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1)
- 2023(2782)
- 2022(2085)
- 2021(2039)
- 2020(1260)
- 2019(2723)
- 2018(2488)
- 2017(4535)
- 2016(2384)
- 2015(2607)
- 2014(2393)
- 2013(2173)
- 2012(1874)
- 2011(1686)
- 2010(1581)
- 2009(1426)
- 2008(1321)
- 2007(1204)
- 2006(1075)
- 2005(964)
- 学科
- 济(7409)
- 经济(7404)
- 管理(5293)
- 业(4452)
- 农(3737)
- 企(3264)
- 企业(3264)
- 中国(3200)
- 业经(2985)
- 农业(2667)
- 教育(2472)
- 地方(2105)
- 理论(1903)
- 学(1895)
- 发(1801)
- 制(1623)
- 环境(1594)
- 发展(1528)
- 展(1517)
- 农业经济(1409)
- 教学(1390)
- 方法(1385)
- 和(1322)
- 财(1284)
- 产业(1273)
- 银(1273)
- 银行(1270)
- 贸(1267)
- 贸易(1265)
- 工作(1259)
- 机构
- 学院(31754)
- 大学(30157)
- 研究(10879)
- 济(10033)
- 管理(9990)
- 经济(9741)
- 理学(8495)
- 理学院(8378)
- 管理学(8230)
- 管理学院(8165)
- 中国(7387)
- 科学(6713)
- 京(6135)
- 范(6009)
- 师范(5982)
- 所(5106)
- 江(4972)
- 财(4836)
- 中心(4783)
- 师范大学(4743)
- 研究所(4634)
- 教育(4351)
- 农(4254)
- 院(4236)
- 技术(4154)
- 州(4078)
- 职业(4053)
- 业大(4050)
- 北京(3865)
- 财经(3843)
共检索到4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茂伟
公众专题史是在个人记忆基础上汇集而成的专题性群体记录。在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单位史之外增加专题史,是希望让公众史建构单位更为完整。其基本类型为三,即场所人群记忆、行业人群记忆、学科人群记忆。公众专题史的研究,主要是靠口述史来进行,也会参考相关文献。公众专题史的价值主要有四,场所记忆可以凝聚人类的集体认同感,公共场所因人的记忆而活化,可以留住文化之根,了解学科发展的最近几十年趋势。从更广阔的当代历史记录视野来看,公众史记录提供全新的民间群体观察视野,强化了大众"由今及往"的历史意识,为新手、老年人普遍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云开 李月琳 张泰瑞 张铭毅
[目的/意义]疫苗犹豫一直是阻碍公众完成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聚焦我国公众疫苗犹豫问题,以揭示公众从疫苗犹豫到接受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搜寻的影响。[方法/路径]以意义建构理论为框架,采用微刻时序(Micro-Moment Time-Line)访谈法收集26名受访者的访谈数据,采用质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探究公众从疫苗犹豫到接受的认知演变过程,揭示其意义建构模式。[结果/结论 ]公众从疫苗犹豫到疫苗接受经历恐惧与排斥、好奇与观望、学习与接受、信任与接纳4个认知演变阶段。公众的疫苗认知演变过程具有动态特征。意义建构的障碍主要包括风险认知、认知偏差、负面经历、生活变化、信息过载以及知识缺失6种类型。同时,信息搜寻类型与搜寻渠道对公众疫苗信息的意义建构过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疫苗教育和疫苗推广政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徽
当代的课程研究已从提高效率的技术旨趣转向一种更广泛理解课程的智慧旨趣,各种各样的话语、理论在课程领域竞相绽放,这既为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其成为必要。概念的变化和更迭,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当代课程研究历史演变路向的极好视角。相对于对经典文本解读的"观念史"所具有的前后承接性、连续性,概念史则更突出了思想演进中的断裂性和历史性。概念史的研究有两条线索,其一,概念内涵的变化,其二,概念名称的变换。概念史的方法是构筑概念网络,而非简单地进行"种加属差"。
关键词:
概念史 课程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志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大学生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自我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高校弘扬法治精神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精神 依法治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娜娜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确立的以"仁""义""礼"为主要内涵的道德价值选择影响深远,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人的理想人格,落实到实践层面即是实行教化民众的实践路径。早期儒家的道德价值选择在其教育实践中得以完成,也藉由教育的路线得以传播,得以践行。他们在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转向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对当代教育实践仍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早期儒家 价值选择 当代教育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淼泉
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和管理以关注民族地区大学生"积极方面"(自信、乐观、希望、韧性)为研究载体,既有的研究都表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自信程度、乐观力度、希望高度、韧性强度等方面还需提高,因此,开展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应该有别于其他地区,其路径选择侧重务必适合民族地区特性。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心理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伟
