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4)
- 2023(20050)
- 2022(17162)
- 2021(16020)
- 2020(13312)
- 2019(30696)
- 2018(30224)
- 2017(57875)
- 2016(31146)
- 2015(35140)
- 2014(34937)
- 2013(34609)
- 2012(32168)
- 2011(29240)
- 2010(29348)
- 2009(26932)
- 2008(26311)
- 2007(23198)
- 2006(20567)
- 2005(18352)
- 学科
- 济(134754)
- 经济(134607)
- 业(90012)
- 管理(85785)
- 企(66647)
- 企业(66647)
- 方法(57694)
- 农(51279)
- 数学(50454)
- 数学方法(49852)
- 中国(39303)
- 农业(34090)
- 业经(31272)
- 财(31058)
- 地方(30091)
- 学(26209)
- 贸(25472)
- 贸易(25453)
- 制(25297)
- 易(24702)
- 银(20890)
- 银行(20841)
- 融(20435)
- 金融(20432)
- 技术(20335)
- 环境(20149)
- 行(20067)
- 理论(19596)
- 和(19480)
- 发(18919)
- 机构
- 大学(443837)
- 学院(442922)
- 济(185475)
- 经济(181802)
- 管理(174364)
- 研究(152636)
- 理学(150826)
- 理学院(149200)
- 管理学(146701)
- 管理学院(145897)
- 中国(117284)
- 京(94671)
- 科学(91907)
- 财(82503)
- 农(81727)
- 所(75987)
- 中心(69712)
- 研究所(68900)
- 业大(67551)
- 财经(66034)
- 江(64730)
- 农业(62814)
- 经(60484)
- 北京(60121)
- 范(59106)
- 师范(58564)
- 经济学(55850)
- 院(54951)
- 州(52120)
- 经济学院(50334)
- 基金
- 项目(300765)
- 科学(237654)
- 研究(221800)
- 基金(219444)
- 家(190683)
- 国家(189047)
- 科学基金(162744)
- 社会(142004)
- 社会科(134395)
- 社会科学(134362)
- 省(115976)
- 基金项目(115457)
- 自然(104130)
- 自然科(101724)
- 自然科学(101700)
- 教育(101470)
- 自然科学基金(99890)
- 划(97448)
- 资助(90594)
- 编号(90265)
- 成果(73339)
- 部(67327)
- 重点(67077)
- 发(66596)
- 创(62053)
- 课题(61899)
- 国家社会(58971)
- 教育部(57933)
- 创新(57923)
- 科研(57005)
- 期刊
- 济(206436)
- 经济(206436)
- 研究(132983)
- 中国(89955)
- 农(79740)
- 学报(68756)
- 科学(64948)
- 管理(63054)
- 财(60796)
- 农业(54410)
- 大学(53656)
- 学学(50427)
- 教育(49890)
- 融(43128)
- 金融(43128)
- 技术(38750)
- 业经(37148)
- 经济研究(32209)
- 财经(31944)
- 问题(27795)
- 经(27376)
- 业(27115)
- 图书(22186)
- 世界(21529)
- 技术经济(21510)
- 版(21467)
- 贸(21218)
- 科技(20779)
- 理论(20182)
- 统计(20014)
共检索到664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建嵘
在当今的中国农村,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农民利益代言人”及他们发起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民维权抗争组织;这些农民维权抗争组织的出现,表明了在国家对政治资源的垄断与控制的情况下,因农民谈判机制缺乏而产生的对“组织性力量”的需要;但由于这些农民维权组织大都还处在自组织的非正式阶段,其活动方式和控制能力均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执政者、农民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维权组织 代表队伍 网络联盟 农民协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寄根 孔凡信 徐友军
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国,是中国;中国最大的利益集团,是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市场,在农村。然而,这么大的农业国家,这么广阔的农村市场,这么多的农民,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民组织,没有一个完全能代表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利益的代言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对农民组织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一个疏忽。一、建设农民协会组织的必要性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管理及技术推广部门,还能完成农业发展历史使命的话,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建嵘
一、社会行动取向的意义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理解有两种基本路径,即行动的逻辑和行动的结构。社会行动的逻辑研究是社会行动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动力学的意义;社会行动的结构则主要关注其内在的构成,它是界定社会行动性质的重要依据。而任何一个社会行动的内在结构都可以分为行为方式、行动技术、行动取向和行动特性等几个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欣章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崔欣章《农业经济问题》开辟“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专栏,专门探讨中国农民问题这一博大精深的中国头号现实问题,确实抓住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必将有益于中国农村改革。但对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却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元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的职业分化如何进行是解决农民问题关键之一。不可否认,目前的农民的职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职业分化的最大瓶颈,农民的职业分化陷入了两难抉择。
