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1)
- 2023(12547)
- 2022(10302)
- 2021(9565)
- 2020(8066)
- 2019(18260)
- 2018(17904)
- 2017(34192)
- 2016(18381)
- 2015(20797)
- 2014(20585)
- 2013(20409)
- 2012(18675)
- 2011(16842)
- 2010(17035)
- 2009(16395)
- 2008(16641)
- 2007(15018)
- 2006(13456)
- 2005(12692)
- 学科
- 业(86742)
- 济(84880)
- 经济(84747)
- 企(80292)
- 企业(80292)
- 管理(75439)
- 方法(34489)
- 财(29962)
- 业经(29561)
- 农(27152)
- 数学(26207)
- 数学方法(26010)
- 中国(23793)
- 制(22571)
- 务(21619)
- 财务(21589)
- 财务管理(21564)
- 企业财务(20431)
- 农业(18989)
- 技术(18178)
- 策(16919)
- 贸(16861)
- 贸易(16848)
- 体(16774)
- 划(16577)
- 易(16521)
- 和(15386)
- 体制(14625)
- 理论(13944)
- 银(13853)
- 机构
- 学院(272626)
- 大学(268629)
- 济(125929)
- 经济(123852)
- 管理(110304)
- 理学(94097)
- 理学院(93206)
- 管理学(92265)
- 管理学院(91722)
- 研究(90397)
- 中国(74468)
- 财(61273)
- 京(56252)
- 科学(48136)
- 财经(47873)
- 所(44129)
- 经(43562)
- 江(41275)
- 农(40181)
- 中心(40066)
- 研究所(39136)
- 经济学(38825)
- 北京(35857)
- 财经大学(35330)
- 经济学院(34815)
- 业大(33746)
- 院(32461)
- 商学(32101)
- 州(31990)
- 商学院(31815)
- 基金
- 项目(170190)
- 科学(137768)
- 研究(129460)
- 基金(127766)
- 家(108914)
- 国家(107969)
- 科学基金(94979)
- 社会(87123)
- 社会科(82783)
- 社会科学(82765)
- 基金项目(66558)
- 省(63918)
- 教育(58420)
- 自然(58364)
- 自然科(57052)
- 自然科学(57038)
- 自然科学基金(56152)
- 划(53013)
- 资助(52102)
- 编号(50786)
- 成果(41445)
- 部(39858)
- 创(38527)
- 制(38256)
- 重点(38013)
- 业(37220)
- 国家社会(37077)
- 发(36678)
- 教育部(35240)
- 创新(35188)
- 期刊
- 济(146609)
- 经济(146609)
- 研究(86662)
- 中国(55589)
- 财(51718)
- 管理(48194)
- 农(38970)
- 科学(35879)
- 学报(32543)
- 融(28364)
- 金融(28364)
- 大学(26873)
- 农业(26556)
- 学学(25525)
- 财经(25370)
- 技术(24782)
- 业经(24326)
- 教育(23728)
- 经济研究(23629)
- 经(21996)
- 问题(19030)
- 贸(17395)
- 业(16744)
- 世界(16448)
- 技术经济(15964)
- 国际(15353)
- 现代(14229)
- 财会(13594)
- 商业(12633)
- 会计(12597)
共检索到424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东斌
当代中国企业制度的战略选择深圳大学苏东斌当代中国企业新制度的形成,要面对三个"两难选择":第一,要追求社会的稳定,就要力图保持与紧固现有的利益与权力格局,但这样做势必又会弱化改革进而扼制其发展,最终还是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而要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钟朋荣
我们先引进了苏联的“西药”——全民所有制,接着又引进了美国的“西药”——全国性股票市场及上市公司制度。在引进“西药”的同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药”?中国企业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振华
中国的企业制度创新面临着如下难点。①国有资产管理的利益分配;②企业债务的困扰;③企业的历史包袱。④政治组织的收益递减。⑤法制基础薄弱。因此,中国现阶段企业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实行两大分离;联动三大机制;配套四大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朝奋
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已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有赖于人才。激烈竞争的市场,把重建传统的人事管理、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摆到了企业面前。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 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推进企业的海外经营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思路。对于这一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可以从多方面来说明。从企业制度的角度看,正如国内经济改革最难的攻坚战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样,国有企业开拓海外经营的难点和关键也是企业制度问题。中国企业能不能走向海外,有整个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因素,但同样重要的是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中
企业年金是企业自主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对职工的一项福利保障,补充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不足,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对稳定企业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我国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发展前景,并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模式提出了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制度设计 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阳 邓华北
本文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作了较深入地探讨 ,特别是对处于同种环境下企业如何开拓作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战略管理 环境学派 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研究中,有关近代中国企业制度演变与企业家队伍的研究亟需加强,这可以使我们深化对于中国经济市场化历史过程的认识,也可以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发挥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微观基础。以企业所有制与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制度的变迁 ,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历经数百年自发演变的结晶。在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 ,市场主体必须通过自觉行动进行培育。而培育市场主体的中心环节 ,是如何使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国的国情进行重塑 ,实现中国企业制度的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变迁 企业目标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国退民进”是市场化改革在企业产权制度结构调整层面的具体体现或实现形式,也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体制改革之基本方向和必然选择。MBO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拥有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要素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中的地位提升和权益凸现,是对传统物本产权制度框架下所谓“两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所提出的现实挑战,它是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能权益的具体实现形式。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MBO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意义。但MBO不是万灵丹,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MBO,也不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问题、包括产权制度问题都可以通过MBO来解决,不同企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企业改革战...
关键词:
国退民进 MBO 人力资本股权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亮 吕鸿江
利用2001~2010年中国在沪市上市的3286家样本企业数据,文章分析了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中,贡献性资产研发密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资产广告密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资产市场化程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制度环境中,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完善(东道国风险越低、腐败印象指数越低、投资自由度越高、金融自由度越高、贸易自由度和货币自由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对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之间均存在负向的调节效...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制度环境 文化差异 进入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莹 阎大颖 任兵
本文借鉴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考察东道国区位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对中国企业选择对外投资区位的多重影响。基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条件逻辑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和正式制度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正式制度风险的负向影响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或较多的国际股权联盟联系时减弱;而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只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时才有所降低。结果表明,特定的组织学习有助于中国企业克服由东道国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障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壮雄 付利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利用截断泊松与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从制度障碍与先行贸易的视角考察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基于不同类型制度距离与制度质量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东道国的管制性制度距离并不会成为企业进入的障碍;对规范性制度质量低于中国的国家,规范性制度距离也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在规范性制度质量优于中国的国家,规范性制度距离才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国家的障碍;通过与目标国家先进行贸易,可以降低这种制度形成的障碍,提高中国企业进入的概率。
关键词:
对外投资 先行贸易 制度障碍 制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