农村一城市"这条单一的"经典路径",但是占相当比重的中国农民却通过创办农村工业实现了原地转移,该路径为"农村→农村工业"。本文认为非经典转移的短期绩效是能够降低当时转移成本,但从长期看可能会面临二次转移成本。
关键词:
非经典转移 要素流动能力 收入支出弹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 燕晓飞 张勇
对非正规就业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效率改进和社会稳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化的劳动力培训模式突出地依赖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格局,劳动力资源长时间总量过剩成为制约我国劳动力培训市场发育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准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的必要性。非正规就业者收入不稳定,体现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依据收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我国可采用多主体供给模式对非正规就业者进行教育培训。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教育培训 供给模式 培训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煜宇 温涛
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以完善的金融服务为保障,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仍存在着金融配合失调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金融服务 金融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强 张旺锋
巨大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和有效转移安置,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又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闲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的问题,提出劳动力级差地域转移模式,并分析劳动力级差地域转移模式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