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7)
2023(8246)
2022(7184)
2021(6860)
2020(5942)
2019(14138)
2018(13807)
2017(26530)
2016(14489)
2015(17024)
2014(17032)
2013(17279)
2012(16517)
2011(15186)
2010(15106)
2009(14288)
2008(14433)
2007(13124)
2006(11381)
2005(10214)
作者
(42684)
(36070)
(35769)
(34545)
(22876)
(17270)
(16661)
(14151)
(13655)
(12629)
(12411)
(11974)
(11556)
(11347)
(11329)
(11218)
(10912)
(10679)
(10407)
(10369)
(8977)
(8810)
(8733)
(8219)
(8140)
(8121)
(8004)
(7911)
(7369)
(7256)
学科
(68520)
经济(68352)
管理(38847)
(37301)
方法(34057)
(30180)
企业(30180)
数学(28813)
数学方法(28638)
中国(20392)
(18828)
(15494)
(14946)
贸易(14938)
(14612)
业经(14064)
(13839)
(12614)
(12175)
农业(11783)
地方(10783)
理论(10214)
(10028)
银行(10000)
(9615)
(9575)
金融(9572)
环境(8979)
(8667)
财务(8648)
机构
大学(222985)
学院(218047)
(99740)
经济(98012)
管理(82896)
研究(79797)
理学(71282)
理学院(70446)
管理学(69434)
管理学院(69008)
中国(61436)
(47629)
科学(46538)
(44160)
(40868)
(37672)
研究所(37198)
中心(35965)
财经(35577)
(32472)
经济学(32349)
(31261)
业大(31094)
北京(30713)
农业(29777)
经济学院(29287)
(28767)
师范(28516)
(27608)
财经大学(26447)
基金
项目(141498)
科学(111888)
基金(105429)
研究(103737)
(91781)
国家(91070)
科学基金(77009)
社会(69223)
社会科(64611)
社会科学(64590)
基金项目(55321)
(51646)
自然(47897)
教育(47761)
自然科(46806)
自然科学(46790)
自然科学基金(46026)
(44916)
资助(43919)
编号(40881)
成果(34534)
(33970)
重点(32172)
(30366)
教育部(29307)
国家社会(29214)
(28826)
中国(28554)
课题(28034)
人文(27566)
期刊
(107753)
经济(107753)
研究(66818)
中国(43122)
学报(34674)
(34441)
(34132)
科学(32614)
管理(28931)
大学(26127)
学学(24435)
农业(23243)
教育(20907)
(19130)
金融(19130)
财经(18631)
经济研究(18288)
技术(17208)
(16128)
业经(15448)
问题(15092)
(14394)
(13276)
世界(12862)
国际(12239)
技术经济(11673)
统计(10816)
(10610)
理论(10050)
图书(9853)
共检索到32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智航  
组织社会学有关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为我们解释当下中国司法权运行的复杂结构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作为一种正式组织存在的司法机构需要将自身嵌入到特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结构中,从而通过与外部环境的资源交换和持续互动,实现环境与组织的双重进化。司法权行使的过程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过程,司法者需要在组织体的框架下做出裁判和决策。政法体制这一特殊的制度环境强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部门具有相近似的性质地位、业务的高度关联性和社会声誉的连带性。这种组织合法化机制促进了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三机关的组织行为和组织形式的趋同化。构建符合司法权运行规律的环境合法化机制理应是下一步司法改革关注的一个重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兰迪·E.巴奈特  文亦非  
一般观点认为,是"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创设了司法审查权。本文批驳了这一观点。尽管宪法中没有关于司法审查权的明确规定,但是通过对宪法缔造者们在制宪会议、州批准会议上以及批准之后的实际言论的原意主义解释的分析,无可辩驳的结论是,司法权的本义中包括了司法审查权。"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只是将这一本义更加清晰地揭示出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包艳  
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从一个中观层面——社会组织中寻找工作倦怠的成因。其中包括社会组织分化带来的职业专门化、现代组织中无处不在的规训和监控以及组织中的人作为"决策人"、"创新人"的行为特征。本文认为,只有深刻认识到组织中的人不仅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创新人"、"决策人",才能在组织内通过相应的途径消减工作倦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登辉  马进驻  
从历史和现实看,企业具有无可替代的伟大力量,已经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再创辉煌,而且企业和企业家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有鉴于此,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这也是重商崇企理念的基本内涵。司法人员应当树立重商崇企理念,启动刑事司法权尤需遵循谦抑性原则,遵循正当程序,尊重当事人,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并及时作出有效回应。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丰霏  
司法权是司法活动的基础,但司法权的功能不应视同于司法的功能。学界对于司法功能的系统阐述并不能代替对司法权功能的学理表达。由于对司法与司法权在概念上的混用、在论证上的交叉以及不加区别地将司法权的功能与其职能、效果、价值、目标等融为一谈,造成了司法权功能论对司法功能论的学说复刻,从而淡化乃至消解了单独探讨司法权功能的研究价值。克服对司法权功能上的话语束缚与观念成见,可以尝试将司法权的首要功能定位于"具化行为参照系",将既有的立基于司法功能的多重解读视为基于这一首要功能而产生的次级功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敏  
