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2)
2023(12232)
2022(10535)
2021(10013)
2020(8433)
2019(19439)
2018(19019)
2017(36063)
2016(19891)
2015(23060)
2014(22904)
2013(22273)
2012(20747)
2011(18708)
2010(18750)
2009(17521)
2008(17411)
2007(15654)
2006(13344)
2005(12056)
作者
(54772)
(45909)
(45596)
(43664)
(29044)
(22026)
(21062)
(17865)
(17334)
(16289)
(15671)
(15314)
(14505)
(14375)
(14281)
(14145)
(14073)
(13454)
(13281)
(13125)
(11493)
(11250)
(11018)
(10510)
(10394)
(10318)
(10134)
(10033)
(9160)
(9146)
学科
(80419)
经济(80341)
管理(51238)
(48248)
(39360)
企业(39360)
方法(37307)
数学(31824)
数学方法(31502)
中国(25184)
(22146)
(20077)
(18518)
贸易(18510)
(18066)
业经(17216)
(16382)
理论(15550)
(15352)
农业(14259)
地方(13553)
(13179)
教育(13148)
(13029)
银行(13008)
(12496)
(12374)
金融(12370)
(11913)
财务(11884)
机构
学院(285993)
大学(285493)
(119475)
经济(117150)
管理(102089)
研究(96614)
理学(87533)
理学院(86428)
管理学(84767)
管理学院(84204)
中国(73344)
(60006)
科学(57228)
(55095)
(48539)
财经(44401)
研究所(44040)
中心(43827)
(43820)
(41919)
(41734)
师范(41434)
(40398)
经济学(38788)
北京(38273)
业大(38039)
经济学院(35064)
农业(34602)
(33980)
(33765)
基金
项目(182463)
科学(143340)
研究(139910)
基金(130746)
(112367)
国家(111371)
科学基金(94717)
社会(88490)
社会科(83714)
社会科学(83693)
(70617)
基金项目(68121)
教育(67510)
(60017)
编号(58614)
自然(57706)
自然科(56394)
自然科学(56376)
自然科学基金(55376)
资助(53840)
成果(49625)
(42029)
重点(41827)
课题(41390)
(39828)
(38280)
教育部(36738)
国家社会(36694)
大学(36605)
(36321)
期刊
(131915)
经济(131915)
研究(88794)
中国(57017)
(43754)
教育(43542)
学报(42995)
(40576)
科学(39041)
管理(35956)
大学(32871)
学学(30284)
农业(27624)
技术(25212)
(24433)
金融(24433)
财经(23785)
经济研究(22374)
业经(20996)
(20707)
问题(18032)
(17200)
(15662)
图书(15124)
国际(14497)
世界(14190)
技术经济(13798)
(13717)
职业(12762)
(12749)
共检索到42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莹  赵华威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文章基于归因论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造成文化失语的主要原因。这种语言文化转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国际语言环境与国内英语教育等客观外在方面,也与英语专业学生本身对中国文化的主观内在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片面注重目的语语言的文化输入,忽视母语语言的文化输出的现象。虽然掌握了英语语言技能,但欠缺借助英语来进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嘉琪   赵华威  
语言、文化、思维密不可分,文化在英语语言教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英语专业教育既要坚持把英语世界引入国内,更为紧迫的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兼具人文修养与家国情怀,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能坚守中国立场,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的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海燕  
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已严重阻碍了中华文化走出去,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原因在于近代以来形成该问题的文化变迁根源无法从教学措施本身入手消除。在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百余年的发展中,强势英美文化的教化效应形成了"殖民色彩"和目的语文化霸权。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当代高校英语教育只有回归"自文化本位",明确"中国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价值,才能根除"中国文化失语",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国际化发展需求和文化自觉三方面阐述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并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测试和开展文化导入的问卷调查。根据对测试结果和问卷数据的分析,提出英语专业进行中国文化导入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凤华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千年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文化在自身底蕴的积累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之中不断异化。其中,有广纳博采众家之长的繁荣鼎盛时期,也有华夷隔绝的“停滞”时期,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中国文化都以其“有容乃大”的顽强生命力存在发展下来。在当今社会,中国文化一样随时代变迁,在此过程中,新的环境的影响,文化生存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本文就是从哲学角度对历来中国文化的异化生存进行简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朝霞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首次系统分析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在直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来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前者是一种正的空间外部溢出,而后者是一种负的空间外部溢出。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集聚的直接促进和正的空间外部溢出来实现的,正是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差异性和集聚性并存的格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金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分析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教师、教材以及大学英语考试等三个方面来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万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心的需要,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可能性在于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和西方社会现实的需要,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给中国文化世界化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会丽  吴克明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特征表现为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工作稳定性较低,但工资水平较高。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原因在于英语专业人力资本通用性和共有性较强,而专用性和专有性较弱。促进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在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降低人力资本共有性以及支持第二专业人力资本的形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了了  
言语活动与情景语境直接相关,但根本上受文化语境限定。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借助语言来观察、认识和表达复杂世界,并产生新的意义——实现语言向新的情景语境无限扩展的潜能。言语的意义在语境中才能得以发生和理解,语言作为意义的载体也适应语境,语言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我国的英语学习是在当今中国文化语境中展开的,学习者所形成的学习观念,扎根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受其影响,普遍的英语学习反过来亦嵌入中国文化语境并促进其演变。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学习应实现由语言工具论向文化论转变,由语法知识向语言意义体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为民  朱红梅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情况 ,清华大学 12 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接受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调查。调查以答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 ,并且对受测者所用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了检看。结果表明 ,大多数受测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有鉴于此 ,笔者就大纲制订、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素杰  于传锋  
本文通过分析日语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日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并为中国文化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东阳  李莉  高晓彩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以中国情景下“圈子-面子-传承”文化作为分析框架构建前因条件联动模型,运用NCA和fsQCA方法,探讨代际员工间双向代际知识转移的激发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单一前因条件不能构成双向代际知识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为了传承”能够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②存在“面子约束-为了传承”等3类引发高向下知识转移和“发展主导-自利转移”等4类引发高向上知识转移的组态,表明激发向下和向上知识转移的前因条件联动模式存在非对称性;③双向代际知识转移存在属性价值差异,向下知识转移表现为开放式转移、和谐式转移、封闭式转移;向上知识转移表现为责任性转移、迎合性转移、自利性转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洪嫣  
通过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学习意识、学习方式、阅读时间、阅读动机、阅读速度、阅读习惯和技巧、课外阅读情况以及课堂提供哪些阅读帮助,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元龙  
大学生过错行为的发生原因涉及多个维度,包括个体层面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协调,学校层面的教育人文精神缺失、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学校管理疏漏,家庭层面的教育引导欠缺,以及社会层面的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为此,应该构建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联动"的防控体系,实施预测、预防、矫治、控制"四位一体"的防控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