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3)
2023(6943)
2022(5689)
2021(5472)
2020(4497)
2019(10368)
2018(9938)
2017(18369)
2016(9810)
2015(11672)
2014(11286)
2013(11271)
2012(10927)
2011(10051)
2010(9853)
2009(9061)
2008(9020)
2007(8137)
2006(7240)
2005(6481)
作者
(29288)
(24324)
(24235)
(23077)
(15537)
(11655)
(10964)
(9538)
(9502)
(8720)
(8655)
(8177)
(8026)
(7961)
(7959)
(7634)
(7318)
(7186)
(6988)
(6803)
(6195)
(6105)
(6085)
(5698)
(5531)
(5507)
(5481)
(5236)
(5047)
(5015)
学科
(43057)
经济(43005)
管理(22511)
(18628)
方法(18156)
中国(17029)
数学(15497)
数学方法(15389)
(14526)
企业(14526)
(11384)
(10421)
贸易(10404)
(10247)
(9285)
业经(8798)
(8532)
(8039)
教育(7638)
地方(7582)
农业(7086)
(7017)
(6819)
银行(6797)
(6724)
金融(6723)
(6679)
关系(6638)
环境(6616)
(6581)
机构
大学(145096)
学院(140640)
(64494)
经济(63422)
研究(59797)
管理(46665)
中国(46031)
理学(39088)
理学院(38549)
管理学(37894)
管理学院(37636)
科学(34972)
(33424)
(30692)
(28203)
研究所(28000)
(25874)
中心(25699)
财经(22061)
北京(22046)
经济学(21877)
(21636)
农业(20590)
(20582)
(20507)
业大(20022)
(19744)
经济学院(19580)
师范(19482)
科学院(18543)
基金
项目(92802)
科学(72459)
基金(68225)
研究(67681)
(61651)
国家(61179)
科学基金(50048)
社会(44473)
社会科(42015)
社会科学(42006)
基金项目(34457)
(32450)
教育(31149)
自然(30857)
自然科(30132)
自然科学(30118)
自然科学基金(29646)
(29512)
资助(29028)
编号(25307)
成果(22497)
(22370)
重点(22074)
中国(21370)
(20721)
国家社会(19651)
课题(19298)
教育部(19000)
(18836)
大学(18104)
期刊
(72893)
经济(72893)
研究(48192)
中国(35449)
学报(26137)
(24089)
科学(23585)
(20257)
大学(20037)
教育(19959)
管理(19496)
学学(18420)
农业(17040)
(13071)
金融(13071)
经济研究(13038)
财经(12207)
技术(11296)
(10836)
(10650)
世界(10612)
(10399)
国际(9946)
问题(9863)
业经(8781)
图书(8677)
(7012)
书馆(6976)
图书馆(6976)
(6937)
共检索到229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高鸿  杜永吉  
执政党依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其意识形态,是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综观当代世界各国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调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赖海榕  
2006年12月1日和2日,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与伯尔基金会于德国柏林联合举办了"政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国际会议,德国方面有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汉堡大学、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德国国际事务与安全事务研究所、绿党等单位的学者专家参加,中国方面有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专家参加。会议讨论了各国,特别是中国和德国的政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尝试概括一下与会学者的论述,特别是关于我国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论点,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岩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在扬弃了中外政治哲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性超越、革命性本质与政治性导向深刻鲜明的本质特征,蕴含了从政治人性预设到科学人学观研究基点、政治理性与政治道德分立互补、政治价值诸范畴主体架构和政治正义崇高遵循的基本研究图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哲学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等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桂红  
高度重视制度文明建设是执政党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执政党必须充分认识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理性思考制度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适时推进制度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之元  
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的新动向崔之元近年来,海内外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有不少新成果。本文不拟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综述,而是从四个方面有选择地将若干重要进展介绍给读者。这四个方面依次是:高层政治,基层政治,现代史反思和政治哲学。(1)高层政治近来研究中国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亦明  李中平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执政党应当加强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才能实现党建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近几年随着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即时通信用户的增长,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祝灵君  郭玥  
在一些学者眼中,仿佛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重视"党的建设",其实不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文章研究发现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为例,其执政党也重视党的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比民主党更重视党的建设,民主党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也开始重视党的建设。两党对党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选举的压力,当然也会对选举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认为,当前,美国政党政治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抓党建不失为共和党、民主党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正确选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宣恭  
建设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必须通过理论辨析,重新明确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和运用《资本论》的重要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掌握好政治经济学主线,特别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和社会主要矛盾"二重化"的基本特点,创新理论结构和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雪冬  
话语体系是价值、知识以及各种诉求赖以有效表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等组合。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制度多样性,导致了话语体系的分化。就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而言,尽管都以发现普遍性和一般性为根本目标,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制度文化环境下,会有具体的表现形态。话语体系也不例外。以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尤其如此,深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游宇  王正绪  
学术界对政治信任来源的解释一直存在着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路径。文章试图将其整合进一个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的中观理论分析框架中。文章认为,是否强调传统价值或现代化条件下的自由民主或后物质主义价值,是影响个人对政治体制和机构产生信任的基础性条件。这种基础性条件是由宏观社会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塑造的。而对制度和机构的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微观的个人、经济、社会、政治信息作出的。具有价值倾向的个人对各类政治信息进行加工、优先排序与调试,形成了对政治体制和机构的信任。文章在横向上区分特定性与弥散性的政治信任,并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一波和第三波数据,对理论假设加以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互动与修正政治...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佃来  
建构当代中国本土政治哲学,是哲学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项尤为紧迫的、亟待推进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推进和完成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展开,是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及坐标系。这一坐标系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路线图。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应是以“打通古今”为视野的、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这三重规定性,能够从根本上超越西方政治哲学的既定理论范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明明  
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科际整合的体现之一,既吸纳了政治学与历史学两大学科的学理资源,又经历了新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员,对于理解和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历史与政治、规范与经验、文化与权力、时间与结构、逻辑与证据五个方面讨论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学科脉络、研究视角和问题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