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1)
2023(13249)
2022(11330)
2021(10557)
2020(8631)
2019(20308)
2018(19963)
2017(37611)
2016(20506)
2015(23661)
2014(24058)
2013(24108)
2012(23219)
2011(21476)
2010(21835)
2009(20142)
2008(20360)
2007(18444)
2006(16332)
2005(15161)
作者
(62014)
(51777)
(51521)
(49261)
(33168)
(24873)
(23647)
(20113)
(19731)
(18624)
(17832)
(17321)
(16637)
(16523)
(16243)
(16135)
(15647)
(15262)
(14998)
(14958)
(13079)
(12731)
(12642)
(11859)
(11714)
(11688)
(11658)
(11508)
(10537)
(10490)
学科
(98327)
经济(98234)
管理(52636)
(50437)
(37596)
企业(37596)
方法(37297)
中国(33131)
数学(32575)
数学方法(32329)
(27083)
地方(25873)
(20416)
(20126)
贸易(20110)
业经(20098)
(19455)
(18504)
农业(18121)
(17941)
(16553)
银行(16521)
(15976)
(15868)
金融(15866)
环境(14964)
(14952)
(14198)
地方经济(13794)
理论(13335)
机构
学院(305221)
大学(304491)
(133558)
经济(130644)
研究(115004)
管理(109211)
理学(91542)
理学院(90329)
管理学(88893)
中国(88748)
管理学院(88292)
科学(68344)
(67807)
(60288)
(59886)
研究所(53783)
(52933)
中心(51834)
(48237)
财经(46895)
北京(44215)
(42781)
业大(42661)
(42405)
师范(42390)
经济学(42214)
农业(41351)
(41115)
(38716)
经济学院(38058)
基金
项目(190407)
科学(148650)
研究(141907)
基金(136061)
(118245)
国家(117216)
科学基金(98670)
社会(89964)
社会科(85232)
社会科学(85209)
(73560)
基金项目(71353)
教育(64779)
(62380)
自然(60651)
自然科(59193)
自然科学(59175)
自然科学基金(58090)
编号(57866)
资助(56365)
成果(48326)
(46902)
重点(43562)
(42816)
课题(41558)
(38863)
发展(38223)
(37605)
国家社会(37587)
创新(36512)
期刊
(157634)
经济(157634)
研究(99539)
中国(68644)
(49320)
(46106)
学报(45743)
科学(43117)
管理(40350)
教育(36598)
大学(34246)
农业(33393)
(32123)
金融(32123)
学学(31756)
技术(27183)
经济研究(25790)
业经(25190)
财经(23533)
问题(22379)
(20487)
(18798)
(18786)
国际(16804)
世界(16644)
技术经济(15834)
图书(15717)
商业(14391)
资源(14117)
统计(14098)
共检索到485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丹洁  詹圣泽  苏俊华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推进和城市群的新兴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目标战略,2015年5月25日我国进一步明确了"三纵五横"大通道实施规划,以促进和助推我国城市群发展和"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国家战略得到更为紧密有效地实施。分析我国"一带一路""三纵五横"及自贸区战略这三大国家时政焦点对我国城市群建设格局的影响,探讨三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互利互促的辩证关系,指出三者对我国社会经济今后相当时期的发展及其走向将起着历史性的决定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郝嘉鹏   陈家骏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的鲜明特征,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路径拥有多样化选择的空间。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在测算中国城市价值创造、价值转移与价值分配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与人均差异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第一,城市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排名前20的城市创造了超过全国1/4的价值量,排名前100的城市创造了全国2/3的价值量,城市间贸易导致城市创造的价值与分配的价值存在差异,但排名靠前的城市其分配价值量大多高于创造价值量,体现出大城市在价值转移方面的综合优势。第二,中国城市体系的演进具有“整体集中、局部平衡”的特征,规模较大的城市之间具有扁平化特征,城市群之间以及省份之间都具有集中化特征,但城市群内与省内则多呈现扁平化特征。第三,自2012年以来,伴随着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城市人均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这预示着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区域新经济增长极将加速形成,并且人均平衡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正在逐步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霞  
国际投资自由化是大趋势,但不少国家在最新的双边投资条约中都采取了防守策略,强调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似乎从放权或限制主权走向逐渐收回相关管辖权,主权回归成为这些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法律政策。通过分析双边投资条约中强调主权回归的新趋势,对中国以后的双边投资条约提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长虹  王海江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群获得快速发展,城市群的培育迅速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在讨论城市群概念及其划分原则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中国城市群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类汇总,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状况、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本文试图在对我国解放后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发展的曲折历程作简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阐明自实行开放、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区域规划的广度、深度方面出现的几种新发展趋势。一、城市规划高潮的形成及其对区域规划的推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明华  刘玉鑫  张晓萌  仲崇阳  
本文运用熵权法基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五类指标测度了2002~2015年中国八大城市群民生发展水平,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其民生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趋势演进。研究结论如下:(1)八大城市群民生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民生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显著。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差异最大,珠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除成渝城市群以外,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其他各城市群内部民生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缩小趋势,但各城市群的民生发展均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3)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作用的条件下,八大城市群整体、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民生发展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马太效应"比较显著,但在2008年之后均有所改善;而京津冀和北部湾城市群民生发展水平自我提升的能力相对较强。(4)考虑空间因素后,由于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和正向溢出效应,民生发展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马太效应"有所减弱;但城市群内部各水平城市受邻近城市影响的情况不尽相同,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较高民生发展水平城市对其邻域城市的带动作用最强,而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内部较高水平城市对邻近城市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承超  杨珊珊  
