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1)
2023(7228)
2022(6030)
2021(5826)
2020(4609)
2019(10746)
2018(10436)
2017(18639)
2016(11325)
2015(12539)
2014(12568)
2013(11550)
2012(10895)
2011(10183)
2010(10755)
2009(9723)
2008(9798)
2007(8975)
2006(8300)
2005(7651)
作者
(29554)
(24540)
(24402)
(23406)
(15950)
(11421)
(11210)
(9545)
(9288)
(9183)
(8411)
(8262)
(7975)
(7950)
(7868)
(7682)
(7513)
(7288)
(7252)
(7210)
(6454)
(6230)
(5909)
(5803)
(5636)
(5590)
(5558)
(5482)
(5095)
(4894)
学科
(32224)
经济(32176)
管理(27792)
(26714)
(20892)
企业(20892)
教育(20067)
中国(15739)
(12804)
方法(11475)
(11085)
(10539)
理论(10190)
数学(9478)
数学方法(9214)
(8814)
农业(8427)
业经(7877)
(7819)
贸易(7817)
(7645)
(7304)
教学(6982)
(6645)
地方(6500)
及其(6451)
(6341)
财务(6327)
财务管理(6318)
技术(6123)
机构
大学(154468)
学院(151654)
研究(57314)
(54301)
经济(52799)
管理(50902)
理学(43301)
理学院(42673)
管理学(41722)
管理学院(41395)
中国(37410)
(34179)
科学(33210)
教育(31640)
(31595)
师范(31438)
(28756)
(28138)
研究所(26060)
(25755)
师范大学(25658)
中心(24498)
北京(22529)
(22296)
财经(21361)
(20634)
(19930)
技术(19621)
(19349)
业大(18871)
基金
项目(93295)
研究(77395)
科学(75213)
基金(64256)
(54796)
国家(54144)
社会(46030)
科学基金(45476)
教育(43356)
社会科(43186)
社会科学(43178)
(37238)
编号(34659)
(33797)
成果(32261)
基金项目(31991)
课题(27506)
自然(27439)
自然科(26753)
自然科学(26742)
资助(26337)
自然科学基金(26283)
(23527)
重点(22599)
(22454)
(21577)
(21196)
规划(20844)
项目编号(20496)
教育部(19875)
期刊
(64410)
经济(64410)
研究(57680)
教育(52301)
中国(39366)
(21001)
(20775)
学报(20086)
科学(19529)
管理(18287)
大学(16623)
技术(15813)
(14688)
金融(14688)
农业(14228)
学学(13938)
职业(13160)
业经(10792)
财经(10482)
经济研究(10105)
(9038)
(8943)
论坛(8943)
技术教育(8312)
职业技术(8312)
职业技术教育(8312)
问题(7828)
(7717)
(7690)
(7046)
共检索到243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飞  
随着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勃兴,公民教育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的公民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伦理与价值的困境,如在伦理规范体系上存在着"应然规范"与"实然规范"的分裂,在价值导向上存在着权利导向与责任导向的失衡,在目标追求上深陷于公共德性与个体善性的混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公共价值与公共生活的背离等等。为从这种困境中摆脱出来,当代公民教育应建构起"应然规范"与"实然规范"、权利导向与责任导向、公共德性与个体善性的均衡体系,构筑公共生活与公共价值之间的有机联结,从而更有效地传递公共价值观念,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杰  
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国外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我国却并不顺利。文章认为公允价值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尽管实际运用中 ,由于使用者的逐利动机、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等 ,导致在关联交易、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和资产减值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通过引入全面收益并且建立良好的实施环境 ,它也就具有了实务上的可行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姜丹  
我国公民网络问责对地方政府传统公共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地方政府处置失当极易引发公共决策困境,甚至导致公共安全事件。若干典型案例表明,公共决策困境中的公众网络参与逻辑如下:公民网络参与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网络舆论失控是公共决策困境的重要原因;理性的公民网络参与有助于走出公共决策困境。为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地方政府要走出公共决策困境,其对策思路如下:确立多元化民主参与理念、确保公共决策中公民充分而有效的参与、重建地方政府的网络舆论话语权和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平  
通过纵向剖析通识教育的概念、课程设置、目标以及通识课程的地位等问题以及横向比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情况,对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认知、课程地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来永宝  
针对当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五点建议:完善法律体系,为高职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加大投入力度,为高职发展提供财政保障;推进中高职的贯通,构建完备的体系;切实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挥高职的基本功;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云平  
成人教育具有其特性,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教育形式产生一定的冲突,如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习惯性的"统治"地位的存在,学业标准不科学,受教育者对成人教育认识上的错误等。成人教育要深刻把握其本质与特点,借助其优势。当下,应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本位意识,以"理解"和"行动"为中心,以社会为课堂为中心,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主导的成人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俞位增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理论基础入手,针对目前工学结合中存在的困境,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国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目的在于成人。人创造了道德,道德与人须臾不可分离,只有从人而不是从道德本身出发去看待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存在的理由,才是科学的德育目的论。道德教育既要防止对人作抽象化的理解与臆想性的附会,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中的浪漫主义;又要防止纯粹的实证主义与客观主义对人的机械"分割"与僵化"肢解",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中的虚无主义。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到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不断生成的世界中,对现实的道德生活给予"恰当的阐释"与"同情的理解",以促成意义感的生成,从而实现对真实、完整、丰富的人的积极关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佘时珍  谭泽春  
道德教育是在人类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面临道德冷漠化、人性复杂化、道德平庸化等困境。对此,我们应从倡导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不渝地遵循人性原则,积极推行以对话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入手,一一化解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职业前景等困境。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市场刚性需求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岗位相对不足;价值多元的发展格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领域的问题,使大学生在就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陷入职业规划困境。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上受行政干预较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发展要求不配套,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贵群  张欣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但其自身发展也受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面的影响。本文针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对其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困境,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有序开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大凤  
随着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要求迅速提高,我国传统科技决策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精英决策模式,在参与主体、决策机构、运行模式、运行途径等方面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角色错位、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程序不规范、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专家"科学"决策挤压公众"民主"决策等困境。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是:一是重塑决策理念,正确认识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内涵与本质,防止将专家决策等同于科学决策;二是通过法律进一步明确公众在科技决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政府、专家与公众构成的多元互动的科技决策模式;三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民参与科技决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四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谢锡美  
一、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的判断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预示我国民办教育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进入一个法制化时代。时至今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已颁布两年多,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也已颁布实施一周年,我国民办教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洪涛  
为了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蓬勃发展。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新兴的经济活动,对其会计处理成为会计学界与实务界的新挑战。本文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分析入手,基于我国国情,对《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及其他各国和地区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完善我国碳会计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芹  
就业:困境与对策·范芹一、现阶段解决就业问题面临的制约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遇到很多矛盾与困难,就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其表现为: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劳动力供给数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前几次就业高峰主要由于新增劳动力所致,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