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5)
2023(4677)
2022(3969)
2021(3852)
2020(3081)
2019(6926)
2018(7137)
2017(13243)
2016(7629)
2015(8535)
2014(8856)
2013(8684)
2012(7972)
2011(7360)
2010(7583)
2009(7015)
2008(7014)
2007(6740)
2006(6129)
2005(5540)
作者
(20900)
(17922)
(17344)
(16548)
(10834)
(8643)
(7851)
(6897)
(6678)
(6478)
(6045)
(5855)
(5636)
(5557)
(5420)
(5403)
(5132)
(5105)
(4910)
(4850)
(4515)
(4454)
(4394)
(4337)
(4297)
(4031)
(3986)
(3819)
(3689)
(3658)
学科
(43721)
(29817)
经济(29785)
农业(29081)
(28522)
管理(14319)
业经(12436)
农业经济(9753)
(8889)
农村(8882)
(8666)
企业(8666)
中国(8651)
(8392)
(7858)
地方(7191)
土地(7052)
方法(6826)
(6791)
劳动(6791)
人口(6788)
发展(6774)
(6756)
(6687)
收入(6286)
农业劳动(6278)
(6115)
建设(6044)
(5957)
及其(5835)
机构
学院(107357)
大学(99069)
(42380)
经济(41324)
(40443)
管理(38419)
研究(34669)
理学(32461)
理学院(32140)
管理学(31575)
管理学院(31398)
农业(30356)
中国(29250)
业大(22952)
科学(20994)
(20698)
(19379)
农业大学(18332)
(18148)
(18101)
中心(18021)
研究所(15821)
(15151)
师范(15049)
(15029)
(14999)
(14446)
经济管理(14158)
财经(13428)
(12736)
基金
项目(63622)
研究(53192)
科学(48694)
基金(42426)
(35764)
国家(35223)
社会(31877)
科学基金(29604)
社会科(29447)
社会科学(29440)
(28133)
编号(26286)
(25010)
教育(23622)
基金项目(22792)
(21137)
成果(21107)
课题(16964)
自然(16615)
自然科(16121)
自然科学(16120)
资助(16033)
自然科学基金(15816)
(15536)
(14763)
(14531)
(13940)
重点(13803)
(13731)
(13495)
期刊
(60407)
经济(60407)
(47989)
农业(32317)
研究(31213)
中国(29227)
业经(17845)
教育(16422)
学报(16011)
科学(14998)
(14275)
(13681)
大学(13265)
农业经济(13248)
(13223)
金融(13223)
农村(13055)
(13055)
学学(12407)
技术(10294)
管理(9358)
问题(9151)
农村经济(8680)
(8295)
经济问题(7759)
世界(7616)
社会(6903)
社会科(6420)
社会科学(6420)
资源(5929)
共检索到17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扬宗  
马克思主义认为,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意识形态的作用。生育观念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之一,改变人们旧的生育观念,不仅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  
1 问题的提出和资料来源 农民的生育观念,近年来在人口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它之所以受到重视,直接的原因,来自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困境。随着农村人口控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农民意识深处那一套顽强的观念传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象传宗接代的宗祧观念、养儿防老的现实需要等等,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并从1992年起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的事实,越发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现实性。 现实的挑战激发了理论的探索。在人口研究中,十多年来围绕农民生育观念,已有了不少分析和讨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和成果。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论著基本上一直是随机散见各处,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由此引发出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1.由于缺乏对于研究成果的系统检讨,很难在学科内部对某一专门问题产生知识上的积累。这种人自为战的结果,常常不易导致或至少是延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飞跃。这实在是非常可惜。2.更深的一个问题是,通过对于这些研究的“再研究”,我们可以:a.尽量把握其在思路上基本的内在逻辑(Internal Logic),找出它未曾注意的一些盲点;b.同时,我们还可以看看,在这些论著中,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君  
从人生意义、家本位思想、代际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生育观念的演变过程,并从结构与文化两个维度,对不同年代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业化、城市化浸透着农村社会,传统社会中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乡村社会秩序、乡村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的生育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家本位思想到个体化思想的转变过程,当前农民的生活意义已经从一种可以"过日子"的逻辑转变为如何"过好日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涌平  
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方吉,还形成了特有的客家生育观。本文试图从迁移──高生育的历史继承性、语言──生育扩散性及生育的生殖崇拜这三个方面解释客家人的高生育水平,并简单地论述了传统生育文化和现今社会适应的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  
本文通过在浙东越村的社会人类学实地研究,首次指出了农民亲子关系中明显与“反馈模式”并存的“代际倾斜”现象,说明他们生养孩子,并不全然是基于市场理性的行为,由此揭示出他们的生育观念:生育作为生命逻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他们此生不可推卸的生命任务,是他们对于祖先的“还债”。正由于生育连带着农民人生的终极意义,因此:①在理论上,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中国农民的生育行为;②在现实上,农民会在实际的生育态度与行为上,与政府的人口政策产生深刻的矛盾,从而使行政手段在人口控制中必不可少;③在政策措施上,“养儿防老”问题的解决,只是改变农民这种生育观念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周建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震,陈俊杰  