文章结合中国八大经济圈选取八大城市群,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创建包含31项基础指标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测度八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并对其演进趋势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海峡西岸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较高,在考察期内,八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整体上均有所降低。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作用的条件下,各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均具有“马太效应”,且城市群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考虑空间因素后,城市群内各地区受相邻地区影响的情况不尽相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熊曦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路径与方向。本文分析2001-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指数演化趋势后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自2001年以来经历集中化和均衡化阶段性调整,但总体呈现均衡化演变趋势。为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步伐,应注重各城市职能定位的分工协调、优势互补以及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尽可能消除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光大集团课题组   徐金麟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可以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城市群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驱动全国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国重点城市群发展现状截至2021年10月,我国已有19个国家级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楠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美国家主权信用降级,以及新兴市场增长减缓、内需不足等问题均使全球经济陷入新的困局。主权财富基金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国际金融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危机?本文着重分析亚洲主权财富基金面对困境的调整措施,以期探寻主权财富基金运作的新规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越强  史晓英  
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工业化转型进入中后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同时发展服务业也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服务贸易也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增长最快、发展最迅猛的领域,充分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动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促进服务出口,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当前国际服务出口领域出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采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及分形分析R/S法,对中国人口总数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发展演变满足赫斯特律,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人口增长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规律,人口总数将继续持续增长,这种研究结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范建红  常江  
城市更新是21世纪最受关注的城市发展与规划议题。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城市特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生机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难解的话题。人文地理学学科的"地方理论"为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辨析"空间"与"地方"的概念的基础上,对"地方理论"进行了引介,并介绍了其描述取向、社会建构取向和现象学取向等三大分支。从"地方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更新的对象应该是"地方"——其不仅是物理空间和经济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海波  
中国工业增速长期偏高的状态将转到与潜在经济生产率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工业与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长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失衡状态将转到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工业增长长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状态将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这些将构成中国工业发展的最重要新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晓玲   王书蓓   黄涛  
基于整体提升和内部协同相结合的评价逻辑,本文利用熵值法对2006—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从空间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剖析发展质量的差异大小及来源,并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发展质量差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呈现高低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群间差异是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创新驱动差异、城际协同差异和民生共享差异是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三者贡献率之和超过70%;创新驱动、城际协同、民生共享、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对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差异的扩大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依次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