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1)
- 2023(8098)
- 2022(6582)
- 2021(6604)
- 2020(5340)
- 2019(12505)
- 2018(12291)
- 2017(22305)
- 2016(12220)
- 2015(14345)
- 2014(13939)
- 2013(13533)
- 2012(12662)
- 2011(11582)
- 2010(11719)
- 2009(10784)
- 2008(10700)
- 2007(9253)
- 2006(8347)
- 2005(7663)
- 学科
- 济(45308)
- 经济(45213)
- 管理(29412)
- 业(25898)
- 企(20181)
- 企业(20181)
- 中国(17746)
- 方法(17648)
- 数学(15471)
- 数学方法(15295)
- 农(13278)
- 制(12362)
- 贸(12279)
- 贸易(12267)
- 易(12096)
- 财(10454)
- 学(9646)
- 业经(9518)
- 银(9351)
- 银行(9340)
- 行(9061)
- 理论(8550)
- 融(8477)
- 金融(8473)
- 体(8226)
- 教育(8170)
- 农业(8088)
- 和(6990)
- 教学(6967)
- 体制(6617)
- 机构
- 大学(170609)
- 学院(168111)
- 济(73595)
- 经济(72209)
- 研究(62945)
- 管理(57487)
- 中国(50738)
- 理学(48205)
- 理学院(47600)
- 管理学(46845)
- 管理学院(46536)
- 京(37134)
- 科学(35684)
- 财(34514)
- 所(31418)
- 研究所(28369)
- 中心(28343)
- 财经(26782)
- 农(25500)
- 江(25007)
- 经济学(24695)
- 经(24574)
- 北京(24556)
- 范(24328)
- 师范(24072)
- 院(22535)
- 经济学院(21978)
- 业大(21128)
- 财经大学(19908)
- 农业(19887)
- 基金
- 项目(106957)
- 科学(83423)
- 研究(82063)
- 基金(77245)
- 家(67732)
- 国家(67194)
- 科学基金(55998)
- 社会(52379)
- 社会科(49394)
- 社会科学(49383)
- 教育(39530)
- 基金项目(39335)
- 省(38439)
- 划(33790)
- 自然(33246)
- 编号(32984)
- 自然科(32469)
- 自然科学(32460)
- 自然科学基金(31905)
- 资助(31870)
- 成果(29036)
- 部(25414)
- 重点(24941)
- 课题(24255)
- 中国(23381)
- 发(22966)
- 国家社会(22803)
- 创(22464)
- 教育部(22172)
- 大学(21646)
共检索到269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倩 张荣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更应该积极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蕴含的农业发展理论正在指导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在农业发展中积累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阻碍发展的问题,并且用系统完整的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荣浩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问题贯穿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全过程,所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由包炜杰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一书聚焦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和创新发展,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相关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论相关问题、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敏 董长瑞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桂红 刘丽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面向博士研究生开设的高阶课程。根据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知识结构和思想基础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相统一、立足国内与放眼世界相统一、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统一,以问题意识引导整个教学过程,把具有启发性问题作为教材的知识点、研究生的关注点与教学的结合点,打造教材理论和博士研究生的对接点,达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理魅力和逻辑力量答疑解惑,启发博士研究生和深化教学的目的,真正实现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自觉、信仰自觉和应用自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态等发生着重大变革,此种社会层面的变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社会化实践与本土化发展,凸显着马克思社会观对我国社会建设与思想体系健全的深远影响。马哲涵盖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等理论基础,涉及人道主义精神、本体论、实践观等诸多内容,已成为研究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透过对其深入研究,能够大体了解我国社会建设的整体变迁走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刚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采取果断措施,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当代中国 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白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开创人类文明新类型的巨大胜利。因此,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自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资本论》占据着当今时代真理、道义和文明的"制高点",又为作为时代文明表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最经典的文本支撑。可以说,正是在理论传统、实践基础和文本支撑的"三维一体"中,作为"哲学中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才真正成为可能。唯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才真正成为反映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媛 马秋林 胥长寿 聂彩林
抽样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尽管有所加强,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师生之间的认知和理解的差异,常常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事倍功半,所以,当前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浪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拓宽并深挖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的正确路径,运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撰写,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该著作的形式和功能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秀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既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 ,又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 ,人类社会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就不可避免地关乎着人的存在状态及全面发展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是宏伟的 ,也是能够实现的 ,其中最具有实践意义是内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诉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东
人们只有在特定的根基上才能对正义规范形成共享性的认识和理解,离开根基,人们不可能就正义的制度和规范形成共识。文章认为,交往实践是形成生产方式的最为深厚的源泉,是正义共识的真正根基,这既取决于交往实践的特性,也取决于共识本身的特性。
关键词:
正义共识 根基 生产方式 交往实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盖博华
所有制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来马克思主义者最为关切的理论之一。党的十五大,重新认识了公有制的含义,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同舫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形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并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路。中国早期革命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革命的思想引领意义。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开启了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征程。伴随这一征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目标之间关系的认识愈加清晰。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实践、放眼全球视野,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部推动力量予以审视,在辩证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格局和实践效应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域及理论向度。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独特之处在于历史实践的内在性和总体性意义。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明确新时代的发展主题,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纵深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和世界文明新形态的构建贡献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