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5)
2023(8600)
2022(6989)
2021(6549)
2020(5211)
2019(11863)
2018(11630)
2017(21452)
2016(11354)
2015(13149)
2014(12975)
2013(12985)
2012(12465)
2011(11876)
2010(11941)
2009(11346)
2008(11082)
2007(9863)
2006(9158)
2005(8515)
作者
(33319)
(27892)
(27841)
(26695)
(17849)
(13154)
(12417)
(10889)
(10626)
(9949)
(9820)
(9060)
(8982)
(8955)
(8817)
(8635)
(8260)
(7988)
(7893)
(7396)
(7254)
(6657)
(6655)
(6454)
(6274)
(6232)
(6004)
(5674)
(5606)
(5404)
学科
(75816)
经济(75755)
管理(30998)
方法(25477)
(23496)
数学(21965)
数学方法(21856)
中国(19399)
(18468)
企业(18468)
地方(17211)
(14658)
环境(14162)
(13643)
业经(13270)
地方经济(12620)
(12108)
贸易(12100)
(11749)
(10560)
(10041)
(10003)
金融(10001)
(9928)
(9588)
(9256)
银行(9253)
理论(9086)
(9077)
农业(9018)
机构
大学(181198)
学院(179341)
(93306)
经济(91903)
研究(70247)
管理(63833)
理学(54298)
中国(53876)
理学院(53639)
管理学(53002)
管理学院(52661)
(39537)
(38805)
科学(38112)
(34795)
经济学(32057)
财经(31784)
研究所(31597)
中心(29468)
(28989)
经济学院(28586)
北京(25520)
(24835)
(24793)
(24153)
师范(24033)
财经大学(23520)
(22945)
科学院(22016)
业大(20381)
基金
项目(112601)
科学(90246)
研究(85452)
基金(84549)
(72934)
国家(72400)
科学基金(61740)
社会(59517)
社会科(56575)
社会科学(56563)
基金项目(43391)
(40040)
教育(38030)
自然(35216)
资助(34851)
自然科(34285)
自然科学(34275)
(34252)
自然科学基金(33687)
编号(31943)
成果(26836)
(26694)
国家社会(26684)
(25977)
重点(25943)
中国(25279)
教育部(23516)
课题(22948)
(22699)
人文(22451)
期刊
(109884)
经济(109884)
研究(61519)
中国(35070)
(28761)
管理(25099)
科学(24143)
学报(23725)
(21130)
经济研究(19271)
大学(18686)
财经(17777)
学学(17663)
教育(16985)
(16421)
金融(16421)
(15708)
农业(14721)
技术(14523)
问题(14491)
业经(13537)
(13351)
世界(12875)
国际(11927)
技术经济(10465)
统计(9746)
经济问题(9070)
资源(8961)
(8691)
(8293)
共检索到280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玉华  金小方  
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学者们偏重于西方生态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而未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奠基性作用,未将中国传统生态经济思想充分融入现代生态经济学建构之中,且三种理论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文章立论在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借鉴但不盲从西方生态经济学,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生态经济智慧,将三者有机统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玉华  金小方  
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学者们偏重于西方生态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而未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奠基性作用,未将中国传统生态经济思想充分融入现代生态经济学建构之中,且三种理论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文章立论在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借鉴但不盲从西方生态经济学,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生态经济智慧,将三者有机统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玉华  金小方  
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学者们偏重于西方生态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而未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奠基性作用,未将中国传统生态经济思想充分融入现代生态经济学建构之中,且三种理论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文章立论在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借鉴但不盲从西方生态经济学,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生态经济智慧,将三者有机统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储东涛  
创新贵在原创。科学的原创是前无古人、今无争议的创造,是震古烁今、跨越时空的开创,是对传统的挑战和经典的超越。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创新精神,而且具有原创品格。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这三大原创性经济理论,推动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并逐步走上平稳较快的健康发展轨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瑞雪  白暴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为建设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总结、提炼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以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消化吸收我国古代科学思想,古为今用,连绵发展;吸收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深刻把握其核心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孟捷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来源,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它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来源。其二是当代西方新兴政治经济学,如演化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斯拉法主义经济学等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江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理论经济学滞后于实践的状况日益突出,理论建设赶不上实践的需要,致使许多改革举措难以推行。因此,有责任感的经济学工作者疾呼:重建中国经济学。近年来活路在中国经济学论坛,以“海派经济学”著称的程恩富教授为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程恩富主编、何玉长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探索》)就是新近推出的积极探索中国经济学的一本力作。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佃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构建,是当前方兴未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学术界目前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欠缺,表现之一就是对这个课题具有规导意义的一些根基性问题,尚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现实导向、理论资源与思想原则,就是这一课题所包含的三个根基性问题。从现实导向上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相顺应的,能够对权利、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和问题作出有效回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理论资源上说,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在为我们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所能够提供的支持和奠基上,是其他各种类型、范式和传统的政治哲学所根本无法比拟的。从思想原则上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发挥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和法治社会语境下的社会生活提供一种理想性的、超越性的、具有终极意义的思想指引的功能,同时也需要发挥为"美好生活"的构造提供思想素材和思想目标的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杨亮才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游宇  王正绪  
学术界对政治信任来源的解释一直存在着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路径。文章试图将其整合进一个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的中观理论分析框架中。文章认为,是否强调传统价值或现代化条件下的自由民主或后物质主义价值,是影响个人对政治体制和机构产生信任的基础性条件。这种基础性条件是由宏观社会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塑造的。而对制度和机构的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微观的个人、经济、社会、政治信息作出的。具有价值倾向的个人对各类政治信息进行加工、优先排序与调试,形成了对政治体制和机构的信任。文章在横向上区分特定性与弥散性的政治信任,并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一波和第三波数据,对理论假设加以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互动与修正政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兆杰  
寻租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天津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张兆杰80年代未,随着民众对日益为甚的腐败现象的不满,许多有识之士试图从经济上揭示这种社会弊病的根源,寻租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介绍进我国。但为时不长,这种理论却销声匿迹了。本文将它提出来并加以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中国要构建新的政治经济学,大力发展生产力,应以《资本论》为根本指导思想,遵循《资本论》的研究思路和建立科学体系的道路,即要研究以怎样的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性地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在以《资本论》为指导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过程中,必须划清把生产力理论看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看法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的界限、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历史观的界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界限,并清除现代西方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黎奇升  冷志明  刘晗  李超  
吉首大学"立人教育"思想于2010年正式提出。其内涵可描述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五育"并举,实现受教育对象的"两个提升",即品德、品质与品味的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进而达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和谐统一。作为一套观念体系和实践模式,"立人教育"蕴含着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宏观目标和具体要求,彰显着学校对育人工作和人才观念的具体理解。一、本体价值与人本教育思想任何一种教育都有自己认定的本体价值,"立人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立人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理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颜鹏飞  全利平  
马克思有没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或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理论是否渊源于马克思,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从整体、总和、内在联系和发展观上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无疑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同时,西方学者的有关理论如西方兼容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则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补充性来源。毛泽东、邓小平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丰富和深化了这一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