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4)
- 2023(9237)
- 2022(7705)
- 2021(7653)
- 2020(6302)
- 2019(14770)
- 2018(15112)
- 2017(26236)
- 2016(15588)
- 2015(17787)
- 2014(18004)
- 2013(16874)
- 2012(15770)
- 2011(14779)
- 2010(15027)
- 2009(13601)
- 2008(13557)
- 2007(11988)
- 2006(10913)
- 2005(10028)
- 学科
- 济(55831)
- 经济(55750)
- 管理(33801)
- 业(28536)
- 中国(24681)
- 方法(23091)
- 企(22902)
- 企业(22902)
- 教育(21060)
- 数学(20351)
- 数学方法(20130)
- 学(15198)
- 农(14735)
- 制(14581)
- 财(13452)
- 理论(12777)
- 贸(12244)
- 贸易(12239)
- 易(11953)
- 体(11838)
- 业经(10785)
- 银(10457)
- 银行(10427)
- 融(10192)
- 行(10192)
- 金融(10184)
- 发(9208)
- 教学(9008)
- 地方(8846)
- 农业(8836)
- 机构
- 大学(218060)
- 学院(209985)
- 研究(87007)
- 济(85436)
- 经济(83661)
- 管理(68072)
- 中国(61112)
- 理学(57764)
- 理学院(56877)
- 管理学(55648)
- 管理学院(55245)
- 科学(50629)
- 京(49788)
- 所(45001)
- 研究所(41117)
- 财(40998)
- 范(38698)
- 师范(38389)
- 中心(35797)
- 农(35049)
- 教育(34652)
- 北京(33146)
- 江(32614)
- 师范大学(31841)
- 财经(31679)
- 院(31058)
- 经(29129)
- 业大(28251)
- 经济学(27686)
- 农业(27455)
- 基金
- 项目(133978)
- 科学(106635)
- 研究(104110)
- 基金(95682)
- 家(84518)
- 国家(83729)
- 科学基金(68923)
- 社会(64554)
- 社会科(60815)
- 社会科学(60805)
- 教育(55732)
- 省(49556)
- 基金项目(48639)
- 划(45710)
- 编号(42734)
- 自然(41846)
- 自然科(40908)
- 自然科学(40890)
- 自然科学基金(40199)
- 资助(39726)
- 成果(39342)
- 课题(34092)
- 部(33105)
- 重点(32450)
- 发(29886)
- 教育部(28813)
- 中国(27740)
- 性(27661)
- 年(27569)
- 创(27508)
共检索到340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换。变教育变革单一主体观、模糊主体观为复合主体观,认清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不同主体的积极合力的形成,提高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变革深化和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实
当代中国教育实验在80年代形成高潮,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为实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宏伟目标,我们正面向未来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实验的新方案、新思路、新设想。此时,对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之间的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些探讨,回顾十余年来教育思潮是如何影响着教育实验,展望教育思潮的发展趋势,或许对我们近期的实验研究和未来的规划稍有助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素质教育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吸纳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创新。素质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完善、深化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推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找准问题,提升对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地位的科学认识和行动自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理论渊源 实践基础 战略主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刘倩
在CNKI数据库中,以"教育人类学"为关键词搜索,选取1988年至2013年间引用频次最高的前80篇文章进行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借助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得出教育人类学研究趋势的知识图谱的演变,展示了近24年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态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金木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呈现出一种双重转型的局面。中国教育转型的双重性催生了启蒙话语的双重性,启蒙话语与后启蒙话语同时存在。在中国教育领域,主体终结性话语深深地影响着正在培育主体性的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鉴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现代化语境,教育研究者需要立足双重转型理论,坚守启蒙的理想与抱负,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当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要任务既不是盲目追求西方单子式的主体性,也不是盲从西方后现代主义话语而全面批判人的主体性,而是持续不断地进行主体性教育,唤醒理性而自由的主体性意识,培育具有健全主体性的公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赛娜 张天宸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帅军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关键词:
教育管理 主体 客体 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乔鹤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过程中,形成了欧盟、成员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在该过程中,各主体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在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政策产生的各个阶段,存在着多元主体的博弈;在政策的实施阶段,多元主体注重相互合作;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政策的目标着眼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中长期发展。
关键词:
欧盟 职业教育与培训 质量保障 多元主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从柱 吴秋芬 周采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构成中总体上表现出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旨趣。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概略地说,就是以怀疑的知识态度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放弃前见观念和预设理论,实现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一种认识论路线,是对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直接导向了现代哲学在人学维度上的本体论重构,为教育学认识论转向提供了新路径。以广义现象学的多向度理论视域为认识论出发点,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理论建构的生动景象。在不断拓展的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意义上,教育学研究需要在个体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生态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方面有新建树。
关键词:
广义现象学 教育学 认识论 本质主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务勇
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发生过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就是政治制度的供给过程,而政治制度的供给主体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政府,政治制度供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提供政治制度安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政治制度的引进与吸收;二是政治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王夫艳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注重课程融合,引入研究性课程。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身份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组织原则。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身份与教育改革要求的匹配程度。但教师仍深受学科亚文化的影响,普遍持有"学科中心"的专业身份。作为当前教师教育的新举措,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科教育,这有利于教师专业身份的重建,但如何真正淡化学科划界,适切地处理学科与通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整个教师教育中引起示范效应仍需认真对待。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身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葛道凯 陈永可
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致力科技攻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教育的变革与经济社会的变革在辩证统一中交替进行、互为促进。基础教育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主题不断跃升,逐步走向普及化、规范化、个性化,开启了以优质均衡和尊重个性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成熟,发展方式、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不断改革升级,呈现出明显的高阶化特征;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高速推进,历经全方位、多轮次改革,整体实现历史性跃升和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变革是教育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亟须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国际化、数字化为任务,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领新时代教育变革,以高水平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蒋玲玲
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源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理论的建构。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教育学教科书改革、教育原理研究、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对话、反思问题化、教育学术话语中国化等阶段,但属于自己的学术话语还需假以时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支撑。在构建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当代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以批判反思的方式准确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关键词:
教育 学术话语体系 创新 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反思百余年来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遵循特定时期社会变迁的历史节律和树立开阔通达的国际视野,坚持基于国情的本土立场和扎根实践的创新勇气,把握教育现代化动变的价值重心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前沿阵地,"上海教育经验"及其背后的海派教育之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个案剖析,以期从区域文化层面进一步求索教育现代化变革成功的内在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