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5)
2023(10719)
2022(9242)
2021(9004)
2020(7696)
2019(17991)
2018(17694)
2017(34359)
2016(18783)
2015(21747)
2014(21923)
2013(22136)
2012(20974)
2011(19086)
2010(19363)
2009(18359)
2008(18661)
2007(17148)
2006(15279)
2005(13953)
作者
(54730)
(46353)
(46135)
(44323)
(29092)
(22295)
(20982)
(18043)
(17504)
(16475)
(15956)
(15414)
(14726)
(14530)
(14516)
(14256)
(13850)
(13390)
(13336)
(13208)
(11722)
(11528)
(11340)
(10704)
(10503)
(10472)
(10218)
(10199)
(9456)
(9438)
学科
(87540)
经济(87370)
(54811)
(47452)
管理(45994)
方法(37211)
(34105)
企业(34105)
数学(31893)
数学方法(31592)
农业(31099)
中国(26310)
业经(21683)
(20172)
(18744)
(18190)
贸易(18183)
(17773)
(16372)
地方(15931)
(14119)
银行(14098)
(13534)
(13198)
(13033)
(12708)
金融(12705)
(12615)
(11863)
理论(11850)
机构
大学(279524)
学院(279375)
(126364)
经济(123962)
管理(104244)
研究(101669)
理学(88913)
理学院(87918)
管理学(86486)
管理学院(85972)
中国(81001)
(63091)
(59683)
科学(59251)
(56525)
(52894)
农业(48475)
研究所(47404)
中心(47185)
财经(44297)
业大(44086)
(42866)
(40227)
经济学(39316)
北京(38484)
(37714)
师范(37465)
经济学院(35545)
(34359)
(33206)
基金
项目(175709)
科学(138413)
研究(131898)
基金(128629)
(111261)
国家(110226)
科学基金(93098)
社会(86770)
社会科(80979)
社会科学(80954)
基金项目(67389)
(66638)
教育(59588)
自然(56877)
(56262)
自然科(55520)
自然科学(55502)
自然科学基金(54547)
编号(54264)
资助(53015)
成果(45532)
(41491)
重点(39585)
(39111)
课题(36847)
国家社会(36097)
(35546)
教育部(35353)
(35160)
(34383)
期刊
(147735)
经济(147735)
研究(88091)
(65450)
中国(59024)
农业(44171)
学报(43459)
(42933)
科学(40745)
管理(33884)
大学(33606)
学学(31475)
(31233)
金融(31233)
教育(28515)
业经(27072)
财经(22698)
经济研究(22212)
技术(22206)
(21834)
问题(21275)
(19593)
世界(17625)
(16884)
(15157)
农村(15095)
(15095)
技术经济(14727)
农业经济(14466)
国际(14253)
共检索到436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焕玲  崔子修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在中国农民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数以亿计农民工走向城市,在各城市形成了农民工大军群体。由于常期生活在城市,进而时代地提出了农民工城市化的问题,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为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强劲的动力,另一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城市化的一系列问题,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如何确保这一特殊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发展之中,实现和谐有序城市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为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宁  马启民  昝梦莹  
采用博弈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农民工工资长期被压低的问题,认为我国农民工工资是被严重扭曲的,这必然造成了农民工权益损失;通过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不公平博弈,认为企业会一致采取扭曲农民工工资的联盟行动,而农民工在博弈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弱势的;另外分析了我国买方垄断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定价机制,认为农民工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企业的边际收益,说明企业存在对农民工的"剥削"问题。因此,我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是不公平的,需要通过改革措施将农民工工资提高到合理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汉魂  皮修平  
“农民工”指的是那些在城市中从事工业活动但保留农民身份的人。“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农民工”是一个具有歧视性的概念,是一个不利于社会主义本质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实现、不利于人与社会、城市与工业发展的概念。总之,“农民工”是一个不宜再提的概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任义科  费尔德曼  杨绪松  
文章采用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专项调查的整体网络数据,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分别从二人层次、三人层次以及整体网络层次,分析不同类型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的二方关系、三方关系及整体网络特征指标均明显高于社会讨论网;由于受性别、职业和年龄等因素影响,不同地点、同一类型社会网络特征以及同一地点、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伴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民工转型为现代产业工人、城市市民和城市主人进程缓慢,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对农民工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面临农民工规模大、转型成本高、存在转型偏见和认识误区、制度约束和政策障碍及自身转型意愿和能力不足等困难,但也存在进城落户政策放松、逐渐占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强、居家进城农民工数量增多、城市吸纳人口潜力大、财政能力增强等机遇。应当抓住难得机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城市市民和城市主人转型,确保农民工在城市"进得去、留得下、过得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源  
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农民一切行为准则的中心是为了生存。美国著名  社会学家詹姆斯·斯科特以其精湛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农民的这种生存伦理 ,它具体体现  在农民的“生存理性”与“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之中。关注与重视农民的生存伦理 ,对于  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农民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杨肖丽  
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特有的现象,农民工回流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回流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详实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从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回流的影响因素以及回流行为所带来的效应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涉及之处进行了简单述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向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民工问题,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生活等方面问题。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胡洪曙  施惠玲  
本文试图从制度伦理这一本原层面来探讨"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首先阐述了制度的本质,论证了制度绩效与制度伦理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认为自由与平等是制度伦理的两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指出,根据制度伦理精神,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废除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民以真正自由的权利;改革不平衡的财税体制,使农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品供应和一视同仁的社会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劲松  
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数量、农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民工工资的历年统计数据,建立4个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会使农民工工资增加,农民工工资增加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城乡、工农政策。4个统计模型的结果显示出了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原理相悖的4个问题,且其中3个模型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因果积累循环。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总结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农民群体的地位被边缘化并不断加强的结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永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有1/3(约1.6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市民化非同步发展的结果是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半工半农性质独特社会群体——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的出现,引起了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娟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鹏博  雒庆举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焦点问题。虽然当前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地方政策,但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并未在政策层面和学术研究上达成共识,而要进一步探讨解决思路,则必须对当前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正是对当前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国家相关政策、各地区的不同政策加以对比分析,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