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4)
- 2023(9858)
- 2022(7959)
- 2021(7356)
- 2020(5806)
- 2019(13340)
- 2018(13046)
- 2017(24356)
- 2016(13049)
- 2015(15069)
- 2014(14981)
- 2013(14909)
- 2012(14697)
- 2011(13714)
- 2010(13732)
- 2009(12748)
- 2008(12782)
- 2007(11527)
- 2006(10579)
- 2005(10021)
- 学科
- 济(67383)
- 经济(67269)
- 管理(32770)
- 业(31414)
- 中国(24707)
- 企(22798)
- 企业(22798)
- 方法(21614)
- 地方(18843)
- 数学(18771)
- 数学方法(18578)
- 农(18124)
- 业经(15134)
- 贸(14985)
- 贸易(14971)
- 易(14552)
- 银(12313)
- 银行(12300)
- 制(12296)
- 农业(12124)
- 行(12072)
- 发(12033)
- 融(11872)
- 金融(11872)
- 学(11723)
- 财(11541)
- 地方经济(10836)
- 环境(10607)
- 发展(9074)
- 展(9044)
- 机构
- 大学(195148)
- 学院(194537)
- 济(89706)
- 经济(88101)
- 研究(78534)
- 管理(67310)
- 中国(62202)
- 理学(55971)
- 理学院(55219)
- 管理学(54360)
- 管理学院(53986)
- 科学(45093)
- 京(44389)
- 所(40546)
- 财(39662)
- 研究所(36402)
- 中心(34362)
- 农(32105)
- 财经(30585)
- 江(29831)
- 北京(29541)
- 经济学(29122)
- 范(28350)
- 师范(28094)
- 院(28036)
- 经(27898)
- 经济学院(26078)
- 业大(24878)
- 农业(24859)
- 州(24157)
- 基金
- 项目(120177)
- 科学(94996)
- 研究(90636)
- 基金(87172)
- 家(76104)
- 国家(75450)
- 科学基金(63332)
- 社会(59807)
- 社会科(56721)
- 社会科学(56710)
- 省(44366)
- 基金项目(44324)
- 教育(40612)
- 划(38257)
- 自然(37159)
- 资助(36471)
- 自然科(36325)
- 自然科学(36316)
- 自然科学基金(35680)
- 编号(35304)
- 发(32379)
- 成果(30304)
- 部(27685)
- 重点(27600)
- 发展(26922)
- 展(26482)
- 课题(26098)
- 国家社会(25918)
- 中国(25520)
- 创(24490)
共检索到323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秋光 王猛
中国慈善自古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由传统向近代的第一次转型,并正在进行由近代向当代的第二次转型。在由近代向当代的第二次发展转型中,中国慈善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欲使当代中国慈善发展转型步伐加快、顺利而成功地达到目标,其正确合理的抉择是:传承中国慈善的优良传统;创新当代慈善发展的理念;完善当代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当代慈善文化的建设;理顺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昊
建筑,人之筑建,与各个时期折射时代伦理精神,其核心是开显人居住的本质。原始社会体现在遮风避雨,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呈现则是天人合一。而在当下呢,似乎大规模的雷同化的城市建筑又重回了原始时期生理功能的满足,其间个性化的后现代建筑的泛滥、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人引向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变革中西文化碰撞之后,传统价值体系遭到质疑,新的伦理精神尚未真正建立。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寻求异质同构,普爱也许是实现伦理精神重塑的一个重要方式。建筑,作为多数人终生之处所,人类视觉系统的庞大景观,也许应介入社会引领其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普爱作为建筑批评的内核之一,亦可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且具有当下性和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青合 钟秋波
当一个社会只能以动态的方式才能保持稳定,亦即当它需要不断地增长、加速、创新才能维持现有制度状态时,它就是现代社会了。~([1])今天的社会发展状况是前所未有的:拥有大学文凭并不能保证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才,尤其当你的技能是可以外包或由计算机程序模拟时。~([2])从现实情况看,社会发展加速状况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毋庸赘言,自主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它强调个体应该享有自主性,现代社会可谓是人自主性觉醒的时代。
关键词:
ChatGPT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立军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方民生研究员所著《发展环境与战略抉择》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这是他继《经济增长与运行》之后的第二本研究文集。这本文集的最大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现实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观察问题的新理念,以及解决这些难题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其特点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波
高等教育管理学最具核心价值的学科特征,就在于将高等教育管理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进行抽象,从而形成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与之相悖的是,教育的复杂性、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概念范畴的混淆,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内外部作用力关系失衡的机能性障碍,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静和
通过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基本态势的分析,指出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带有综合的结果。在探讨新起点的经济发展时,以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确立林业为林区建设的基础产业,以工业化提高林区产业结构层次,以城镇化改善林区城乡结构,是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国舫
世界林业的发展划分为古代原始林业、近代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三个历史时期。讨论了各时期的起点和标志,认为高效持续应该是现代林业最本质的特征。介绍二战以来有影响的林业经营理论的基本论点及其对世界林业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其局限与不足。着重指出生态林业范畴存在内涵界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征平 俞晓玲
城市化动力问题,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 由于其城市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治抉择, 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作用, 也使整个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在今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 其城市化动力模式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吸纳, 亦成为当前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模式 产业 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德成 余海涛 倪玉乐 许治平
在简要总结了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现代旅游业开发实践中带来的旅游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旅游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改善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振兴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抉择。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永续旅游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旺盛
可持续农业技术发展原则与中国的抉择高旺盛一、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技术的理论思考目前,关于可持续农业含义、定义或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较活跃,发表了许多颇具见地的论著,但绝大部分为概念性、理论性、战略性的讨论,涉及技术性的研究较少。无论认为可持续农业是农业策略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玉国 杨晓东
慈善信托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慈善组织形式之一,但我国慈善信托的探索十分艰难,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实施虽然已经引入了公益信托,但其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新颁布的《慈善法》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信托的基本法律框架,将有效激活信托机制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运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慈善信托在我国的独特价值,梳理了当前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玉国 杨晓东
慈善信托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慈善组织形式之一,但我国慈善信托的探索十分艰难,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实施虽然已经引入了公益信托,但其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新颁布的《慈善法》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信托的基本法律框架,将有效激活信托机制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运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慈善信托在我国的独特价值,梳理了当前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韬
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和层次不断扩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以优化人才结构、加大技术供给、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功能导向,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缓解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缺口,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创新动力。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现实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办学定位要与产业转型相匹配,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契合,课程内容设计要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教学过程要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步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迟福林
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最后"窗口期"。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转型与改革的时间空间约束全面增强。准确研判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关键是要谋划、把握好2020年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升级,力求取得决定性成果。
关键词:
“十三五” 服务业大国 转型与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尚林 刘兵
本文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背景,对安徽对接“长三角”,实施“东向战略”过程中滁州市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分析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东向战略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