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9)
2023(15880)
2022(13236)
2021(12685)
2020(10341)
2019(23916)
2018(23712)
2017(44861)
2016(24832)
2015(28284)
2014(28394)
2013(27502)
2012(25391)
2011(22994)
2010(22799)
2009(20876)
2008(20351)
2007(17718)
2006(15605)
2005(13944)
作者
(72194)
(59927)
(59509)
(56726)
(38240)
(28407)
(26991)
(23631)
(22955)
(21317)
(20500)
(20435)
(19133)
(19130)
(18705)
(18496)
(17836)
(17526)
(17224)
(17070)
(15046)
(14857)
(14527)
(13675)
(13348)
(13314)
(13286)
(13081)
(12088)
(12013)
学科
(98413)
经济(98293)
管理(66939)
(62020)
(50252)
企业(50252)
方法(42686)
数学(36683)
数学方法(36277)
中国(30244)
(27837)
(23712)
(22916)
业经(22371)
(19442)
(19000)
贸易(18987)
(18498)
地方(18472)
农业(18165)
理论(17077)
(15924)
银行(15871)
(15721)
(15275)
金融(15266)
(15241)
教育(15121)
环境(15036)
(14892)
机构
大学(355982)
学院(350907)
(140588)
经济(137656)
管理(133954)
研究(126015)
理学(115730)
理学院(114360)
管理学(112285)
管理学院(111670)
中国(93499)
科学(78678)
(77529)
(64129)
(63102)
(59895)
研究所(58994)
中心(54929)
业大(53029)
财经(50898)
(50547)
北京(49334)
(48993)
师范(48489)
农业(47130)
(46508)
(45664)
经济学(42949)
(40574)
师范大学(39555)
基金
项目(241960)
科学(189795)
研究(177285)
基金(175675)
(154672)
国家(153403)
科学基金(129867)
社会(111306)
社会科(105241)
社会科学(105213)
基金项目(92509)
(91885)
自然(83638)
自然科(81688)
自然科学(81663)
教育(81439)
自然科学基金(80188)
(79121)
资助(72042)
编号(71671)
成果(60125)
重点(54715)
(54076)
(51492)
课题(50277)
(49673)
创新(46435)
国家社会(46298)
科研(46128)
教育部(46030)
期刊
(153756)
经济(153756)
研究(106151)
中国(69363)
学报(60398)
(55610)
科学(55068)
管理(48978)
(45911)
大学(45322)
教育(44055)
学学(42338)
农业(38748)
技术(29063)
(29045)
金融(29045)
经济研究(25191)
财经(24829)
业经(23759)
(21314)
问题(20507)
(20354)
图书(19616)
(17522)
科技(16877)
(16686)
世界(16396)
理论(16213)
技术经济(15925)
现代(15379)
共检索到517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彬  
干部个体化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个体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命题,既是一种用以描述改革开放前后干部思想政治与行为的理论构建,也是一种已经现实地反映和影响着广大干部思想政治与行为的变迁过程。干部个体化无时无刻不在重塑政治与社会关系,有可能会在干部的内心主观世界形成一场重构运动并反过来撼动和迫使我们党的的组织、制度、意识形态等传统规范和客观世界朝着某种新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种考虑,文章把干部视为"社会生活规范的人"、"干部制度规定的人"和"自我个体约束的人"的综合性个体,充分研究干部个体化的社会性、制度性和个体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政治逻辑,并对干部个体化的未来价值进行研判与定位,以期能够改变就干部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理财  王俊  
在个体化转型视角下,农民的谋利型抗争动机和行动策略被中国式个体化进程中的国家权威、社会关系网络和核心家庭共同形塑。通过分析L镇的一起公共设施征地纠纷可以发现:农民谋利性抗争取向形成于农村社会个体化发展过程中权利义务观的失衡和社会福利保障的欠缺,让具有"无公德个人"风险的弱势农民只能在风险社会通过增强核心家庭的经济实力寻求安全保障。同时,由于农村个体化进程中国家的主导性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工具化定位,抗争农民通过利益诉求正义化、抗争手段合法化和合作网络工具化的策略性行动来提高抗争成效。乡村社会个体化转型带来公共利益让位于个人利益的失序行为,需要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予以改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章宏  邵凌玮  
基于个体化和积极受众理论,本文以2016年底东方卫视制作的代际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焦点小组的方法考察中国当代青年如何解读节目再现的婚恋观和代际冲突。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男生倾向于主导-霸权式解读,更认同节目中父母辈的婚恋观,更容易接受父母参与自己的择偶过程。女生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多为协商、对抗式解读,批判节目中长辈强调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代青年在择偶和婚恋问题上重视个人欲望的满足,忽略了其中对等的义务和责任,某种程度上说明当代青年在私人生活领域个体化进程中缺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燕  
中国的儿童福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与实践紧密关联、由多学科参与的研究领域。作为历史性社会行动领域的儿童福利包含制度实践、政策行动、观念文化三个维度,主要关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变迁、当代建构和制度环境中的儿童福利实践,由发达国家的社会背景、政策经验和国际社会政策学术脉络、中国国内社会现实和政策语境共同塑造的儿童照顾、儿童保护、儿童贫困三个主要方向的学术议题,以及儿童福利的制度构建和服务落地相关的价值理念、文化观念。研究者需要对该领域的学术活动同国际和本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及相关政策语境之间的联系具备自反性的认识,在此种学术自反性的基础上积极与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和学术脉络进行对话,推动跨学科合作研究并推进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中英  魏强  
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需要对资本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的资本逻辑进行深度考察。产业化的文化生产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会造成"资本异化"、"文化风险"。从哲学角度讲,"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辩证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又具有深层危害。为使文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对人"意义世界"的终极关怀,可以通过注入发展伦理精神,对"文化产业化"进行伦理规范、综合制约、实践超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赫曦滢  
