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6)
- 2023(7074)
- 2022(5642)
- 2021(4944)
- 2020(3826)
- 2019(8405)
- 2018(8083)
- 2017(14948)
- 2016(7676)
- 2015(8693)
- 2014(8930)
- 2013(9107)
- 2012(9033)
- 2011(8652)
- 2010(9116)
- 2009(8651)
- 2008(8104)
- 2007(7704)
- 2006(7363)
- 2005(6368)
- 学科
- 济(61132)
- 经济(61097)
- 农(23724)
- 地方(19758)
- 管理(17866)
- 业(16591)
- 农业(16188)
- 中国(14715)
- 业经(13978)
- 方法(13364)
- 地方经济(12316)
- 数学(11759)
- 数学方法(11728)
- 发(9612)
- 学(9575)
- 制(8531)
- 融(7840)
- 金融(7839)
- 企(7834)
- 企业(7834)
- 农业经济(7731)
- 发展(7655)
- 展(7646)
- 财(7331)
- 经济学(7177)
- 环境(7110)
- 银(6457)
- 银行(6455)
- 及其(6419)
- 行(6343)
- 机构
- 学院(124358)
- 大学(121760)
- 济(61867)
- 经济(60567)
- 研究(47666)
- 管理(41135)
- 中国(36570)
- 理学(33786)
- 理学院(33361)
- 管理学(32857)
- 管理学院(32607)
- 财(26166)
- 科学(25327)
- 京(25168)
- 所(23357)
- 农(22032)
- 中心(21762)
- 经济学(20693)
- 江(20680)
- 研究所(20529)
- 财经(19970)
- 经济学院(18187)
- 范(18114)
- 师范(18019)
- 经(17911)
- 院(16623)
- 州(16221)
- 北京(16182)
- 省(15935)
- 业大(15695)
- 基金
- 项目(73560)
- 研究(59187)
- 科学(57303)
- 基金(51362)
- 家(43084)
- 国家(42595)
- 社会(40584)
- 社会科(38029)
- 社会科学(38021)
- 科学基金(35799)
- 省(29603)
- 基金项目(26510)
- 教育(25707)
- 编号(24469)
- 划(23165)
- 成果(21154)
- 资助(20075)
- 发(18777)
- 课题(18048)
- 自然(18014)
- 自然科(17472)
- 自然科学(17470)
- 国家社会(17114)
- 自然科学基金(17114)
- 重点(16525)
- 发展(16340)
- 展(16093)
- 部(16057)
- 性(15303)
- 年(14961)
共检索到211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关键词:
乡建青年 现代化 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关键词:
乡建青年 现代化 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二红
本文阐述了城乡互动的概念及其含义与现实意义,分析了集聚经济规律对城乡互动的作用机制,从户籍、就业和农村土地制度、乡镇企业集聚、卫星城镇功能诸方面,提出了实现城乡互动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严国方 肖唐镖
作为我们党开展农村工作的一种传统 ,“下派干部 (或工作队 )”、“部门包村” ,仍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常见的方法。这种政府主导的运动式乡村建设模式存在严重的内在制度性缺失。工作队陷入与包村单位、受包乡村之间的复杂关系 ,处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下派工作队虽在形式上已高度制度化 ,但实际上却是高度的非制度化 ,难以成为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人为本 ,走参与式发展道路 ,或许是乡村建设与治理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武忠
基于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作者提出了新乡村主义规划理念,即在"三生和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和尽量保持农村"乡村性"的前提下,通过"三生和谐"的发展模式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并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1998年,国家正式确认了农业产业化这种经营形式,并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求各地和各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此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怀康 刘善仕 彭秋萍 蒋建武
短期的宏观环境因素可能对个体长期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毕业遭遇经济下行对个体工作绩效具有何种影响仍知之甚少。本文基于烙印理论,以我国某大型高科技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个体在毕业时遭遇经济下行对其后续工作绩效的持续影响作用。基于该高科技企业2014—2018年人力资源档案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毕业没有遭遇经济下行的员工,毕业遭遇经济下行的员工总体上具有更好的后续工作绩效表现。调节作用检验表明,该效应在员工毕业于名校、团队同事绩效更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但随着其职业生涯的延伸,则会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1)当员工毕业遭遇经济下行的广度和深度越大时,毕业遭遇经济下行对工作绩效的积极影响程度也越强;(2)当员工毕业遭遇经济下行时,其在后续职业生涯会更主动地寻求职业培训。本研究从个体烙印的视角揭示了毕业遭遇经济下行作用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路径和边界,拓展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微观影响研究,并丰富了烙印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为员工职业发展与管理、企业人才策略制定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炳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打破了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迅速向商品经济过渡,市场成了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它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三个条件:(1)由农民自主支配其生产资源,中国农民再次具有了自由活动的权力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2)由于长期被抑制的农业生产力得以释放,使原来束缚在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建平
从信息角度理解市场经济规律叶建平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已基本在全球普及,世界各国都在竞相推动市场经济的进程,加之信息潮在全球的涌动,在这种形势下,从信息角度研究经济规律,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我们对市场经济内在本质的理解,对于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柯小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如何同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命题。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揭示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使之相互孤立,而未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兼容性,因而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屡屡存在既没有切实贯彻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又没有依据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办事的偏向。可以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究竟如何结合,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本文拟就这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理群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立足以民为本的价值信仰,推行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实践。他认为,推进中国社会改造与发展的可持续的基础,在于培育思想觉醒、权利自主、组织化的新民,成为乡村改造的主体。而这又需要兼具现代科学知识与世界眼光的乡建人才到人民中间去。他所提出的人的建设问题以及在实践中创制的农村综合改造方案,不仅是平教运动与乡村建设的工作核心,也是今天的中国远未完成的事业。
关键词:
晏阳初 以民为本 平教运动 乡建人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红伟 廖筠
我国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方面,而对循环经济的经济特性及其实施机制方面的研究则显得不足,存在一些具有根本性的错误认识。本文从经济稀缺这一经济学基本概念出发,分别对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与经济特征,循环经济中的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辨析。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规律 经济规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贾根良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运动对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批判, 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趋势不啻当头棒喝,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许多严重的缺陷和“科学性”的多少长期得不到讨论,其霸权地位也已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场国际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放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错的改革办法,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博丽 齐顾波 燕艳华 史玉丁
[目的]本文以乡土文化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扶贫资源下移过程中存在的第一书记制度嵌入受阻、村民自治组织信任危机以及资源下移的目标偏离等问题,以厘清扶贫干预工作中的文化遭遇及深层逻辑。[方法]运用实地调研、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分析扶贫资源下移过程中的问题及背后机理。[结果]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乡村社会有着自身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这与现代社会运行体系下的精准扶贫思路有着较大差异,冲突与弥合纵贯精准扶贫全过程。扶贫干预遭遇的困境背后是精准扶贫本身数据精准思维与乡土社会文化的冲击和碰撞,正是乡土社会隐藏下的农村逻辑干扰着扶贫的顺利进行。熟人社会背景下的利益抱团、建立在私人道德上的差序格局以及村庄治理中呈现的无为政治,这些本土化的乡土逻辑干扰着扶贫资源的下移和村庄治理的合规。[结论]扶贫过程中应积极赋权于驻村工作队,加强精准扶贫具体政策的有效传达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