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7)
- 2023(3624)
- 2022(2953)
- 2021(3020)
- 2020(2431)
- 2019(5747)
- 2018(5461)
- 2017(10033)
- 2016(5156)
- 2015(6213)
- 2014(5860)
- 2013(6030)
- 2012(5785)
- 2011(5506)
- 2010(5231)
- 2009(4885)
- 2008(4806)
- 2007(3922)
- 2006(3473)
- 2005(3299)
- 学科
- 济(27476)
- 经济(27450)
- 方法(12579)
- 数学(11907)
- 数学方法(11882)
- 管理(11386)
- 中国(11244)
- 业(10285)
- 贸(8478)
- 贸易(8472)
- 易(8393)
- 企(6911)
- 企业(6911)
- 农(6098)
- 关系(5171)
- 出(4952)
- 制(4815)
- 财(4785)
- 银(4578)
- 银行(4578)
- 行(4526)
- 融(4347)
- 金融(4347)
- 发(4148)
- 出口(4114)
- 出口贸易(4114)
- 口(4114)
- 环境(4106)
- 学(3945)
- 业经(3922)
- 机构
- 大学(81538)
- 学院(77298)
- 济(44998)
- 经济(44591)
- 研究(34250)
- 中国(27583)
- 管理(27368)
- 理学(23488)
- 理学院(23204)
- 管理学(23049)
- 管理学院(22902)
- 京(18100)
- 财(18042)
- 科学(16997)
- 所(16745)
- 经济学(16304)
- 研究所(15381)
- 财经(14955)
- 经济学院(14714)
- 经(14081)
- 中心(13924)
- 北京(12344)
- 院(11969)
- 财经大学(11425)
- 科学院(10922)
- 研究中心(10181)
- 社会(10176)
- 范(10049)
- 师范(10004)
- 农(9921)
- 基金
- 项目(50806)
- 科学(41480)
- 基金(40988)
- 研究(38045)
- 家(36093)
- 国家(35893)
- 科学基金(30132)
- 社会(27954)
- 社会科(26688)
- 社会科学(26685)
- 基金项目(20482)
- 资助(17485)
- 自然(17156)
- 教育(16850)
- 自然科(16808)
- 自然科学(16803)
- 自然科学基金(16555)
- 中国(15471)
- 省(14432)
- 划(14039)
- 部(13788)
- 国家社会(13602)
- 编号(12787)
- 教育部(12250)
- 重点(11704)
- 发(11246)
- 成果(11102)
- 重大(10919)
- 人文(10870)
- 社科(10648)
共检索到120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耕
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个里程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当代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蔺雪春 邢立巍 刘振滨 甘金球
当代中国农村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一种根本性现代性变化,面临从传统现代化走向新型现代化、从一般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双重任务,必须超越生存区间困局更新发展路径。所需积累与变革,以农业生产力增长增效和农民剩余收入增长为基础,农民职业化或职业农民制度建设为突破,融合因应中国农村发展境域变化为要点。政策制定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抓住百年未有大变局实现农民职业化和职业现代化,抓住全球气候政治绿色发展机遇实现农村生态化和生态现代化,不断升级完善农村积累变革的技术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激发城乡社会关系新要素创造活动。由此对当下乡村振兴启示值得深思。
关键词:
当代农村变化 现代化 积累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蔺雪春 邢立巍 刘振滨 甘金球
当代中国农村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一种根本性现代性变化,面临从传统现代化走向新型现代化、从一般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双重任务,必须超越生存区间困局更新发展路径。所需积累与变革,以农业生产力增长增效和农民剩余收入增长为基础,农民职业化或职业农民制度建设为突破,融合因应中国农村发展境域变化为要点。政策制定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抓住百年未有大变局实现农民职业化和职业现代化,抓住全球气候政治绿色发展机遇实现农村生态化和生态现代化,不断升级完善农村积累变革的技术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激发城乡社会关系新要素创造活动。由此对当下乡村振兴启示值得深思。
关键词:
当代农村变化 现代化 积累变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瑶 蔡瑞雷 赵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晓雷
世界经济史表明,大抵从18世纪开始,工业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从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化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了外商投资的大机器工业,以后又产生了民族机器工业。从19世纪中叶以降的一个半世纪中,工业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实现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一定时期的经济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一定时期的主流经济思想也必定是由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既然工业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那么工业化思想自然就是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流。从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李蒙蒙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发展目标与利益主体约束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从产权管制的视角出发,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合一的管制时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弱管制时期和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的放松管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政府对土地产权管制的梳理发现,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始终和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相关,并和政府与农民的土地权益分配交织推进,这为深化当前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制度变迁 产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政府救市了,房地产市场又要火了,房价又要涨上去了,您还打算买房吗?"相信凡是之前给房地产中介留过电话的人,最近总能不止一次地收到这样的"骚扰"电话。2014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的"房贷新政"好似给房地产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仅从内容上看,这次的"救市政策"不仅超出了此前的市场预期,甚至比2008年的政策还要积极,表现在三个"最"上。一是,最优惠的首套房贷款要求。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中国和世界都处在重大变革的时代,中国教育也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头。为了建立伟大社会,中国教育应担负起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就应当在深刻洞见未来社会发展、全面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中国教育使命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制度框架。
关键词:
教育规划 社会改造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瑜
近年来,"民工荒"和劳动力工资上涨问题引发了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激烈争论。本文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将其总结为四种观点。之所以产生这些分歧,既源于判断标准和依据的差异,也受到了不同统计数据的影响。但是,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同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以相当比例存在的这一基本矛盾与刘易斯模型的推论并不相符。本文认为,这个矛盾是由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导致的,并且刘易斯模型并未考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因此,不能直接地以经典的刘易斯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而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新现象亦不能简单地与经典刘易斯理论中的"刘易斯转折点"相对应。需要修正未考虑制度性障碍的二元经济理论...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转折点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突出方面是人口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表现为经商、从政、从事管理与服务职业的人大幅度上升;农民和工人则是属于有大批人改变职业的群体;大量男性中年专业人员转向从政经商,使得大学文化人口中从政的比例过高;工人这个职业则只对农民有吸引力。年龄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职业流动最主要的两个个人特征;女性的职业流动略强于男性。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影响职业流动,社会经济发展快的地方,职业流动也快。东部沿海地区的职业流动率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丘峰
本文划分了我国当代文摘工作的历史阶段,论述了文摘期刊与机编文摘,分析了文摘工作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文摘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态势,并提出了基本对策。
关键词:
文摘工作,中国,当代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董中印
运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辩证逻辑法,思辨地论证了当代中国档案学的"是"与"所是",阐释了当代中国档案学"是论"的基本涵义和当代中国档案学的逻辑开端,并逐一揭示了当代中国档案学"是论"的偶性范畴、实体范畴、因果范畴和现象范畴等四种范畴的逻辑规定性。
关键词:
当代中国档案学 是论 范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承礼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特点是收权与放权的往复循环;改革开放之后,以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因其复杂性和历史惯性而出现了诸如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之争、事权与财力的匹配之争、中央与地方的强弱之争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式方法反过来影响了宏观经济稳定和微观经济活力。为今之计是进一步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和优化政府权力结构在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中央与地方关系 经济与政治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