空间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由此空间从次生的、依附性的研究对象上升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主义空间发展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论域,从生产、消费、积累、循环等环节出发,分析了空间的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规律,进而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空间批判"进化"为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探究空间经济和全球化地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攻进"了被西方主流经济学长期占据的区域经济学"领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化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可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语境提供积极参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李蒙蒙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发展目标与利益主体约束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从产权管制的视角出发,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合一的管制时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弱管制时期和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的放松管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政府对土地产权管制的梳理发现,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始终和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相关,并和政府与农民的土地权益分配交织推进,这为深化当前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庆祥  王海滨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是中国现代性问题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黑格尔和马克思都重视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坚持精神与现实需要在对方中确证和体现自身的力量,并强调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相转化,然而在视域关照、运思逻辑和研究理路上存在偏重于"精神基地"还是"现实基础"的差异性问题。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内在精神与现实逻辑的和解与互动,具体涵摄相辅相成的三个子问题:人的精神世界如何适应现实逻辑;现实逻辑如何改善关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外在条件;精神文化如何优化现实逻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主要指向内在精神与当代中国整体结构转型和社会力量博弈的现实逻辑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市场失范现象也日益蔓延。其经济根源在于资本逻辑,资本力量的二重性,造成资本扩张目的过度抬高与实现手段非制度化的背离,联合资本怪胎分割剩余价值,加之国际产业链的价值挤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价值掠夺造成暴富的示范效应等力量,使中国企业出现市场失范,也扰乱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敏  董长瑞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学荣  
资本逻辑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是否依然在起作用,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当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然是社会主义,就不应该存在资本逻辑;亦有观点认为,当代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量"上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当代中国正"如日中天",因此,资本逻辑仍然是当代中国的主导逻辑。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着两个极端,因而都是片面的。否认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依然存在的事实是不对的,将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的地位过分夸大亦是不足取的。事实上,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存在,并且在私营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中还占据着主导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妮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985"院校的学生更重视自我内在价值,"211"院校的学生更重视社会价值,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更重视经济价值。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征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现实起点,差异性则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切入点。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是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些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妮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985"院校的学生更重视自我内在价值,"211"院校的学生更重视社会价值,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更重视经济价值。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征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现实起点,差异性则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切入点。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是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些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杨建飞  
资本逻辑是资本追求价值无限增殖的逻辑,资本的逐利本性是资本逻辑最为深刻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本性、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和消费逻辑进行激烈的生态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镜鉴的作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实现资本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统一提供了科学指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美啸  
可以从概念、功能、作用、面临的问题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干部交流的研究进行综述。这些研究可以分别纳入官僚控制和制度经济学两个理论视角之中。官僚控制视角理论建构尚不成熟,不能将交流与其他相关制度区别开来,也无法解释其面临的制度困境。制度经济学视角用理性人假设解释干部交流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有较高的理论自觉,但忽略了该制度存在的结构性因素。历史制度主义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在制度变迁的视野中发现影响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要素,厘清制度的本质,找到制度困境的症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