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6)
- 2023(11051)
- 2022(8809)
- 2021(8167)
- 2020(6905)
- 2019(15577)
- 2018(15269)
- 2017(29450)
- 2016(15654)
- 2015(17506)
- 2014(17232)
- 2013(17643)
- 2012(16249)
- 2011(14808)
- 2010(14887)
- 2009(14297)
- 2008(14341)
- 2007(12897)
- 2006(11517)
- 2005(10719)
- 学科
- 业(82506)
- 济(76891)
- 经济(76795)
- 企(65539)
- 企业(65539)
- 管理(55712)
- 农(45372)
- 方法(30822)
- 农业(30119)
- 业经(28762)
- 财(23730)
- 数学(23138)
- 数学方法(23052)
- 中国(22124)
- 务(17144)
- 财务(17132)
- 财务管理(17121)
- 制(17012)
- 企业财务(16193)
- 技术(15892)
- 贸(15603)
- 贸易(15592)
- 策(15561)
- 易(15281)
- 体(13769)
- 划(13495)
- 和(13115)
- 理论(11424)
- 地方(11221)
- 发(11217)
- 机构
- 学院(233595)
- 大学(227466)
- 济(114274)
- 经济(112742)
- 管理(96800)
- 理学(83420)
- 理学院(82663)
- 管理学(81981)
- 管理学院(81535)
- 研究(78446)
- 中国(65951)
- 财(49628)
- 农(49380)
- 京(46840)
- 科学(41403)
- 财经(39473)
- 所(38484)
- 农业(37265)
- 经(36143)
- 中心(35608)
- 经济学(35140)
- 江(34796)
- 研究所(34370)
- 业大(34337)
- 经济学院(31804)
- 北京(29637)
- 经济管理(29455)
- 财经大学(28758)
- 商学(27322)
- 商学院(27085)
- 基金
- 项目(148037)
- 科学(120230)
- 研究(114163)
- 基金(111751)
- 家(94999)
- 国家(94034)
- 科学基金(82724)
- 社会(78802)
- 社会科(74498)
- 社会科学(74479)
- 基金项目(59068)
- 省(56194)
- 自然(49476)
- 教育(49349)
- 自然科(48402)
- 自然科学(48391)
- 自然科学基金(47645)
- 编号(45720)
- 划(45436)
- 资助(44048)
- 业(35826)
- 成果(35815)
- 部(35343)
- 创(33936)
- 国家社会(33709)
- 发(33562)
- 重点(32255)
- 制(31141)
- 创新(30887)
- 教育部(30874)
- 期刊
- 济(136257)
- 经济(136257)
- 研究(71133)
- 农(53353)
- 中国(46865)
- 财(39363)
- 管理(38003)
- 农业(36150)
- 科学(31873)
- 学报(28546)
- 业经(27616)
- 融(25869)
- 金融(25869)
- 大学(23704)
- 学学(22655)
- 经济研究(20600)
- 技术(20192)
- 财经(19910)
- 业(19403)
- 问题(18231)
- 经(17398)
- 世界(16399)
- 教育(16379)
- 技术经济(14590)
- 贸(14328)
- 农村(14231)
- 村(14231)
- 农业经济(13770)
- 经济问题(12562)
- 国际(12385)
共检索到360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浩轩
农业规模经营之争、农业资本深化之争、农业技术选择之争和农地制度变迁之争可被称为当代中国农业转型具有代表性的"四大争论"。这四大争论围绕中国农业是否该规模化、资本下乡是否合理、技术该选择土地节约型还是劳动节约型、土地制度是否该"还权赋能"四个焦点问题展开。四大争论对中国农业转型道路有至关重要影响。从政策指向和实践结果来看,目前农业转型主要朝着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规模化经营、以"资本下乡"为主力的资本深化、以劳动节约型技术和作物杂交技术应用和以"还权赋能"为基础的农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前进,即"规模化、资本化、机械化和市场化"的"四化转型"。"四化转型"为"四大争论"给出了结论,当代中国农业转型方向基本确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为纲 黄娜群
本研究结合中国畜牧业和种植业领域近10年来的转型过程,以一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转型过程为分析对象,从一个较为长周期的过程进行过程—事件分析,进而揭示农业转型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两层动力机制是如何相互耦合、相互推进的。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在于:在市场逻辑诱导下,粮食供给压力加大,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实施了一系列的项目扶持,项目扶持的制度逻辑中蕴含着重构农业经营主体的逻辑,即在国家的干预过程中推动农业转型。尽管不同农业领域的变迁过程存在差异,但是大致遵循类似的逻辑,即市场逻辑与国家干预逻辑相互交织,相互耦合,市场逻辑是初始动因,而国家干预则在粮食安全的考量下,因应市...
关键词:
农业转型 农业项目 畜牧业 种植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郁建兴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得到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以"多予"为核心,重视加强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优先供给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突出了政府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典型的"行政推动"特征。这一发展战略可能会挤压"三农"发展空间,弱化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未能实质性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转型中国家"向"城市化国家"的过渡阶段,应以"内源发展"取代"行政推动"作为农业农村发展新战略。"内源发展"以"放活"为核心,优先消除阻碍"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注重提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管理的能力,突出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主...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战略转型 行政推动 内源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泽炎
任何管理制度对管理效能的发挥、人的生产力的创造皆是一种"潜在的天花板",一旦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产生束缚时,就得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适当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振宇
一个国家所实行的农业政策是与该国经济和农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有关指标表明,我国农业应该采取从剥夺农业向反哺农业过渡的政策。我国财政视角下农业政策的转变过程与实证分析的结论不相一致,据此我们给出了消除这种不一致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反哺农业 财政支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倩 张荣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更应该积极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蕴含的农业发展理论正在指导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在农业发展中积累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阻碍发展的问题,并且用系统完整的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先红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因素可持续农业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们也应清楚看到,中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1)农业经营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农业进入市场面临种种矛盾。农户生产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连载)“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课题组五、关于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对策探讨在对我国40多年农业现代化变迁的历程做了上述考察,并从中认识和把握其运作规律和应具备的特征后,根据我国现阶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文忠
随着全球化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当代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事故越来越多,给企业经营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危机的发生与危机管理者的认识误区存在直接关系。思想认识上对危机认识的片面性或不合理性,可能束缚危机企业决策者的手脚,直接影响到企业危机管理的效果。因此,认真反思危机管理认识问题,对当代企业危机管理的有效开展可谓至关重要。
关键词:
当代企业 危机管理 认识误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嘉敏 刘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文章对《资本论》中农业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发现其中蕴含着"土地是财富之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立"合理农业"等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进一步对其进行伦理思考,可以为农业从业者的生产行为提供价值导向。《资本论》中的农业生态思想也为我国遵循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资本论》 农业生态思想 伦理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华炜
当代中国学者对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机制从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政治稳定生态、政治稳定保障、社会转型、社会结构构成与民主政治建设诸方面,提出了维护政治稳定机制诸构想。本文从政治系统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区别、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关联、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与现代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的要求以及政治稳定机制研究的方法与价值取向诸方面对学者的观点进行整体评价。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机制 主张 评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蔡丹红
市场营销关注近利公关营销关注远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春江 肖双喜
本文介绍了美国农业的两个发展方向,即产业化农业和可持续社区支持农业(S-CSA),各自的特征和利弊以及对中国农业启示,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
美国 产业化农业 可持续社区支持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既是农业增长的新途径,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新的时期,国内外形势和农业生产成本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障碍,客观上要求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常态下农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极具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