面对复杂化、人性化、全球化的管理实践,传统经济学的逻辑演化理论家和新兴管理学的经验经营学者在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中表现出巨大分野,莫衷一是的"管理学丛林"削弱了管理研究的科学性,管理的合法性、价值性不断受到置疑。走出"管理学丛林"、解决管理学的"研究危机",需要批判与反思管理学研究中的各种理论假设。从研究意义上分析,理论假设是管理研究的逻辑基础,有助于界定研究视域、推动管理科学的研究创新。理论假设在构成上分为前提性的事实部分和推理性的结论部分,提出一个好的理论假设需要符合推理的逻辑性、陈述的明确性、实践的检验
关键词:
管理学丛林 理论假设 管理理论 管理组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保欣 荆亚平
地方志作为史学、地学的结合物,与小说具有叙事同源性关系。在中国小说传统中,方志与小说多有相通之处,且志家与小说家亦有身份的互换。在中国当代小说领域,"地方"的发现与方志成规模进入小说,是中国小说历史结构中"国家/地方""国家史/地方史"叙述再平衡的产物。"地方"、地方志进入小说,其小说史意义是引发了当代小说的说"小"与"小"说化,且重构着"中国"的地理、历史、美学、语言的多元性。
关键词:
地方志 当代小说 历史观照 当下逻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维培
"审计入宪"是《利马宣言》提出的确保政府审计独立性和履行职责的重要命题,也是四十年来各新建国家制宪、成熟国家修宪的思想资源之一。"审计入宪"在192个联合国会员国(同时也是世界审计组织成员国)的宪法中,位置不一、归属不一、内容也不一,然而它们却是构成现代政府审计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一些属于"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或者虽有宪法却没有审计条款的国家,其审计机关依然具有独特的宪法地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维培
"审计入宪"是《利马宣言》提出的确保政府审计独立性和履行职责的重要命题,也是四十年来各新建国家制宪、成熟国家修宪的思想资源之一。"审计入宪"在192个联合国会员国(同时也是世界审计组织成员国)的宪法中,位置不一、归属不一、内容也不一,然而它们却是构成现代政府审计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一些属于"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或者虽有宪法却没有审计条款的国家,其审计机关依然具有独特的宪法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平
价格决策既需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发挥决策主体作用,又需要公众发挥参与主体作用。对此,本文分析了完善我国价格决策的公众参与路径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完善我国价格决策的公众参与的路径选择,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价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关键词:
价格决策 公众参与 网络参与 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公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完善生态利益表达机制;要引导公众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要培育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公众合力,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公众 参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卫卫
农村政治生态是农村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环境的综合体现。后税费时代我国农村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嬗变并引发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客观要求。基于此,以公众参与为切入点,分析公众参与的三重动力,为农村政治生态重构中公众参与"何以可能"提供学理辩护。研究认为导致农村政治生态重构中公众参与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历史、制度和社会四个方面,应以"公众充权"为指向,从培育公共精神,提升公众民主素养;发展社会组织,保障公众结社权;构筑多方联动,夯实公众监督权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满足公众知情权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政治生态 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 治理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金晓妹
文章介绍了微信公众号信息源的概况,从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微信公众号信息源对专题性参考咨询的意义,列举分析了对专业性参考咨询有利用价值的各类微信公众号的特点,最后提出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需要把握新媒体时代信息资源发展全景的视野。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信息源 专题性参考咨询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佃来
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重大理论自觉和问题意识。只有对建构何种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如何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前提性问题作出清晰的判断和解答,相关探索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总体判断,由于面对繁多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停留于某一个微观的节点,而应从三方面着力建构一种整全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一是应避免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分离;二是应实现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的互补与打通;三是应探索不同价值的创造性整合。
关键词:
整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马克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