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5)
2023(10655)
2022(8638)
2021(7878)
2020(6034)
2019(13997)
2018(13563)
2017(24818)
2016(13345)
2015(15211)
2014(14832)
2013(14810)
2012(14355)
2011(13313)
2010(13373)
2009(12158)
2008(12107)
2007(10503)
2006(9567)
2005(9113)
作者
(38437)
(32053)
(31885)
(30282)
(20515)
(15249)
(14552)
(12499)
(12341)
(11482)
(11208)
(10660)
(10337)
(10264)
(10248)
(9966)
(9609)
(9253)
(9240)
(9061)
(8244)
(7810)
(7715)
(7377)
(7288)
(7169)
(7094)
(7049)
(6565)
(6466)
学科
(65718)
经济(65658)
管理(33642)
(31775)
中国(24652)
(23201)
企业(23201)
方法(20954)
地方(18713)
数学(18321)
数学方法(18210)
(18020)
业经(14734)
(14274)
贸易(14257)
(13867)
环境(12795)
(12475)
农业(12197)
(11752)
银行(11741)
(11630)
金融(11630)
(11588)
(11519)
(11412)
(11163)
地方经济(10569)
技术(9415)
(9307)
机构
学院(192427)
大学(191128)
(88613)
经济(87060)
研究(76564)
管理(67089)
中国(59731)
理学(56056)
理学院(55328)
管理学(54612)
管理学院(54236)
科学(43197)
(42933)
(38620)
(38559)
研究所(34835)
中心(33297)
(30726)
财经(29905)
(29380)
北京(28693)
经济学(28648)
(28234)
师范(27967)
(27606)
(27340)
经济学院(25690)
业大(24552)
(23866)
农业(23632)
基金
项目(122366)
科学(96560)
研究(94301)
基金(87701)
(76218)
国家(75554)
科学基金(63766)
社会(61688)
社会科(58510)
社会科学(58503)
(46412)
基金项目(44780)
教育(43198)
(39408)
编号(37129)
自然(36963)
自然科(36058)
自然科学(36049)
资助(35874)
自然科学基金(35412)
(33009)
成果(31016)
重点(28415)
(27913)
课题(27701)
发展(27545)
(27085)
国家社会(26735)
(25882)
中国(25761)
期刊
(105727)
经济(105727)
研究(66495)
中国(47696)
(29954)
教育(28029)
(27996)
管理(27689)
学报(27137)
科学(26989)
(21822)
金融(21822)
大学(21260)
农业(21224)
学学(19587)
经济研究(18364)
技术(18201)
业经(17003)
财经(15474)
问题(13928)
(13544)
(13241)
世界(12656)
(12544)
国际(12237)
技术经济(9534)
(9464)
论坛(9464)
图书(9359)
资源(8849)
共检索到31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光斌  朱星慧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这一理念是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钥匙。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三重意蕴:其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其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突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关系;其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明确了绿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关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态民生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光斌  朱星慧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这一理念是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钥匙。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三重意蕴:其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其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突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关系;其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明确了绿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关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态民生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修泽  
二战以后人类发展理念的演变,大体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脉络,由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人自身的发展,这是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的自身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发达经济阶段的问题(如几千万贫困人口等)没有解决,发达阶段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老龄化、人类生存环境、人权保障等)又迅猛涌来。这些都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研究新的方略,以应对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石明  
国家治理问题是政治学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命题。绿色治理的提出经历了"绿色政治"思潮的产生、"绿色行政"的实施和"绿色治理"新范式的出现三个阶段。实施绿色治理是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和现实选择,因为绿色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和基本途径。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绿色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绿色治理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莫文希  
绿色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崭新发展理念。从战略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探究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阐述绿色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意义,并从培育绿色思想、发展绿色文化、推动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新绿色科技、完善绿色法制等方面,提出厚植生态资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莫文希  
绿色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崭新发展理念。从战略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探究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阐述绿色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意义,并从培育绿色思想、发展绿色文化、推动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新绿色科技、完善绿色法制等方面,提出厚植生态资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鑫  朱要龙  
城镇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聚落形态,自古以来即已存在。城市化的概念则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相伴而生;在中国,本土学者似乎更倾向于"城镇化"的内涵表达。在当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认真梳理分析城镇化内涵,找到一条本土化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路径显得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后认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应在机制与体制层面上来理解,无论是"机制"还是"体制"内涵的表达,均是城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形成协同合力,不应分割对立;两种城镇化路径的有机融合、功能互补和资源整合才是当下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选择,这也符合当下中国巨大存量城镇化发展的国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总量步入了世界前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在资源要素大量消耗和污染物任意排放基础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不仅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且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如何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考验。然而,不乏有一些悲观的言论认为中国比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更严重、更广泛、更长久,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是不相容的,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环境会进一步恶化。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以"环保卫士"自居,认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超越国界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所谓的"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故意借环境问题来排挤中国,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在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有关中国环境与发展不相容的国内外言论不绝于耳,考验着中国的发展自信。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言论。绿色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为理论源泉。在东西方有关环境保护理论的发展演变的背景中,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指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内核以及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对人类绿色发展的理论创新。立足中国长期以来的环境保护实践,文章阐述了中国绿色发展是从思想到行动上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创新发展和对全球环境保护的理论贡献。加快中国绿色发展还应把握好地位、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在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有关中国环境与发展不相容的国内外言论不绝于耳,考验着中国的发展自信。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言论。绿色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为理论源泉。在东西方有关环境保护理论的发展演变的背景中,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指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内核以及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对人类绿色发展的理论创新。立足中国长期以来的环境保护实践,文章阐述了中国绿色发展是从思想到行动上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创新发展和对全球环境保护的理论贡献。加快中国绿色发展还应把握好地位、投入、力度、配置、定位等关键问题,确保绿色发展落到实处,展现中国在全球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中的样板作用,从根本上回击对绿色发展的质疑,树立中国经济转型的强大自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王松霈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湖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中南财经大学刘思华教授新著《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简称《道路》)。该书敢于就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陈述人所未述的己见,诸多创新让人读后启发良多,择其要者略作评介。
[期刊] 求索  [作者] 苟燕楠  李金城  
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既是构建现代化财政体系、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在知识图谱下展现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核心要义,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推进改革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