在进入低生育水平的90年代后,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一轮以生育的性别为焦点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本文正是对于这一挑战的理论思考。文章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农民生育文化边际性的理论命题,认为性别是农民生育的核心内容。“生一个男孩”体现了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在生育问题上最基本的价值性需求,是他们难以逾越的文化边界,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长期的稳定性。在农村人口控制中,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并考虑将它作为日后制定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将计划生育的正当性建立在文化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使宏观的“抓紧”,更有可能真正落实为基层的“抓好”,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实施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春  
随着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经济的日益壮大和发展 ,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网上营销观念也就应运而生。本文从分析企业营销观念的概念和演变入手 ,较为深刻地论述了网上营销观念的概念及其要点 ,指出突出服务、迅速及时、锐意创新是网上营销观念最为重要的要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自立  张红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民现代化转向,而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对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关中4个村庄的调查发现,现代农业进入农村经历了接受——抵制——再接受的过程后才真正进入农村。而农业逐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生产观经营观念和学习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与农民的理性基础、新的要素投入与外部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为实现农民生产经营观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农村教育网络、内化现代农业价值等方式来实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俊良  
我国现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人口出生率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般说来,乡村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城市。据1987年,人口1%抽样调查资料.全国市、镇、县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5.05%、20.65%、21.8%;四川省分别为16.47%、20.9%9、23.01%。人们的生育行为从内容上讲是一种人口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陈震  
自人口研究恢复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农民的生育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核心。研究的持续积累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了几种基本的理论解释。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观点尚未作过系统的整理与比较分析。从学术发展的眼光看,如果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作及时全面的反思检讨,至少不利于我们对农民生育这一重要问题产生较好的知识上的积累,并会延缓我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或飞跃。这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有关农民生育研究的“再研究”,来进行这么几个方面的探索:①这些理论解释在基本思路上各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Internal Logic)?②它们是否是令人满意地解释农民的生育行为?③它们彼此的视野是否还有若干盲点?④针对这些不足,是否有可能通过视解与思路的转换来尽量加以克服?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近两年来,我们一直留心收集国内有关农民生育行为的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理论上的反思与展望,现在不揣浅陋地写出来,希望引起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解振明  
农村经济改革引起了中国农民生育需求发生了许多变化,以浙江省部分农村为例,随着妇女地位,尤其是年轻妇女的经济地位的提高,改变了人们对男孩的偏好,认识到在农村生产、生活和家庭养老中,女孩也同男孩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的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并没随着发生根本的变化,生男孩仍然是农民精神上的最大满足,这是近年来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民离“少生、晚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现代生育模式还有相当的距离,生育观念的现代化,既要求物质上的现代化,也要求精神上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楚成亚  
本文利用在山东省进行的调查材料 ,概括了当前农民对村、乡和国家三个层次的公  共权力的期望、评价和参与意识 ,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离村频率、文化程度和  职业的农民在公共权力观念方面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村级组织陷入了“有民主  选举 ,无公共权力合法性提高”的困境 ;乡镇基层政权正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危机 ;农民对国  家的信任是目前农村基本稳定的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永州  
权威崇拜、安分守己的臣民意识 ,循环、经验、静态的经世观念 ,封闭、内向的文化心  态 ,富贵利禄的价值目标 ,平均共有的社会理想 ,背离传统的畸形发泄 ,是农民传统意识和  价值选择的核心内容。剖析这些内容 ,是实现传统农民意识超越、重构现代农民价值观的  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