关键词:
农民 职业分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修义
在新形势下,一个过去曾经提议过、后来又被搁置了的问题,现在又被重新提了出来,这就是要不要建立全国性农民组织——农民协会的问题。现把个人有关的看法摆出来,以期引起讨论和关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纯湘 李若云 马发展
日本农业协同组织是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避免个体农户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利地位而成立的互助合作的综合性服务组织,目的主要是维护农民的利益,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由于农协代表广大农民利益,在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日本农协的形成发展和运行机制早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农民为了对抗农产品经销中间商和高利贷商人的剥削,成立了具有相互帮助精神的合作组织。二次世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俊英 杨琦 王东 胡克成 路永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沈费伟 肖泽干
农民协会对于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了国外农民协会成功发展的经验为:政府提供法律和资金支持,城市带动农民协会发展与壮大,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提供服务支撑,居民参与农民协会活动,以及因地制宜地实现农民协会整体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民协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对中国发展农民协会的建议是:正确认识农民协会的核心价值、调动农民协会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兼顾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协会。
关键词:
国外 农民协会 典型模式 成功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武
系统研究当化中国农民问题的开拓性力作──评《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丛书》詹武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在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封贵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农民已经在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原本依靠山林、土地、河塘等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者之外,还涌现出一支拥有农村户籍身份、但在城镇务工的新型农民工劳动大军,因此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领域,是在土地、户籍和劳动就业三大方面。本文研究认为,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制度上和立法上的完善,构建一个合理的农民维权体系,还要在实践中做好法律援助、财政支持等各项工作。
关键词:
农民 侵权 维权 法律意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春雷
农民权利的维护问题近年来成为理论界对农民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农民权利维护中,随着农民权利主体的自觉,应确立农民、国家和集体三者主体地位,建立、确认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运用法律和政策对农民的合理、合法权益进行正当维护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权益 村民自治 正当维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春苗
本文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存在的可能性和对于农村发展的作用,介绍了这些组织的发展和基本运行情况,梳理了农村维权组织和农民权益、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围绕这些问题与矛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维权组织 农民权益 农村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建嵘
通过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农民工群体作为"漂移的社会"的特征,提出农民工的"依法维权"解释模式及其维权特点,认为造成农民工弱势地位不仅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法侵害;农民工对"法定权益"的维护会向对"基本权利"的争取方向发展。当前,政府进行制度改革,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是必要的。
关键词:
农民工 弱势群体 漂移的社会 依法维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申洪刚
农民具有最基本的复杂的人性——政治人性、经济人性和社会性。基于政治人性,农民群体会追逐最大的权力与安全保障。基于经济人性,农民群体会追逐最大的经济利益。基于社会性,农民群体会在衡量成本—收益—影响的前提下,追逐整体的生态发展。农民的政治人性、经济人性与社会性是并列发展的,生态性则是三者的进化与发展;而农民的政治人、经济人、生态人角色,即由此而诞生。考察当代中国农民三重角色的培养现状及其转换,可为农民群体顺利完成现代化转换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农民 角色 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