银行破产与一般企业破产不同,决定了破产参与人行使的权力结构不尽相同。权力冲突的结果直接决定了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立法模式,正确认识银行破产中的权力形态,正视银行破产中的权力冲突,对于均衡权力关系,建立与我国银行破产法律价值观相一致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智航  
主持人语:司法权是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力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外在特征、特殊的运行规律与丰富的法理内涵,体现了司法者运用法律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种实践理性。一个国家司法权运行的畅通程度直接决定该国公民接近法律正义的程度。它也构成了构建一种"司法的法理学"的逻辑起点,当下中国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就是围绕司法权的科学配置和有效运行来展开的。然而,学术界与实务界对于司法权的概念与性质、内涵与外延、结构与功能、权威与效能等问题缺乏充分的研究和必要的共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廖奕  
理解司法权的本质,可以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获得新的进路。布尔迪厄的司法场域理论,揭示了司法权话语实践的斗争逻辑,展现了司法权话语基于多元主体的动态生成图景。结合实例加以理论观察,政治塑型、理论构造和大众衍义是司法权话语生成的几个关键环节。在当代中国司法场域中,政治家的基调设定、法学家的曲谱建构、大众的文化响应交织一体。其指向一种司法权话语的复调叙事模型,包含言说主体区隔、母题事件统一、杂语对话均衡等特点,由此生发司法权威话语、权力话语和权能话语的解释框架。这些话语有不同的逻辑起点、表达方式、情感诉求,各自独立、彼此区隔,但又统一于司法权本质探究的母题事件。它们本身是多种表达的杂样话语,进行着意见交换的整体对话,可以形成权威话语和权能话语互为基础、权威话语和权力话语上下嵌合、权力话语和权能话语前后相序的关系图景。司法权话语的复调模型,实质上是一种有关司法权本质的认知图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余练  
当前,基层政府的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发生了变化。治理转型下的基层目标设定权从“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基层检查验收权从“及格达标”转向“末位淘汰”,基层激励分配权从“监督较软”转向“监督下乡”。针对部分村干部胜任力出现的困境,应通过强化正式激励和拓宽非正式激励,引导本土性人才、返乡农民工和青年创业群体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优化农村干部年龄结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赛铮  
保险公司重整程序是一个多方权力参与、相互博弈的过程。如何处理重整程序中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到保险公司重整程序能否顺利进行。我国保险公司重整程序中存在行政权"扩张"与司法权"收缩"的现象,要想使权力结构分配合理,应注重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均衡,在保险公司重整程序中,采取行政权实质决策、司法权终局裁定的权力模式。只有合理处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章安邦  
"权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司法改革的目标指向。权威观的形成是人类生活的理性选择结果,而司法权是基于人类化解矛盾纠纷的需要而形成的权威的判断权。司法权的权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强制型权威"和"技术型权威"。前者以司法强制力为主要特征,后者以说理裁判为主要形式,说理裁判的过程除了逻辑论证外还包括"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等方式。"庭审实质化"与"裁判必终局"是建构权威的司法权的重要路径。建构科学合理的审级制度是司法权终局性的必要条件和司法人权保障的重要方式,也是终结矛盾纠纷、树立司法权威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玉莉,姜琪  
市场经济的浪潮,使我国以传统医德维系的医德关系面临着巨大冲击。我国现实医疗服务中所存在的“小红包”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仕会现象。客观地认识、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对深化医院的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而在这方面的需要必然和医疗卫生服务发生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愈来愈高。医生和患者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便突出出来了,小红包现象便是这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海宁  
吴贻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思想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升华的。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吴贻芳教育目标观的核心,为女子的教育机会而抗争是其性别教育观的主题,“家庭式”教育氛围的营造是其教育管理观的特色。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红亮  
当前人们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解还相当模糊。由于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虚拟学习社区能揭示出虚拟学习社区的许多新特征。本文首先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了社区的定义、要素以及虚拟社区的内涵,然后着重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区特征,强调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和社区意识的重要性,最后从社区性质和功能的角度把虚拟学习社区划分为远程教育型、校园教育辅助型和社会教育型三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