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8)
- 2023(18740)
- 2022(15768)
- 2021(14500)
- 2020(12207)
- 2019(27762)
- 2018(27158)
- 2017(52072)
- 2016(27689)
- 2015(31035)
- 2014(30543)
- 2013(30287)
- 2012(27790)
- 2011(25054)
- 2010(24898)
- 2009(23367)
- 2008(22715)
- 2007(19959)
- 2006(17722)
- 2005(15931)
- 学科
- 济(131533)
- 经济(131324)
- 管理(84232)
- 业(77962)
- 企(65445)
- 企业(65445)
- 方法(55885)
- 数学(48150)
- 数学方法(47625)
- 中国(33861)
- 财(33407)
- 农(31366)
- 业经(27662)
- 制(26156)
- 学(25966)
- 地方(24783)
- 贸(22893)
- 贸易(22878)
- 易(22251)
- 农业(20645)
- 务(19731)
- 财务(19678)
- 财务管理(19640)
- 银(19220)
- 银行(19168)
- 体(19083)
- 和(18916)
- 融(18778)
- 金融(18774)
- 企业财务(18734)
- 机构
- 大学(406474)
- 学院(401789)
- 济(179698)
- 经济(176484)
- 管理(155133)
- 研究(140641)
- 理学(134889)
- 理学院(133362)
- 管理学(131134)
- 管理学院(130391)
- 中国(107076)
- 京(84743)
- 财(82901)
- 科学(82794)
- 所(69929)
- 农(66250)
- 财经(66117)
- 研究所(63548)
- 中心(63185)
- 经(60326)
- 业大(59020)
- 江(57920)
- 经济学(57028)
- 北京(53071)
- 农业(51787)
- 经济学院(51058)
- 院(50599)
- 范(50155)
- 师范(49561)
- 财经大学(49284)
- 基金
- 项目(272334)
- 科学(217152)
- 基金(204095)
- 研究(193676)
- 家(179652)
- 国家(178230)
- 科学基金(153405)
- 社会(130326)
- 社会科(123165)
- 社会科学(123132)
- 基金项目(107434)
- 省(102382)
- 自然(99204)
- 自然科(96976)
- 自然科学(96946)
- 自然科学基金(95313)
- 教育(88824)
- 划(87494)
- 资助(83081)
- 编号(73716)
- 部(62099)
- 重点(62077)
- 成果(59494)
- 发(57642)
- 创(56737)
- 国家社会(55608)
- 教育部(53884)
- 创新(53271)
- 科研(52755)
- 制(52122)
- 期刊
- 济(196198)
- 经济(196198)
- 研究(120856)
- 中国(76905)
- 财(65295)
- 学报(65174)
- 科学(61028)
- 农(59305)
- 管理(59223)
- 大学(50503)
- 学学(48276)
- 农业(39520)
- 融(36532)
- 金融(36532)
- 教育(34796)
- 财经(34477)
- 经济研究(33278)
- 技术(33104)
- 经(29767)
- 业经(28400)
- 问题(25787)
- 贸(21704)
- 业(21066)
- 技术经济(20569)
- 统计(20185)
- 世界(19979)
- 版(19414)
- 国际(19041)
- 策(18502)
- 科技(17770)
共检索到597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甘梅霞
本文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研究了1978-2013年中国阶层关系的演化,并据此分为SSA1和SSA2两个阶段,发现SSA2阶段存在强资弱劳、低个人收入-高国家积累、财权与事权的错配、积累和投资主体错位、金融侵蚀产业资本利润、劳动分化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发现SSA2阶段中国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由SSA1阶段中的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其他阶层关系对劳资关系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制度原因包括国企改革、社会福利改革、大规模投资和城市化战略、金融垄断、劳动者福利二元化等。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阶层关系 经济增长 制度 积累的社会结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敏 李梁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积累结构(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SSA)发生变迁。SSA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本文将中国1953—2018年的SSA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SSA阶段1(1953—1964年)、改革开放前的SSA阶段2(1964—1978年)、转型期的SSA阶段1(1978—2010年)和转型期的SSA阶段2(2010—2018年)。本文重点分析了转型期的SSA阶段1与阶段2的不同特点,以考察SSA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以及这种促进作用为何会减弱。本文的经验分析结论显示:(1)中国SSA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周期性;(2)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转型期的SSA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3)转型期的SSA阶段2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未来经济增长的延续有赖于形成新的促进增长的SSA。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笪凤媛 郑长德 涂裕春
笔者在Aghion等(1999)包含资本的多部门模型基础上扩展内生增长模型,尝试将制度、内生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检验制度质量、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长期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也取决于资本积累和家庭偏好。正增长率的长期稳态均衡只有当制度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能出现,且当均衡存在时,制度质量的改进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和垂直创新活动的期望收益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此外,政府的税收和补贴政策也能够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本文旨在为我国重启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质量 资本积累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英群 高帅雄
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制度变迁。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适合经济增长的制度能带来社会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我国而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需要制度改革,但制度改革主要受外生变量影响。而且,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经济沿着均衡稳定的路径增长;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制度变迁会打破均衡增长路径。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垄断行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笔者采用逐步回归法和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但不显著,要素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曾经在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一再演示的社会经济结构上的转变在中国迄今远未完成;这也意味着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要素积累方面转向要素结构变动方面,要素结构变动过程中产生的效率改进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
关键词:
要素积累 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繁成
文章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税制结构和人力资本通过产生外部性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和方差分解计量了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税制结构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税制结构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石
伴随中国私营经济而发生的私营资本原始积累,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加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功绩卓著的。中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私营资本原始积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在中国今后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私营资本原始积累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关键词:
私营资本 原始积累 社会功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邱伟华 景瑞琴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含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及收入分布演化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更高的初始收入差异将通过直接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与间接提高下一期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这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收入差异能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率,这将使得低收入国家有可能追赶上高收入国家。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 收入分布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仪 逯进
文章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为依据,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是资本推动型的,但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高,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此外,各省区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除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外,有效、持续地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更快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缩小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渝琳 尹兴民
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投资和储蓄内生化,考察社会抚养比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94~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少儿抚养比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其抑制物质资本积累进而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先后"阻碍-促进-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总抚养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负相关。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抚养比 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洪涛
将公共支出纳入人力资本的积累函数,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公共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1978-2008年中国各项公共支出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中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支出的最优配置比例,依赖于各项支出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公共支出中的最优配置不是一成不变,从工业化初期到中等收入国家,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应从初期的公共设施建设支出逐步向教育和医疗支出倾斜;中国1994年的分税制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公共事业私有化改制导致了政府教育和医疗支出减少和经济建设性支出强化,这会损害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
关键词:
公共支出结构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课程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它实质上是一种官方知识或法定知识,是各社会阶层斗争、妥协的产物。作为课程知识选择之价值"滤网"的课程知识观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性,它的变革与演进往往体现其所处社会之阶层结构的变迁。当前,由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进行着剧烈地分化与重组,因此与之相联系的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课程知识观间话语权的变更:即代表精英阶层利益的要素主义课程知识观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未被彻底否定;而代表中产阶层、市民阶层以及社会新贵阶层利益的结构主义、进步主义、百科全书主义等课程知识观在改革中的影响则大大增强,进而形成了多种课程知识观共同影响我国课程改革的格局。
关键词:
社会阶层 课程知识观 基础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